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血壓並非降的越低就越好,這5類人尤其要注意

一些高血壓的患者因血壓過高,引起的頭暈、頭痛、甚至高血壓危險等問題,常常痛苦不堪。從而產生一個誤區,認為既然自己血壓這麼高了,必須將血壓降的越低越好。的確,血壓降低後,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會明顯減少,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

以下5類人群就要格外注意了,降壓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一、高血壓伴有冠心病的人

對於本身就是有高血壓的患者來說,長期服用降壓藥物能夠使血壓控制在正常水準是最好的。但對於有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或心絞痛的患者來說,控制血壓範圍就要講究一個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的狀態,

理想狀態下是130/80mmHg左右比較適合。

二、高血壓伴腎功能損害的人

6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即使有蛋白尿,血壓最好控制在110/70mmHg左右;高血壓伴有大量蛋白尿的人,則降到125/75mmHg左右比較好。

三、高血壓合併糖尿病的人

這類人群將收縮壓控制在130-135mmHg較為合適,這類人群將血壓控制的過低,反而會增加心臟病風險。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在監控自己血壓的同時,還更應關注腎臟功能的問題。

四、患過中風的人

發生過中風的患者,血壓不宜低於120/70mmHg,而且這類患者最好做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有研究發現,部分的中風患者,雖然白天血壓很高,但到了晚上,血壓驟降,如果這時候還繼續服用降壓藥物,就更易誘發中風的發生。

五、大齡大於65歲的人

升高的收縮壓是65歲以上老年人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需要積極的降壓治療。但由於老年人身體或多或少會有動脈硬化,血壓過低尤其是舒張壓過低,

會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因此血壓並非越低就是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