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熱水壺讓人變傻沒依據,但是購買電熱水壺千萬不要圖便宜

“長期飲用電熱水壺燒出的水,容易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致癌!”近日,關於電熱水壺錳超標的傳言席捲而來。據成都裝修網瞭解到,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周華龍近日採訪記者採訪時表示,

錳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常喝用電熱水壺燒的水變笨變傻等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肉眼無法分辨電熱水壺材質

成都裝修網瞭解到,高錳鋼是指含錳量在10%以上的合金鋼,一旦表面被腐蝕後,各種重金屬溶出風險都會隨之增加。

而304不銹鋼是不銹鋼中的一種常見材質,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耐熱性、耐腐蝕性,屬於國家認可的食品級不銹鋼。

在此次江蘇省質監局監測的電水壺產品中,檢測出304牌號不銹鋼19批次,無牌號高錳鋼25批次,由於高錳鋼相比於304不銹鋼更廉價,所以不少小廠商為了節約成本,會選擇使用高錳鋼來加工製造電熱水壺,而普通消費者在購買時,根本無法用肉眼對這兩種材料進行分辨。

近日,相關記者來到位於春熙路的某電器商場發現,在售電熱水壺壺身基本都明確貼有“304食品級”的字樣。據生活電器區主管介紹,目前該商場內在售電熱水壺全部為304不銹鋼鋼材,“關於電熱水壺的新聞曝出後,很多前來購買的顧客都表示擔心,我們馬上對已上架和未上架貨品進行了檢查,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電熱水壺讓人變傻沒依據

成都裝修網瞭解到,錳屬於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的腦與神經功能,離不開它的參與,錳不足甚至會影響神經發育。

但是,離開量來談是否對人體有害完全沒有意義,過量的錳會抑制鐵的吸收,危害人體健康,長期過量則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我們周圍的水、空氣、土壤、食物中都有錳的存在,

普通人錳攝入的主要途徑是食物。所以,高錳鋼製造的電熱水壺是否安全,錳含量並非決定性因素,關鍵因素還包括錳析出量以及通過其他途徑攝入錳的含量。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周華龍教授介紹,錳作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一般人都不會“缺錳”,同時距離“安全攝入上限”還有相當的距離,“如果說喝了用電熱水壺燒的水就變笨變傻,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購買電熱水壺不要圖便宜

成都市民李女士上個月參加某公司活動時免費領到了一個電熱水壺,“我平時燒水都用那個電熱水壺,看到新聞後馬上看了一下水壺內壁,確實沒有那個‘304不銹鋼標識’,搞得我也不曉得能不能用了。”

像李女士一樣參加活動就可以免費領到電熱水壺的市民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大多是電熱水壺屬於居家生活必備品,且作為獎品看上去比較“體面”,因此不少商家傾向於購買廉價電熱水壺作為活動獎品。

在江蘇省質檢局的此次抽檢中,50元以下的電水壺只有44.4%合格,50元以上的合格率則超過80%。有專家提醒,雖不能以價格判斷品質,但市民在購買及使用電熱水壺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到正規商家買合格產品,不要圖便宜。

存在爭議

“毒水壺”是否真有毒?檢測標準不同

隨著輿論的發酵,對檢測報告產生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網上甚至有專門針對江蘇質檢院檢測方法的質疑帖,指出江蘇質檢院參照的是 SN/T 2829-2011的標準《食品接觸材料金屬材料食品模擬物中重金屬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進行檢測,但這個標準裡食品模擬物採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擬液而不是日常用的水。

有人提出,“這是用錯誤的檢測方法產生錯誤的結論”。如果想要證實江蘇質監局檢測方法的正確性,還需要更權威的部門通過更適合的正確方法去檢測。

據成都裝修網瞭解到,對此,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周華龍表示,4%的乙酸食品模擬液的濃度已經很高,如果要檢測電熱水壺對水的影響,最好還是用水來進行檢測,保證試驗的準確度。

小貼士:如何挑選電熱水壺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電熱水壺內壁基本都會標有“GB9684”標識,市民在購買水壺時,首先要看是否具有此標誌。

另外,根據不銹鋼的成分和結構,不銹鋼也分上百種,例如“301鋼”、“304鋼”,這些編號指的是AISI的鋼牌號,不同編號的不銹鋼性能特點各不相同。有條件的市民在購買不銹鋼電熱水壺時,除了認准具有“GB9684”的產品,還可以首選304不銹鋼電熱水壺,謹防“三無產品”。

小知識:常用電熱水壺燒水會導致錳過量?

常用電水壺燒水會導致錳過量?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表示,完全不用擔心。首先,電水壺材質中的錳含量與遷移量沒有任何必然聯繫,合金狀態下,金屬的惰性很強。

其次,無論高標號還是低標號的不銹鋼,凡用於食品容器的,都有嚴格的遷移量限制。另外,食品接觸材料的遷移量是用強酸、強鹼、有機溶劑等東西,在較高溫度下長時間浸泡類比出來的,如果這種遷移量都沒問題,日常使用根本不是問題。

新聞背景

電熱水壺曝出“品質問題”

3月17日,江蘇省品質技術監督局發佈由產品品質監督檢驗研究院製作的 《2016年電熱水壺產品風險監測品質分析報告》指出:該院對市場上50批次的電熱水壺產品進行了品質風險監測,發現55.6%的電熱水壺產品錳含量在10%左右,存在使用高錳鋼的問題。

報告指出,電熱水壺的錳含量越高,錳析出量也越高,高錳鋼中錳析出量多數在0.1mg/L以上。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金屬錳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產生記憶力減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狀。建議最好選用304牌號不銹鋼材質的電熱水壺。

新聞連結

標有GB9684電熱水壺更高級?

並非所有品牌的電熱水壺都標有“304不銹鋼”標識,部分電熱水壺內壁只標有“GB9864食品級”標識。

在符合 GB9684-2011標準的食品級不銹鋼材質中,“食品級304不銹鋼”是符合GB9684標準的最好不銹鋼材質之一。“GB9684”只是符合食品級不銹鋼產品的及格線。

304不銹鋼保溫壺 ¥99 購買

奧克斯雙層防燙不銹鋼電熱水壺 ¥99 購買

陶瓷電熱水壺大容量壺1.7L順豐包郵 ¥149 購買

長虹 電熱水壺 ¥49.9 購買

陶瓷電熱水壺 ¥158 購買

究其原因,大多是電熱水壺屬於居家生活必備品,且作為獎品看上去比較“體面”,因此不少商家傾向於購買廉價電熱水壺作為活動獎品。

在江蘇省質檢局的此次抽檢中,50元以下的電水壺只有44.4%合格,50元以上的合格率則超過80%。有專家提醒,雖不能以價格判斷品質,但市民在購買及使用電熱水壺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到正規商家買合格產品,不要圖便宜。

存在爭議

“毒水壺”是否真有毒?檢測標準不同

隨著輿論的發酵,對檢測報告產生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網上甚至有專門針對江蘇質檢院檢測方法的質疑帖,指出江蘇質檢院參照的是 SN/T 2829-2011的標準《食品接觸材料金屬材料食品模擬物中重金屬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進行檢測,但這個標準裡食品模擬物採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擬液而不是日常用的水。

有人提出,“這是用錯誤的檢測方法產生錯誤的結論”。如果想要證實江蘇質監局檢測方法的正確性,還需要更權威的部門通過更適合的正確方法去檢測。

據成都裝修網瞭解到,對此,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周華龍表示,4%的乙酸食品模擬液的濃度已經很高,如果要檢測電熱水壺對水的影響,最好還是用水來進行檢測,保證試驗的準確度。

小貼士:如何挑選電熱水壺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電熱水壺內壁基本都會標有“GB9684”標識,市民在購買水壺時,首先要看是否具有此標誌。

另外,根據不銹鋼的成分和結構,不銹鋼也分上百種,例如“301鋼”、“304鋼”,這些編號指的是AISI的鋼牌號,不同編號的不銹鋼性能特點各不相同。有條件的市民在購買不銹鋼電熱水壺時,除了認准具有“GB9684”的產品,還可以首選304不銹鋼電熱水壺,謹防“三無產品”。

小知識:常用電熱水壺燒水會導致錳過量?

常用電水壺燒水會導致錳過量?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表示,完全不用擔心。首先,電水壺材質中的錳含量與遷移量沒有任何必然聯繫,合金狀態下,金屬的惰性很強。

其次,無論高標號還是低標號的不銹鋼,凡用於食品容器的,都有嚴格的遷移量限制。另外,食品接觸材料的遷移量是用強酸、強鹼、有機溶劑等東西,在較高溫度下長時間浸泡類比出來的,如果這種遷移量都沒問題,日常使用根本不是問題。

新聞背景

電熱水壺曝出“品質問題”

3月17日,江蘇省品質技術監督局發佈由產品品質監督檢驗研究院製作的 《2016年電熱水壺產品風險監測品質分析報告》指出:該院對市場上50批次的電熱水壺產品進行了品質風險監測,發現55.6%的電熱水壺產品錳含量在10%左右,存在使用高錳鋼的問題。

報告指出,電熱水壺的錳含量越高,錳析出量也越高,高錳鋼中錳析出量多數在0.1mg/L以上。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金屬錳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產生記憶力減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狀。建議最好選用304牌號不銹鋼材質的電熱水壺。

新聞連結

標有GB9684電熱水壺更高級?

並非所有品牌的電熱水壺都標有“304不銹鋼”標識,部分電熱水壺內壁只標有“GB9864食品級”標識。

在符合 GB9684-2011標準的食品級不銹鋼材質中,“食品級304不銹鋼”是符合GB9684標準的最好不銹鋼材質之一。“GB9684”只是符合食品級不銹鋼產品的及格線。

304不銹鋼保溫壺 ¥99 購買

奧克斯雙層防燙不銹鋼電熱水壺 ¥99 購買

陶瓷電熱水壺大容量壺1.7L順豐包郵 ¥149 購買

長虹 電熱水壺 ¥49.9 購買

陶瓷電熱水壺 ¥15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