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透過自閉症看人生真相,正常的世界和非正常的世界,到底誰更孤獨

自閉症又叫做兒童孤獨症,這是一種目前的科技研究水來和醫療水準都無能為力的精神病症,患有自閉症的人缺乏足夠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對於一個家庭而言,

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和壓力。但是更多的壓力來自於人們對於自閉症的偏見,簡單粗暴地以非正常人對待。

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孤獨?誰才是正常和不正常的?真相其實很殘酷!

1 自閉症患者不能夠和別人形成眼神對視交流,看他時他眼光避開。

正常人能在別人的眼神和表情中發現了喜怒哀樂,我們為什麼尋求別人目光,因為我們內心孤獨呀。

2自閉症患者當有人 要抱他時缺乏撲過來的反應。

我們正常人在尋求肉體上的安慰,到底誰更有情操?

3 自閉症患者很少主動開口,因此很難跟別的小孩建立夥伴關係。

我們正常人在互相協助,能不能說是在互相利用呢?

4 自閉症患者遇到挫折時不會去尋找求別人的同情和安慰,別人遭受痛苦時也不表現同情和安慰。

我們正常人渴望別人的認可尊重安慰同情,是不是一種對於生存地位的自私本能而已?

5 自閉症患者不善於合群,即使參加集體遊戲,也只能擔當較機械的角色。

正常人越是合群,有時候卻更加迷失自我,總是說要去尋找自我,自我可能是從群體中分裂出的幻想而已。

7 自閉症患者不但不善於言語交流,有時言語發育也不正常,例如不能正確理解別人的問題、不能正確表達、發音怪異等。

我們的語言既成就了我們,也局限了我們,語言像口深井,我們看到了世界風景,但也只能是一隅。所有人都是語言觀念的囚徒。

8自閉症患者 常表現刻板的行為或動作,例如反復模仿某一電視演員的某一動作;

我們正常人的生活,其實也只是刻板到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斷滿足無法滿足的欲望。

9 自閉症患者對已形成的某些生活習慣不能任意改變,例如進食時坐慣某個位子就不能改變。

我們正常人總是不滿足和善於變通,於是我們更加適應環境,但是呼吸睡眠這些習慣,對我們而言,就是宿命。

10 自閉症患者興趣狹窄,有時甚至只對某一遊戲的某一片斷感興趣,

反復不停,甚至很精通。有時只對某一玩具或玩具的某一部件、甚至一段繩子有興趣。

我們正常人只對滿足自己欲望的東西有興趣。

11 孤獨症患兒尚可伴有多動、注意不集中、衝動、攻擊、自傷或暴怒等行為。

我們正常人克制的理智和行為,也不是上帝法則,不是自然和諧真相,只不過是把我們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

12 自閉症患者在感覺方面也可有異常,例如痛覺閾可以增高,不怕痛,或對聲、光的刺激特別敏感。

我們正常人聽到的看到的觸摸到的,所有的感覺,其實本質來講,並不是真實的東西。就感覺這種東西來說,怪異到需要無法描摹。

13 有些患孩明顯偏食,甚至可達到異嗜症的地步。有些患兒還有睡眠異常。有些患孩有異常的恐懼表現,害怕不應害怕的東西,而對真正可以引起危險的東西卻不害怕。病情較輕的患孩長大之後,由於瞭解自己的病情可以因此產生自卑、抑鬱的情緒。

但是,對於我們正常人而言,所有的不正常標準,都是以我們自己生存規則為參照的,本質上來講,這是一種文明意義上的偏見,進化規則上的文明。

不是自然和諧真相,只不過是把我們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

12 自閉症患者在感覺方面也可有異常,例如痛覺閾可以增高,不怕痛,或對聲、光的刺激特別敏感。

我們正常人聽到的看到的觸摸到的,所有的感覺,其實本質來講,並不是真實的東西。就感覺這種東西來說,怪異到需要無法描摹。

13 有些患孩明顯偏食,甚至可達到異嗜症的地步。有些患兒還有睡眠異常。有些患孩有異常的恐懼表現,害怕不應害怕的東西,而對真正可以引起危險的東西卻不害怕。病情較輕的患孩長大之後,由於瞭解自己的病情可以因此產生自卑、抑鬱的情緒。

但是,對於我們正常人而言,所有的不正常標準,都是以我們自己生存規則為參照的,本質上來講,這是一種文明意義上的偏見,進化規則上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