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7)》發佈,互金首次納入MPA

8月4日晚,央行發佈《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7)》,其中,在《促進互聯網金融在創新中規範發展》專題,央行稱要探索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徵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框架,

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防範系統性風險。

“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徵”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具體是指哪些呢?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協力廠商支付及互聯網信貸業務或將最先被納入MPA。

據瞭解,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簡稱MPA)主要構成有:資本和杠杆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品質、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其中資本充足率是評估體系的核心。

2016年,央行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以加強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監管。

發展勢頭迅猛,北上廣浙成領跑

近年來,隨著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革新,互聯網金融行業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金融的多樣化、差異化需求得到滿足。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有以下三類:

一是傳統金融互聯網化。如銀行、證券、保險、信託、消費金融等公司在互聯網領域的業務創新等。

二是互聯網企業金融化。主要業態包括協力廠商支付、P2P網路借貸、眾籌融資平臺,以及大資料征信等。

三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企業融合發展。如阿裡巴巴、螞蟻金服與中國建設銀行宣佈戰略合作;京東金融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定;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騰訊與中國銀行宣佈成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等。

值得一提的是,從全國各省市發展來看,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相對較快,北京的科研資源聚集優勢、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浙江的電子商務優勢,廣東憑藉自貿區和金融改革試驗區帶來的政策紅利,使得這幾個區域互聯網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均居全國前列。

風險防範加強,互金監管漸顯成效

互聯網金融在快速推動金融服務創新發展的同時,卻也無法規避金融的風險屬性。今年7月中旬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再次提到要“防風險”,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證照不全,

違規經營;二是風險管控不足;三是從業門檻較低,缺乏自律約束,市場存在無序競爭;四是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已具有系統重要影響性,需要防範順週期波動和風險的跨市場傳染。

對此,央行表示,經過前一階段整治工作的有效推進,接下來的工作應以專項整治為契機,進一步發揮互聯網金融在支援經濟社會發展重的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央行提出五大意見,除了“探索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徵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MPA,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防範系統性風險”外,其餘四項意見為:

一是加快完善互聯網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政策體系,建立互聯網金融技術行業及國家標準,制定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金融資料安全使用管理辦法,構建維護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技術體系。

二是按照“分類控制,分照管理”原則,加強監管協調聯動,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的准入、退出機制和運行規範,為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充分發揮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與地方協會的作用,強化行業自律管理,搭建統一、公開的互聯網金融資訊披露平臺。構建以商業銀行作為協力廠商資金託管的機制,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體系,切實加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保護。

四是加快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讓金融服務惠及更多領域,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高速發展,行業規範化和透明度不斷提高。強監管的態度與當下的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風潮高度一致,真正考驗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錢保姆首席顧問李民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規範發展正逐步實現,創新規範平臺將脫穎而出。

除了“探索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徵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MPA,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防範系統性風險”外,其餘四項意見為:

一是加快完善互聯網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政策體系,建立互聯網金融技術行業及國家標準,制定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金融資料安全使用管理辦法,構建維護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技術體系。

二是按照“分類控制,分照管理”原則,加強監管協調聯動,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的准入、退出機制和運行規範,為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充分發揮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與地方協會的作用,強化行業自律管理,搭建統一、公開的互聯網金融資訊披露平臺。構建以商業銀行作為協力廠商資金託管的機制,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體系,切實加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保護。

四是加快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讓金融服務惠及更多領域,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高速發展,行業規範化和透明度不斷提高。強監管的態度與當下的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風潮高度一致,真正考驗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錢保姆首席顧問李民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規範發展正逐步實現,創新規範平臺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