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總有不懷好意的碧池,想打探同事的工資!

當你的同事問你工資多少的時候?你會如何作答?

入職不久,午休和同事小A一起去吃飯。小A算是公司老員工,期間不知道聊到什麼話題,就扯到了工資的問題上。小A說,我剛來公司的時候一個月才2000多,現在也才不到4K。

然後問另一個同去吃飯的同事,是一個應屆生小姑娘,小姑娘面露難色尷尬的說:我也不多。轉而小A問我:你肯定比我們高吧?(我大她們幾歲)我當然也沒直接說自己賺多少,就說我工資也真的不高。

而後,小A把對工資的打探轉移到了對公司整體薪水偏低的抱怨上去,

算是緩解了尷尬的氣氛。

那些愛打探別人工資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

問別人工資的時候你再問什麼?

其實,問別人工資無非得到兩種結果:

①是人家工資比你高,你不開心。兩個人陷入尷尬。

②是你比人家工資高,人家不開心。兩個人陷入尷尬。

雖然不絕對,但一般愛打聽的工資的人,工資都不會高到哪兒去。

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很重要。

老實講,小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具體的工資是多少,彼此之間心照不宣,互相都不問。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裡指心裡安全距離)會分為如下這幾個等級:

一般距離-禮貌距離-私人距離-親密距離

如果社交物件處於自己設定的範圍內,就會比較安心;如果TA擾亂了自己的這種設定,比如親密距離的人才能知道的隱私被一般距離的人知道了,這種被侵犯感和不安全感是非常強烈的。

打聽同事的工資是個偽命題。

豆瓣網友布萊克:

一旦你知道原來那個每天只工作一個小時,還要再從一個小時裡摳半小時對我甩臉說這個做不了那個不好搞的人,他居然工資是你的兩倍,兩倍。

知道了同事的工資後,所有假裝的鎮定和悠閒才全都翻船。

憑什麼?累死累活工資還這麼低,讓不讓人好好地工作了。什麼都不能安慰自己了,

委屈上頭想跳槽!

一定不要知道同事的工資,這是至理名言。

既然是這樣的狀況,那我可以去和領導談,讓TA給我加工資。可是拜託了,一般公司都是要求薪酬保密的,首先你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你是怎麼知道同事工資的?說不定你會牽扯出一連串的人跟你挨批,職場還混不混了?

那辭職吧。但仔細一想,不捨得。下家公司肯定給的更多,但是萬一公司不好呢,萬一老闆傻X呢,

萬一同事不和諧呢?這裡總歸是熟門熟路的...

問過別人工資後,你到底要幹什麼?

薪酬只是一個數字,卻涉及到一個人的能力、職位、經歷、行業、費力程度、制度公平性等很多方面。所以當你報出一個數字的時候,無法確定對方的關注點,在哪一個或者哪幾個方面。也無法確定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因此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不說。

如果你是想知道,自己在市場上的定位與行情,其實不必非得打聽你身邊同事的工資,每個行業,總會有幾家管理比較正規的公司,他們的薪酬制度不是絕密檔,費點力氣可以查到。而且各家招聘網站都會定期發佈各行業薪酬制度報告,把自己的情況代入,就知道如何給自己幾斤幾兩啦。

這時候你仔細思考自己的能力,結合市場行情,再看公司給你的工資,如果就是覺得嚴重不公平,你可以考慮自己是走還是留。

如果就想單純比較工資給自己添堵或者秀優越感,那奉勸你還是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能力。

打聽別人工資對你的價值是什麼要想清楚。

為什麼企業要施行薪酬保密

所謂薪酬保密,僅僅指數字,而對於計算的公式或者薪酬的制度絕對要公開、透明。

一旦薪酬公開,人首先面對的是數字,很容易單純的以多少比較,完全將背後的實質人為的忽略或者遮罩,由此造成自身內心極度的不平衡感,這將很大程度上挫傷大部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另外,人會無意識的放大個人在某事件上的成就和功勞,這是人性的天然特徵,因此當薪酬公開後,以績效為解釋口徑的話,就會引起無休止的爭論和扯皮。

因此,薪酬保密的出發點在於,讓員工更多的將數位與自身的成就,能力匹配起來,而不是簡單的與他人的數字做比較,以保證薪酬的激勵作用。

應該禁止員工公開自己的薪資或打聽別人的薪資嗎?

企業禁止的應該是數字,而不是薪酬標準和計算方式。而員工也有自己的隱私權,所謂隱私權其中就應當包括財產、財務及現金流的狀況。

除此之外還會涉及到企業之間的競爭和商業機密的洩露。

如果允許員工公佈薪資,會讓競爭對手更容易獲得本公司的薪酬矩陣,從而在挖牆腳時可以利用資訊的不對稱,而以更低的付出挖走本公司的人才,或採用更低的成本調整薪酬矩陣的市場對標分位元值曲線,以獲得外部市場競爭力。

比如,銷售人員的提成金額很容易造成產品銷售、客戶群體、產品結構等系列資訊的洩露;高級管理人員的股權分紅明顯對員工持股計畫的資訊造成了洩露等等。

因此在競爭激烈的行業,薪酬保密就顯得由為重要。

最後還想說,基本知道公司全員工資的HR,你們還好嗎?可見,HR真的不是隨隨便便的人想做就能做的。你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比如看到幾乎所有人都比自己工資高的時候)和良好的專業素養(你們懂我在說什麼)。

其實不必非得打聽你身邊同事的工資,每個行業,總會有幾家管理比較正規的公司,他們的薪酬制度不是絕密檔,費點力氣可以查到。而且各家招聘網站都會定期發佈各行業薪酬制度報告,把自己的情況代入,就知道如何給自己幾斤幾兩啦。

這時候你仔細思考自己的能力,結合市場行情,再看公司給你的工資,如果就是覺得嚴重不公平,你可以考慮自己是走還是留。

如果就想單純比較工資給自己添堵或者秀優越感,那奉勸你還是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能力。

打聽別人工資對你的價值是什麼要想清楚。

為什麼企業要施行薪酬保密

所謂薪酬保密,僅僅指數字,而對於計算的公式或者薪酬的制度絕對要公開、透明。

一旦薪酬公開,人首先面對的是數字,很容易單純的以多少比較,完全將背後的實質人為的忽略或者遮罩,由此造成自身內心極度的不平衡感,這將很大程度上挫傷大部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另外,人會無意識的放大個人在某事件上的成就和功勞,這是人性的天然特徵,因此當薪酬公開後,以績效為解釋口徑的話,就會引起無休止的爭論和扯皮。

因此,薪酬保密的出發點在於,讓員工更多的將數位與自身的成就,能力匹配起來,而不是簡單的與他人的數字做比較,以保證薪酬的激勵作用。

應該禁止員工公開自己的薪資或打聽別人的薪資嗎?

企業禁止的應該是數字,而不是薪酬標準和計算方式。而員工也有自己的隱私權,所謂隱私權其中就應當包括財產、財務及現金流的狀況。

除此之外還會涉及到企業之間的競爭和商業機密的洩露。

如果允許員工公佈薪資,會讓競爭對手更容易獲得本公司的薪酬矩陣,從而在挖牆腳時可以利用資訊的不對稱,而以更低的付出挖走本公司的人才,或採用更低的成本調整薪酬矩陣的市場對標分位元值曲線,以獲得外部市場競爭力。

比如,銷售人員的提成金額很容易造成產品銷售、客戶群體、產品結構等系列資訊的洩露;高級管理人員的股權分紅明顯對員工持股計畫的資訊造成了洩露等等。

因此在競爭激烈的行業,薪酬保密就顯得由為重要。

最後還想說,基本知道公司全員工資的HR,你們還好嗎?可見,HR真的不是隨隨便便的人想做就能做的。你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比如看到幾乎所有人都比自己工資高的時候)和良好的專業素養(你們懂我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