華文網

11天超31億《戰狼2》有望殺入全球票房排行榜

沉悶許久的中國電影被《戰狼2》這顆炸雷炸出了井噴式票房。《戰狼2》上映首周,外界還在預測它能否超越《捉妖記》甚至是《速度與激情8》,進入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榜前三甲。而當次周過後內地綜合票房累計超過31.6億的資料出爐之後,

眼下,還堪堪擋在《戰狼2》之前的,就只剩下《美人魚》一部電影了。照著目前強勢的票房走勢,《戰狼2》超越《美人魚》33.74億票房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寶座,已經毫無懸念。

《戰狼2》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後,自然是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吳京充分運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

電影用好萊塢劇作法講了一個中國故事,那些在《第一滴血》《007》裡出現的橋段,它都有;電影把每個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推到了頂峰,讓大家深刻意識到: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我們何其幸運,我們倍感驕傲;集導演、演員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吳京,用血性陽剛的真男人演技和武打動作設計,打破了唇紅齒白的流量鮮肉以面癱演技詮釋各種霸道總裁劇情的羸弱局面,
吸引了大批“荷爾蒙審美”影迷走入影院……

《戰狼2》能夠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其劇情的設計和傳達的精神還是使其難免被歸為主旋律電影,這也成為了不少影評人詬病影片的一大槽點。其實主旋律電影,它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它是一個國家必須品,簡單地說,主旋律基本就是拍給該國人看的。去年大熱的《血戰鋼鋸嶺》也是主旋律電影,

也是英雄主義題材,這些都沒有阻止它實現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戰狼2》的大獲成功告訴我們,在中國電影市場,主旋律題材本身也不是問題,問題是是否能把這類題材玩高級。

談到主旋律電影,我們的通常印象一般是說教、刻意、煽情,還沒上映就會招來無數冷嘲熱諷,但其實這些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主旋律電影模式了。細心的觀眾應該已經發現,近年來的主旋律電影脫去了高大全的完美模範外衣,

通過引入新的娛樂元素來吸引年輕觀眾。比如《智取威虎山》,根據多輪試映的回饋,決定拿掉所有講道理的臺詞(根據監製黃建新所述),還通過人氣小生韓庚的視角來引導年輕觀眾和“紅色經典”建立認同(成效另說,至少是一個創新點)。

《戰狼2》則是將以動作戲和槍戰戲為核心的劇情完美嫁接到主旋律愛國電影中,成就了一部燃燒腎上腺素、激發愛國熱情的燃度爆表的片子。

電影情節發展非常簡單,甚至失衡,它主要圍繞著如何呈現特種兵技戰術動作來建立。但通過《敢死隊》般簡單、粗暴的荷爾蒙審美劇情(《敢死隊2》中除了“三巨頭”並肩作戰外,史泰龍甚至找來了查克·諾裡斯和尚格雲頓這樣“傳說中”的動作巨星),這口愛國主義安利,大家是一點也不膩味地就吃下了。

《戰狼2》將特種兵打造成了國內版的“好萊塢英雄”,開啟了國內首部戰爭動作類型片——這正好是目前國產電影中一個相對空白的領域(因為戰爭題材相對敏感,要拍得好看需要權衡很多東西),而《戰狼2》則靠著好萊塢的班底和吳京賣房投資、爆破300次的搏命式堅持做到了,也為吳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怒懟盲目崇拜美國大片、低估華語電影的現象,提供了十足的底氣。電影內外的種種劇情與近年來日益高漲的民族情緒和大國崛起的浪漫想像結合起來,完美正中國內民眾的情懷。

《戰狼2》傳遞的意識形態資訊,更是戳中了無數海外同胞的淚點。不管何時何地,祖國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深陷危險的同胞的深刻立意,以及結尾出現在大銀幕上的中國護照,還有那句:“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樣的危險,請記住,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些在不少觀眾看來過於刻意煽情的橋段卻得到了海外同胞的強烈共鳴:“出國在外的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分量!”“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這些遊子在外的底氣,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對我們這些在海外打拼的人來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堅強後盾,謝謝祖國帶給我們的這份安全感!”

當然,一部票房大爆電影的產生,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一般都占全了。《戰狼》第一部的成功為第二部鋪了一個很好的底子,而《戰狼2》這樣一部軍事愛國題材電影,選擇在建軍90周年這個節骨眼上上映,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如果換作十一檔或者是五一檔,影片很難有這麼好的效應。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也為《戰狼2》加了一把火。

市場就是這麼奇怪,口碑起來了,擋都擋不住,破30億後,這頭“戰狼”依舊保持著恐怖的“血戰”姿態。其實在影片剛上映沒幾天的時候,貓眼票房查詢系統就已經將《戰狼2》預測總票房更新為45億了,這在早前看來著實驚人的數字目前看著卻已經是頗接地氣了。真是應了那句話,紀錄就是用來破的。

國內票房紀錄已經攔不住《戰狼2》了,放眼全球,看看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北美票房紀錄:目前北美地區影史票房第一的是《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票房9.37億美元(合人民幣62.9億元);第二是《阿凡達》,票房7.61億美元(合人民幣51.1億元);第三是《泰坦尼克號》,票房6.59億美元(合人民幣44.25億元)。假設《戰狼2》本土票房成功超越50億,影片甚至能夠在全球票房總榜中進入前80位,影片也將一定程度上實現與好萊塢大片的“並駕齊驅”。我們且拭目以待。

開啟了國內首部戰爭動作類型片——這正好是目前國產電影中一個相對空白的領域(因為戰爭題材相對敏感,要拍得好看需要權衡很多東西),而《戰狼2》則靠著好萊塢的班底和吳京賣房投資、爆破300次的搏命式堅持做到了,也為吳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怒懟盲目崇拜美國大片、低估華語電影的現象,提供了十足的底氣。電影內外的種種劇情與近年來日益高漲的民族情緒和大國崛起的浪漫想像結合起來,完美正中國內民眾的情懷。

《戰狼2》傳遞的意識形態資訊,更是戳中了無數海外同胞的淚點。不管何時何地,祖國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深陷危險的同胞的深刻立意,以及結尾出現在大銀幕上的中國護照,還有那句:“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樣的危險,請記住,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些在不少觀眾看來過於刻意煽情的橋段卻得到了海外同胞的強烈共鳴:“出國在外的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分量!”“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這些遊子在外的底氣,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對我們這些在海外打拼的人來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堅強後盾,謝謝祖國帶給我們的這份安全感!”

當然,一部票房大爆電影的產生,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一般都占全了。《戰狼》第一部的成功為第二部鋪了一個很好的底子,而《戰狼2》這樣一部軍事愛國題材電影,選擇在建軍90周年這個節骨眼上上映,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如果換作十一檔或者是五一檔,影片很難有這麼好的效應。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也為《戰狼2》加了一把火。

市場就是這麼奇怪,口碑起來了,擋都擋不住,破30億後,這頭“戰狼”依舊保持著恐怖的“血戰”姿態。其實在影片剛上映沒幾天的時候,貓眼票房查詢系統就已經將《戰狼2》預測總票房更新為45億了,這在早前看來著實驚人的數字目前看著卻已經是頗接地氣了。真是應了那句話,紀錄就是用來破的。

國內票房紀錄已經攔不住《戰狼2》了,放眼全球,看看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北美票房紀錄:目前北美地區影史票房第一的是《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票房9.37億美元(合人民幣62.9億元);第二是《阿凡達》,票房7.61億美元(合人民幣51.1億元);第三是《泰坦尼克號》,票房6.59億美元(合人民幣44.25億元)。假設《戰狼2》本土票房成功超越50億,影片甚至能夠在全球票房總榜中進入前80位,影片也將一定程度上實現與好萊塢大片的“並駕齊驅”。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