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職場:你以為有房有車,就不是窮人了嗎?

-文/蘇沐醫編-

—01—

下班回家我喜歡走高架橋,不只是因為這條路線用時短,

那一段車程,蜿蜒上升,緩慢爬行,最後速度快速提升,直沖西邊的雲端,那種飛馳的感覺就像吸了大麻一樣,酸爽。

幾日的雨天過後,空氣也清新了許多,抬眼望去,三兩片稀疏的雲朵像插畫一樣,沁在淺藍的底色裡。

今天的油門我踩的實了些,不冷不熱的風從窗戶裡猛烈的打在我的臉上,也吹散了擱置在心中許久的芥蒂,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曾經有一位北京的故友對我說過這麼一句話,“以後結婚,如果買房我不會接受家裡一分錢,有錢我就買,沒錢我就租一輩子房子。”

他在我的朋友圈子裡算是那種特別上進、事業心很強的男生了,是把工作當作生活的那種人群,不知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份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沒有女朋友。

當時我不太理解他那句話的意思,一度的認為他的想法過於偏激,

後來在婚後摸爬滾打中也漸漸能明白一二了。

—02—

曾經在北京生活的四年時間裡,我搬過五次“家”。

醫學生都知道,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裡,要給學校付著學費,給實習醫院付著實習費,而我們的收入則為負數,因為還有高額的房租和餐費。

我的第一個“家”,說好聽點是家,其實就是個十幾平米的房間,且有三個姐妹和我一起瓜分這片北京二環內的寸金寸土,算下來我也就只有十幾平米的四分之一的領域。

小小的空間裡,載懽載笑,語笑喧闐。

我的第二個“家”,在我畢業正式工作之後,有了微薄的一點收入,剛剛足以支撐自己的生活,馬不停蹄的換了第二個住處,和無話不談的知心姐姐擠在一張一米五的雙人床上,地點從二環內轉移到了北四環,領域由十幾平米的四分之一變為了二分之一。

夜半三更,促膝長談,女生與女生之間的小秘密,也在那個時候開出了花來。

我的第三個“家”,大我兩歲的姐姐,相了親,訂了婚,“棄”我而去,在北京的同學中尋尋覓覓,又與高中閨蜜成為了室友加床友,床還是一米五的床,領域還是十幾平米的二分之一,只是地點從北四環轉移到了東四環。

同居的生活如潤色劑一般,更加深了我們的閨蜜情誼。有一種友情,叫你不言,我不語,背靠背,靜靜的呆著,也會很舒服。

我的第四個“家”,交往十年的閨蜜,

與男朋友也訂了婚,也“棄”我而去。以至於流傳著“與我同居,就會速婚”的傳言,身邊的朋友掙著與我同居,不乏男同胞。當然,我拒絕了任何一個人,在京三年,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有了能力自己承擔房租。床還是一米五的床,但領域從十幾平米的二分之一變為了百分之百,地點從東四環轉移到了南三環。

一個人,並不孤單,每天都用最酷的姿態面對自己,那時,那刻,陽光微淡,歲月靜好。

我的第五個“家”,則是現在的家,屬於自己的家,床由一米五的床變為了一米八的,領域從十幾平米擴大了十倍,地點則從北京轉移到了石家莊。

“家”變為了家,但總感覺味道變了。

—03—

北京,快節奏。

清晨天微微亮,鬧鈴響起,瞬間精神煥發,洗漱,化妝,不到三十分鐘出門,擠一兩個小時地鐵,到達崗位。

出入CBD的白領美女如雲,個個外型幹練又不失女人味,做事利索不拖泥帶水。

傍晚時分,在夕陽的投射下,CBD高樓也映上了暖暖的色調。

妝有點花,頭髮有點淩亂,工作一天,跟打了一場硬仗似的。脫掉腳上的高跟鞋,換上不容易被踩掉的平底鞋,又急速的奔向了地鐵站,擠一兩個小時到家。

晚上九、十點,寫字樓上時常還會有一半以上的燈在那裡亮著,這是常態。

或加班,或看書,或上網,或遊戲,北京的年輕人十二點之前睡覺的人很少,畢竟只有晚上那難得的兩三個小時才真正屬於自己。

週末,不是報個英語班,就是報個培訓班,在人才濟濟的這裡,停滯不前就意味著被淘汰。

二三線城市,慢節奏。

清晨天微微亮,鬧鈴響起,再睡個十分鐘,拖著慵懶的身軀,做早飯,洗漱,化妝,吃飯,一個小時後才出門,二三十分鐘到達崗位。

午飯時間,離家近的可以回家吃飯,捎帶著再睡個午覺。

下午繼續重複上午的日常。

下班卡著點沖出單位,夏天的時候,有時候天還沒有黑便已吃完晚飯。

七點半,準時打開電視機,追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讓人能哭死的感情劇,或打打殺殺的古裝劇,或令人毛孔悚然的懸疑犯罪劇。

晚上十點左右,準時休息。

週末,睡到自來醒,下午約幾個朋友打個麻將,喝點小茶,悠哉,樂哉。

但,也總感覺哪裡不對?

—04—

雖有車有房,但還是不能抵消我內心的焦慮感。

如果按焦慮評分量表計算,從0到10分代表焦慮的程度成遞增趨勢,我沒有10分,也有8分、9分。

我一直在尋找這份焦慮感的來源,問題到底出現在了哪裡?

前段時間和同居過的姐姐聊天,得知她的孩子已經快一歲了,現在的她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挺懷念那段合租的日子。

可能人都是容易犯賤的,某個階段拼了命的努力工作,終極目標就是買房買車,當目標達到了,則慌亂了陣腳,迷失了方向。

就好比,男生追一個女生,為其付出全部,傾其所有,終極目標就是娶她,當真正娶到了,忘卻了初心,顯露出了真面目,一點點的缺點開始無限放大,盡收眼底。

對於我們畢業沒幾年就結婚的80後來說,車子和房子大部分都是父母給的,有幾個能真正完全靠自己的雙手呢?如果有,我服,打心眼裡服。

父母一生只為孩子,孩子幸福,他們就幸福,而孩子得到父母物質上的幫助越多,心裡虧欠越大,進而壓力越大,父母則給予的愛多上加多,回到原點。

這是個閉環,可能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交叉,才形成了血溶于水、不可分割的親情。

—05—

我問我的一個北京朋友,“你們看了【我的前半生】了嗎?”

不出我所料,“沒有看,哪有時間看,每天忙成狗。”

現在狀態的我,不是我理想的積極上進狀態,每天懶散的無所事事,還不如以前經常加班的苦逼生活。

有些公務員毅然決然的辭掉穩定的工作,寧願選擇更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我現在有點理解他們的心情了。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選擇做唐晶那樣的女人,即使會孤獨終老。

最可怕的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而是思想上的。像井底之蛙一樣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生活的環境就是整個世界,又或者是飽食終日,遊手好閒似的不思進取。

這種貧窮有時候不僅僅限制了自己的格局,更會限制下一代的發展。

馬瘦毛長,其實是馬瘦,顯得毛長;人窮志短,其實是志短,窮的不僅是物質,更重要的是錙銖必較的思維方式。

我有車有房,但依舊很窮。

窮的是工作激情,窮的是思維模式。

你有車有房,還嚷嚷窮,白羊座就是矯情。

歲月靜好。

我的第五個“家”,則是現在的家,屬於自己的家,床由一米五的床變為了一米八的,領域從十幾平米擴大了十倍,地點則從北京轉移到了石家莊。

“家”變為了家,但總感覺味道變了。

—03—

北京,快節奏。

清晨天微微亮,鬧鈴響起,瞬間精神煥發,洗漱,化妝,不到三十分鐘出門,擠一兩個小時地鐵,到達崗位。

出入CBD的白領美女如雲,個個外型幹練又不失女人味,做事利索不拖泥帶水。

傍晚時分,在夕陽的投射下,CBD高樓也映上了暖暖的色調。

妝有點花,頭髮有點淩亂,工作一天,跟打了一場硬仗似的。脫掉腳上的高跟鞋,換上不容易被踩掉的平底鞋,又急速的奔向了地鐵站,擠一兩個小時到家。

晚上九、十點,寫字樓上時常還會有一半以上的燈在那裡亮著,這是常態。

或加班,或看書,或上網,或遊戲,北京的年輕人十二點之前睡覺的人很少,畢竟只有晚上那難得的兩三個小時才真正屬於自己。

週末,不是報個英語班,就是報個培訓班,在人才濟濟的這裡,停滯不前就意味著被淘汰。

二三線城市,慢節奏。

清晨天微微亮,鬧鈴響起,再睡個十分鐘,拖著慵懶的身軀,做早飯,洗漱,化妝,吃飯,一個小時後才出門,二三十分鐘到達崗位。

午飯時間,離家近的可以回家吃飯,捎帶著再睡個午覺。

下午繼續重複上午的日常。

下班卡著點沖出單位,夏天的時候,有時候天還沒有黑便已吃完晚飯。

七點半,準時打開電視機,追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讓人能哭死的感情劇,或打打殺殺的古裝劇,或令人毛孔悚然的懸疑犯罪劇。

晚上十點左右,準時休息。

週末,睡到自來醒,下午約幾個朋友打個麻將,喝點小茶,悠哉,樂哉。

但,也總感覺哪裡不對?

—04—

雖有車有房,但還是不能抵消我內心的焦慮感。

如果按焦慮評分量表計算,從0到10分代表焦慮的程度成遞增趨勢,我沒有10分,也有8分、9分。

我一直在尋找這份焦慮感的來源,問題到底出現在了哪裡?

前段時間和同居過的姐姐聊天,得知她的孩子已經快一歲了,現在的她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挺懷念那段合租的日子。

可能人都是容易犯賤的,某個階段拼了命的努力工作,終極目標就是買房買車,當目標達到了,則慌亂了陣腳,迷失了方向。

就好比,男生追一個女生,為其付出全部,傾其所有,終極目標就是娶她,當真正娶到了,忘卻了初心,顯露出了真面目,一點點的缺點開始無限放大,盡收眼底。

對於我們畢業沒幾年就結婚的80後來說,車子和房子大部分都是父母給的,有幾個能真正完全靠自己的雙手呢?如果有,我服,打心眼裡服。

父母一生只為孩子,孩子幸福,他們就幸福,而孩子得到父母物質上的幫助越多,心裡虧欠越大,進而壓力越大,父母則給予的愛多上加多,回到原點。

這是個閉環,可能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交叉,才形成了血溶于水、不可分割的親情。

—05—

我問我的一個北京朋友,“你們看了【我的前半生】了嗎?”

不出我所料,“沒有看,哪有時間看,每天忙成狗。”

現在狀態的我,不是我理想的積極上進狀態,每天懶散的無所事事,還不如以前經常加班的苦逼生活。

有些公務員毅然決然的辭掉穩定的工作,寧願選擇更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我現在有點理解他們的心情了。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選擇做唐晶那樣的女人,即使會孤獨終老。

最可怕的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而是思想上的。像井底之蛙一樣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生活的環境就是整個世界,又或者是飽食終日,遊手好閒似的不思進取。

這種貧窮有時候不僅僅限制了自己的格局,更會限制下一代的發展。

馬瘦毛長,其實是馬瘦,顯得毛長;人窮志短,其實是志短,窮的不僅是物質,更重要的是錙銖必較的思維方式。

我有車有房,但依舊很窮。

窮的是工作激情,窮的是思維模式。

你有車有房,還嚷嚷窮,白羊座就是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