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國人那麼聰明,為什麼卻要找日本和義大利兩個坑貨結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爭中分為兩大陣營,一方是以美蘇中英為首的同盟國和以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在戰爭初期,德國一路高歌,打遍歐洲無敵手,橫掃北非,一時間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感覺,

直到去了蘇聯才碰了硬釘子,相對比德國的有勇有謀,日本和義大利則顯得“坑爹”了。

1941年,德國已經在準備攻打蘇聯了,各方面的部隊都在開往蘇德邊境,而作為盟友的義大利不僅沒去幫忙,還跑去攻打希臘,結果被比自己小還幾倍的希臘軍隊打敗,

無奈之下的希特勒還得派軍隊去幫助義大利打希臘。義大利在希臘那裡沒有吸取到教訓,又聚集了30萬軍隊去攻打埃及,結果被英國人大敗,又向希特勒求救,這才有了後來的北非戰場,所以北非戰場並不是德國要打,而是被盟友義大利坑進去的。

由於義大利打亂了希特勒的部署,導致了希特勒不得不推遲了入侵蘇聯的時間,結果即將勝利的德軍在莫斯科郊外遭遇了嚴寒,

德軍惜敗莫斯科。如果提前幾個月發動戰爭,蘇德戰爭的結局可能會是另一方場景。

說完義大利,就得說到了日本了,蘇德兩國正在激戰,日本不僅沒有去幫助德國攻打蘇聯,反而去招惹強大的美國,以至於美國人有藉口參與到戰爭中來,

極大加強了同盟國的力量,也形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那麼當時國家那麼多,為何德國要找兩個坑貨當盟友?

首先歐洲國家中,英法和德國是世仇,而像是瑞士、荷蘭等過都是保持中立立場,不參與到紛爭中來,無奈找到了義大利這個愣頭青。而美國長期奉行孤立政策,一直不想捲入戰爭,因此一直試圖讓美國保持中立,而蘇聯雖然在戰前和德國好的穿同一條褲子,

不過蘇聯是德國稱霸歐亞大陸最大的障礙,德國想稱霸歐亞就必須幹掉蘇聯。

中國雖然和德國關係很好,蔣介石一度和希特勒走的很近,還買了大量德國武器裝備,不過中國實力太弱,兩國更多只是相互交換資源罷了。最後只剩下了義大利和日本,

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結盟也是無奈的選擇。

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日本這三國同為法西斯國家,具有類似的侵略野心。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結成的軸心聯盟的基礎就是三國簽訂的反共產國際協定,稱他們為法西斯聯盟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