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偉大皇帝的唐太宗,為什麼要修改國史,他要隱藏什麼真相?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他勤於政事,舉賢任能,體恤百姓,減輕刑罰,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因此在後人眼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中國帝王的表率。但即使這樣一位英明聖主,

他的一生仍有很多瑕疵。比如“玄武門兵變”,而他後來修改國史也讓人議論紛紛,

貞觀三年,太宗下令在中書省特別設置秘書內省,專門負責修撰前五代史。後來,唐太宗又將史館移入禁中,設于門下省北面,由宰相監修。從此,史館成為皇帝直接控制的一個常設機構。

而唐太宗為什麼要重置史館,修改國史,給歷史留下一樁疑案。

一種說法認為唐太宗修改國史,是為自己殺兄逼父篡位辯護。由於李世民的皇位並不是合法繼承而來,這一行為不符合封建法統和封建倫理。為了掩蓋這種殘暴的行為,

也為了確立他登基的合法性,李世民決定撰修國史,下令創立了宰相監修國史的制度,這樣史官就只能按統治者的意圖撰寫歷史。

李世民在位期間,曾不止一次違例要求親看國史和起居注,並稱“使得自修改耳”。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史官們把“玄武門兵變”是為動因寫成“安社稷,

利萬民”的大義行為,在撰寫《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時,史官費盡筆墨鋪陳李世民的功勞,抹殺太子李建成和高祖李淵的功績。如此一來,李世民登上皇位便顯的合理多了。李世民即位後修改國史是毫無疑問的事實,但他為什麼要改,我們今天已經很難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