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6條街帶你走遍16個區,串起上海16種不一樣的風景

在上海

幾乎每個區都有這麼一條街

人來人往,盡是遊客

以老街的身份,以文藝的名義

以遇見的主題,以別致的個性

賣著手工藝品、臭豆腐和奶茶

抑或是,歷史!

在這裡逛的不是店,是感覺

一磚石、一瓦房、一人

皆是風景

長寧區·長寧路

長寧路是一條歷史底蘊十足的馬路,長寧區的名字也是取自於此。只是如今馬路拓寬,沿蘇州河一片成了住宅社區,城市生活氣息掩藏了馬路的往日容顏,記憶也變得曖昧不清。

說到長寧路的歷史,

必提“兆豐”兩字。

如今,上海保存最完好的公園,中山公園,過去就叫“兆豐花園”。著名的“十二景”——“銀門疊翠”、“花墅凝香”、“水榭絮雨”、“綠茵晨暉”、“芳圃吟紅”、“雙湖環碧”、“荷池清月”、“林苑聳秀”、“獨木傲霜”、“石亭夕照”、“虹橋蒸雪”、“舊園遺韻”,至今還能看到他們的模樣,最老的可以追朔到上世紀初。

長寧路上另一處“兆豐”——兆豐別墅,則是金融界上層人物理想的居住場所。

浦東新區·世紀大道

世紀大道,曾名中央大道、軸線大道,東起世紀公園,西至陸家嘴東方明珠電視塔並與延安東路隧道直接相連,被譽為“東方的香榭麗舍大街”,

也是上海公認的最寬馬路。

每個人都有憧憬世紀大道的理由,或因其繁華,或因其霸氣,或是東方明珠的魅力,或是浦江岸邊的浪漫……

白天,這裡車水馬龍、步履匆匆;夜晚,這裡星光點點、笑語盈盈。總之,走在大道上,你終會被其吸引、從而愛上它。

黃浦區·南京路

眾人皆知外灘與南京路,外灘有建築群,南京路是購物者的天堂。外灘是歷史,南京路是時尚,殊不知,南京路也是上海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馬路”。

上海的路來自於Road,與租界時期的“Road”有關。上海人把路說成“馬路”,則因賽馬。因此,要說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條“馬路”,得從外國人入華以後說起。

1851年,麟瑞洋行大班霍格、韋伯等五人共同組織上海跑馬總會,即上海第一跑馬場。不久,因場地狹小,增築馬道一條,專供賽馬使用,所以,就被上海居民稱之為“馬路”,意為馬走的路。城市道路,被稱之為“馬路”,正是由此開始的。

為方便會員前往賽馬場,上海租界當局修築一條與南側馬道平行的道路。這第一條修建的,就被命名為“大馬路”,而這也恰是名正言順的上海第一條“馬路”——南京路。

徐匯區·安福路

昔日的巨潑來斯路,如今叫做安福路。每個來過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安福路,而每個人都能給安福路一個出名的理由,話劇、西班牙總領館文化處、老上海泡咖啡館人的根據地……

一條不長的安福路,一堆道不明又說不清的情懷,清晨是咖啡的氣息,夜晚則是紅酒的微醺~像一位飲茶講故事的老者,又像溺于生活的資本家,引人入勝,難以自拔。

靜安區·延平路

靜安區大大小小馬路很多,或摩登、或時尚、或忙碌,千種面貌,萬般風情,可發現菌就是偏愛此處梧桐掩映的小馬路。長長短短,縱橫交錯,繁華卻又幽靜,氣質盡顯。

靜安寺附近,一條延平路,全長不過1000米,兩列梧桐隔絕外界喧囂,卻容納了魔都很多頗有人氣的小店。

塞滿歪果仁的美式小館fat cow、法式麵包店Brioche Dorée 朵瑞、迷你進口超市J's Grocery、網紅小店悅衡食集、各種酒吧……在這裡,你可以從早吃到晚,從本幫菜吃遍全球料理好酒。

普陀區·花溪路

大概是因為普陀太低調吧,花溪路也隨著一起被小心翼翼地護了起來。很多老司機也不一定找得到。

走上花溪路,感覺就是幽靜,有點像武康路。只是,武康路的幽靜是周圍老洋房帶來的人文氣息,花溪路則完全是綠蔭遮蓋的幽靜。

這裡少有老建築,也無隱藏在深處的別墅,更顯親切。曹楊環浜一直伴隨著花溪路,河水淺而清澈,路邊樹蔭倒映水中,宛如“水下森林”!

虹口區·多倫路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路長僅五六百米,與南京路、淮海中路等相比,顯得有些名不見經傳。而魯迅、茅盾、瞿秋白、丁玲、白先勇等人,都曾在此工作與居住,留下一段光陰故事,積澱成了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

如今的多倫路面清目秀,兩側的博物館、展覽館、古玩字畫、書屋文苑、茶室、吧廊亦是國內外賓客懷舊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消費的好去處。

楊浦區·大學路

上海寧心中最美的12條馬路之一的大學路,一頭連接復旦、財大,一頭連接創智天地,走在約800米長的街道上,小清新氣息撲面而來。

大學路沿街餐飲主打下午茶、咖啡等“輕食”,露天桌椅被花草包圍,一個個店面成為充滿情趣、易交流的空間。

週末的創意集市等更是引得大量遊人駐足圍觀。美食美景皆有,顏值與口味並存。

閔行區·七寶老街

七寶古鎮是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之一,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又是離市區最近的古鎮。

七寶老街位於古鎮的新街青年路傍,街分為南北兩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為主,北大街以旅遊工藝品、古玩、字畫為主。

整條街古色古香,美食更是多,海棠糕、七寶湯糰、冰糖葫蘆、臭豆腐、幹蒸圓子、叫花雞、麥芽糖、七寶方糕……每樣都值得一嘗。

寶山區·永樂路

寶山區的永樂路東至塘後路,西至雙慶路,全長約1.8公里,以明成祖朱棣的年號命名。

明永樂年間,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誌,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朱棣賜山名“寶山”,亦作為地名沿用至今。

永樂路是寶山的最美櫻花路。每年3、4月份賞花時節,不少行人專門來到此處遊玩、拍照。櫻花開滿街道,放眼望去,白色花海層層疊疊,清風拂過,落英繽紛,美不勝收!

嘉定區·州橋老街

州橋老街位於嘉定鬧市區博樂廣場西側,自南宋嘉定十年起一直保存下來,如今依舊保留著明清特色。

州橋老街方寸之地卻有一塔二河三街四橋融為一體的江南水鄉佳景,千步之內彙集了宋、元、明、清歷代古塔、舊廟、古樹、古園等景觀,國內罕見。

這裡是“嘉定之根”,也是人氣最旺盛的老街區。行走在州橋老街之上,可遊覽匯龍潭、孔廟、法華塔、秋霞圃等古韻濃郁的景點,還可參觀竹刻博物館、陸儼少藝術院。

金山區·金山嘴老街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老街修繕一新後,新設了漁村博物館、畫家工作室、漁家客棧等地,成了金山旅遊點之一,使古老的漁村重新煥發活力。

老街不是很長,快的話半個小時可以逛完。整個古街採用古青色的基調,街道兩旁客棧、咖啡館等,店面佈置雖各有特色,但無一不是古風古韻,整潔乾淨!

松江區·文匯路

說起松江區,總少不了沒有“圍牆”的學園聖地區——松江大學城。而問起松江大學城的莘莘學子哪處是大學城的中心、是他們情之所在,大多人都會答:文匯路。

在學生眼裡,它不僅是一條美食街,更是一條趣味之路、情感之路。他們在這條路上吃遍世界美味,畢業多年仍忘不了美食廣場的“超級無敵豪華版蓋澆飯”,一份飯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最貴只要7元。

在遊人眼裡,文匯路玩樂之余,還是青春的殿堂。所過之處皆可見純真明媚的笑顏,與這清新的街道融合在一起,成了日常裡最美麗的存在。

青浦區·朱家角北大街

北大街寬僅三、四米,最窄處僅二米,兩邊磚木結構小樓,滴水簷幾乎相接,構成“一線街”奇特景觀,又稱“一線街”。

北大街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全長兩裡多路,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其中東起放生橋,西至美周弄的三百多米,是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築精華所在。

這裡,舊式民宅鱗次櫛比,粉牆灰瓦錯落有致,窄窄的街道曲徑通幽,石板小路蜿蜒不斷,老店名店兩旁林立,展現了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鄉風情畫卷。

奉賢區·南方國際廣場美人魚休閒街

南方國際廣場位於南橋新老城的交匯處,也是南橋中小企業總部商務區首個啟動的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60萬平米,涵蓋了大型購物中心,東方商廈,南方國際大廈,南方國際中心,總部一號商務公寓,美人魚水景商業步行街等業態,集休閒、購物、餐飲、娛樂、旅遊、商務展覽為一體,是南上海的商業地標。

崇明區·新崇南路餐飲街

這個就不用發現菌詳細介紹了。簡單來說就是:“街”符其名!這裡就是吃貨的天堂,各式各樣的小吃點心看得人眼花繚亂,味道好不說,關鍵是菜品的價格都不貴,實惠到家啊~

16個區,16條街

也是上海的16種日常風景

你看到的又是哪一種呢?

來源丨發現上海

編輯丨長寧區新聞宣傳中心 李媛媛

得從外國人入華以後說起。

1851年,麟瑞洋行大班霍格、韋伯等五人共同組織上海跑馬總會,即上海第一跑馬場。不久,因場地狹小,增築馬道一條,專供賽馬使用,所以,就被上海居民稱之為“馬路”,意為馬走的路。城市道路,被稱之為“馬路”,正是由此開始的。

為方便會員前往賽馬場,上海租界當局修築一條與南側馬道平行的道路。這第一條修建的,就被命名為“大馬路”,而這也恰是名正言順的上海第一條“馬路”——南京路。

徐匯區·安福路

昔日的巨潑來斯路,如今叫做安福路。每個來過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安福路,而每個人都能給安福路一個出名的理由,話劇、西班牙總領館文化處、老上海泡咖啡館人的根據地……

一條不長的安福路,一堆道不明又說不清的情懷,清晨是咖啡的氣息,夜晚則是紅酒的微醺~像一位飲茶講故事的老者,又像溺于生活的資本家,引人入勝,難以自拔。

靜安區·延平路

靜安區大大小小馬路很多,或摩登、或時尚、或忙碌,千種面貌,萬般風情,可發現菌就是偏愛此處梧桐掩映的小馬路。長長短短,縱橫交錯,繁華卻又幽靜,氣質盡顯。

靜安寺附近,一條延平路,全長不過1000米,兩列梧桐隔絕外界喧囂,卻容納了魔都很多頗有人氣的小店。

塞滿歪果仁的美式小館fat cow、法式麵包店Brioche Dorée 朵瑞、迷你進口超市J's Grocery、網紅小店悅衡食集、各種酒吧……在這裡,你可以從早吃到晚,從本幫菜吃遍全球料理好酒。

普陀區·花溪路

大概是因為普陀太低調吧,花溪路也隨著一起被小心翼翼地護了起來。很多老司機也不一定找得到。

走上花溪路,感覺就是幽靜,有點像武康路。只是,武康路的幽靜是周圍老洋房帶來的人文氣息,花溪路則完全是綠蔭遮蓋的幽靜。

這裡少有老建築,也無隱藏在深處的別墅,更顯親切。曹楊環浜一直伴隨著花溪路,河水淺而清澈,路邊樹蔭倒映水中,宛如“水下森林”!

虹口區·多倫路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路長僅五六百米,與南京路、淮海中路等相比,顯得有些名不見經傳。而魯迅、茅盾、瞿秋白、丁玲、白先勇等人,都曾在此工作與居住,留下一段光陰故事,積澱成了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

如今的多倫路面清目秀,兩側的博物館、展覽館、古玩字畫、書屋文苑、茶室、吧廊亦是國內外賓客懷舊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消費的好去處。

楊浦區·大學路

上海寧心中最美的12條馬路之一的大學路,一頭連接復旦、財大,一頭連接創智天地,走在約800米長的街道上,小清新氣息撲面而來。

大學路沿街餐飲主打下午茶、咖啡等“輕食”,露天桌椅被花草包圍,一個個店面成為充滿情趣、易交流的空間。

週末的創意集市等更是引得大量遊人駐足圍觀。美食美景皆有,顏值與口味並存。

閔行區·七寶老街

七寶古鎮是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之一,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又是離市區最近的古鎮。

七寶老街位於古鎮的新街青年路傍,街分為南北兩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為主,北大街以旅遊工藝品、古玩、字畫為主。

整條街古色古香,美食更是多,海棠糕、七寶湯糰、冰糖葫蘆、臭豆腐、幹蒸圓子、叫花雞、麥芽糖、七寶方糕……每樣都值得一嘗。

寶山區·永樂路

寶山區的永樂路東至塘後路,西至雙慶路,全長約1.8公里,以明成祖朱棣的年號命名。

明永樂年間,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誌,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朱棣賜山名“寶山”,亦作為地名沿用至今。

永樂路是寶山的最美櫻花路。每年3、4月份賞花時節,不少行人專門來到此處遊玩、拍照。櫻花開滿街道,放眼望去,白色花海層層疊疊,清風拂過,落英繽紛,美不勝收!

嘉定區·州橋老街

州橋老街位於嘉定鬧市區博樂廣場西側,自南宋嘉定十年起一直保存下來,如今依舊保留著明清特色。

州橋老街方寸之地卻有一塔二河三街四橋融為一體的江南水鄉佳景,千步之內彙集了宋、元、明、清歷代古塔、舊廟、古樹、古園等景觀,國內罕見。

這裡是“嘉定之根”,也是人氣最旺盛的老街區。行走在州橋老街之上,可遊覽匯龍潭、孔廟、法華塔、秋霞圃等古韻濃郁的景點,還可參觀竹刻博物館、陸儼少藝術院。

金山區·金山嘴老街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老街修繕一新後,新設了漁村博物館、畫家工作室、漁家客棧等地,成了金山旅遊點之一,使古老的漁村重新煥發活力。

老街不是很長,快的話半個小時可以逛完。整個古街採用古青色的基調,街道兩旁客棧、咖啡館等,店面佈置雖各有特色,但無一不是古風古韻,整潔乾淨!

松江區·文匯路

說起松江區,總少不了沒有“圍牆”的學園聖地區——松江大學城。而問起松江大學城的莘莘學子哪處是大學城的中心、是他們情之所在,大多人都會答:文匯路。

在學生眼裡,它不僅是一條美食街,更是一條趣味之路、情感之路。他們在這條路上吃遍世界美味,畢業多年仍忘不了美食廣場的“超級無敵豪華版蓋澆飯”,一份飯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最貴只要7元。

在遊人眼裡,文匯路玩樂之余,還是青春的殿堂。所過之處皆可見純真明媚的笑顏,與這清新的街道融合在一起,成了日常裡最美麗的存在。

青浦區·朱家角北大街

北大街寬僅三、四米,最窄處僅二米,兩邊磚木結構小樓,滴水簷幾乎相接,構成“一線街”奇特景觀,又稱“一線街”。

北大街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全長兩裡多路,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其中東起放生橋,西至美周弄的三百多米,是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築精華所在。

這裡,舊式民宅鱗次櫛比,粉牆灰瓦錯落有致,窄窄的街道曲徑通幽,石板小路蜿蜒不斷,老店名店兩旁林立,展現了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鄉風情畫卷。

奉賢區·南方國際廣場美人魚休閒街

南方國際廣場位於南橋新老城的交匯處,也是南橋中小企業總部商務區首個啟動的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60萬平米,涵蓋了大型購物中心,東方商廈,南方國際大廈,南方國際中心,總部一號商務公寓,美人魚水景商業步行街等業態,集休閒、購物、餐飲、娛樂、旅遊、商務展覽為一體,是南上海的商業地標。

崇明區·新崇南路餐飲街

這個就不用發現菌詳細介紹了。簡單來說就是:“街”符其名!這裡就是吃貨的天堂,各式各樣的小吃點心看得人眼花繚亂,味道好不說,關鍵是菜品的價格都不貴,實惠到家啊~

16個區,16條街

也是上海的16種日常風景

你看到的又是哪一種呢?

來源丨發現上海

編輯丨長寧區新聞宣傳中心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