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者榮耀”這款遊戲為什麼會這麼火?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玩?

剛剛閉幕的第七屆江蘇書展上,京、滬、江、浙等地共同發佈了一份《中國分級閱讀蘇州宣言》。《宣言》提出,根據國情自主打造中國兒童和青少年分級閱讀標準和測評體系,讓分級閱讀助力少兒健康成長。

所謂分級閱讀,其實就是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畫,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推行分級閱讀,在童書上標明兒童閱讀適合的年齡,或者提供分級閱讀書目,能讓家長和孩子在面對琳琅滿目的圖書時不再手足無措,方便他們更好地選擇。

讀書是個人體驗,

每一個孩子都不相同,那麼,為什麼要對兒童圖書分級呢?如何才能不限制孩子閱讀?本報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熊丙奇(教育學者)談談圖書分級之路。

約束也是保護

家長、教育從業者乃至出版機構,對圖書分級的問題,都存在一定的緊迫感。多年來,很多人一直在呼籲和倡議建立圖書分級體系,甚至有不少家長、出版機構也在身體力行,但這種個體的、民間的呼籲,包括自律,

效果並不太好。

即便某個有責任感的出版機構,加強自身的審查機制,不出版那些可能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書籍,但如果有一個更傾向於牟利的出版機構,喜歡打擦邊球,不顧及未成年人的健康和權益,這些努力就都會付之東流。

熊丙奇說:“市場上有些動漫作品,如《死亡筆記》《找死的兔子》之類,可以隨意上架銷售,孩子很容易獲得這些書籍,它們對孩子的影響就難以避免。

所以,唯有通過政府部門制定標準,嚴格評定,強化監督,才能真正建立一套圖書分級的體系。”

很多國家都有圖書分級的體系,是否可以借鑒?熊丙奇認為,我國的分級體系和國外並不相同,“首先,那些分級體系建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雙方的利益,比如一些成年人想看含有暴力內容的作品,這些作品不能給孩子看。正因如此,很多人擔心,我們一旦實行圖書分級,

可能會導致一些原本不能出版的內容獲得出版的機會。這也是反對圖書分級的重要理由之一。其實不必擔心,因為我們的圖書分級和國外的不同,我們更多站在未成年人利益上,以保護未成年人為核心,對兒童讀物進行分級,制定詳細的分級體系,這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也不會產生反對者所擔憂的問題”。

為什麼要對兒童圖書分級

社會上對童書分級的呼籲已有多年,

分級的好處究竟在哪裡?熊丙奇表示,“第一,不用擔心含有色☆禁☆情暴力等內容的書籍傷害孩子。其二,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即便沒有色☆禁☆情暴力等內容,也不是所有的出版物都適合孩子,比如《王者榮耀》這樣的遊戲,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適合一切人,上至老人,下至幼童,都在玩,結果孩子缺乏足夠的認知和自製能力,出現了很多沉迷、荒廢學業的現象,嚴重的甚至導致家庭悲劇,這樣的遊戲,真的適合孩子嗎?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很多領域已經出現了和分級類似的現象,比如一些和運動相關的電視節目,在表演一些具有危險性的節目時,都會出現警示,告訴孩子這是特殊表演,不可模仿”。

分級會限制孩子閱讀嗎

有人擔心分級會限制孩子的閱讀,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環境的方法。熊丙奇說:“這種限制並不是非常死板的,幾歲只能看幾歲的書,它不否認個體的特殊。這也是公共管理普遍的問題,總是要在普遍的共性和特殊的個性中尋找平衡。我想,至少到今天為止,絕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某些內容確實對孩子的成長有害而不是有益,這種共識,正是兒童圖書分級的基礎。”

分級會不會導致畫地為牢,扼殺孩子閱讀的興趣?熊丙奇說:“分級並非把一切有危險的內容都排除在外,就好像《西遊記》,孩子們看到孫悟空駕筋斗雲,都會心生嚮往,但絕大部分孩子不會去嘗試,萬一真有個孩子去模仿,受傷了,也不會有人覺得《西遊記》不能讀了。”

文/芳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這樣的遊戲,真的適合孩子嗎?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很多領域已經出現了和分級類似的現象,比如一些和運動相關的電視節目,在表演一些具有危險性的節目時,都會出現警示,告訴孩子這是特殊表演,不可模仿”。

分級會限制孩子閱讀嗎

有人擔心分級會限制孩子的閱讀,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環境的方法。熊丙奇說:“這種限制並不是非常死板的,幾歲只能看幾歲的書,它不否認個體的特殊。這也是公共管理普遍的問題,總是要在普遍的共性和特殊的個性中尋找平衡。我想,至少到今天為止,絕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某些內容確實對孩子的成長有害而不是有益,這種共識,正是兒童圖書分級的基礎。”

分級會不會導致畫地為牢,扼殺孩子閱讀的興趣?熊丙奇說:“分級並非把一切有危險的內容都排除在外,就好像《西遊記》,孩子們看到孫悟空駕筋斗雲,都會心生嚮往,但絕大部分孩子不會去嘗試,萬一真有個孩子去模仿,受傷了,也不會有人覺得《西遊記》不能讀了。”

文/芳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