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跑步進入“無現金社會” 你的錢包還好嗎?

僅僅就在幾年前,什麼時候出500元面值的人民幣,還是一個頗多人談論的問題。但在如今,已經完全沒有人關心這個事了。手機支付正以極猛的勢頭席捲中國。據央行資料,2016 年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共發生 257.1 億筆,

支付金額達157.55 萬億元。真是相當恐怖的數字。如果要說移動互聯網給中國帶來哪些變化,支付方式變化恐怕會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答案。

並不是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正在跑步進入“無現金社會”,不如說,勢頭像中國這麼猛烈的,

沒有幾個。這要得益於4G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以及兩大支付巨頭培養出來的使用習慣,再加上中國信用卡發展始終未成氣候,所以移動支付的發展勢頭才顯得那麼不可阻擋。

移動支付的普及自然是好事,即使商家不再補貼了,支付習慣肯定也回不去了,

因為國人明顯感受到其帶來的便利性。並且,中國在迅速跨入“無現金社會”方面的成就,也給國人帶來了很多的民族自豪感。因為很多外國人都在談論,甚至豔羨在中國進行支付的便捷程度。

有好處,自然也就有壞處。關於移動支付和“無現金社會”的弊端,

已經有很多討論。當支付手段變得如此便捷,人們的衝動消費大大增多,錢變得越來越不禁花了。用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說明問題,以前“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講身上現金不夠用時的窘境。現在再也沒有這樣的事了,只要你有一部手機,你可以輕易連接到你所有的財富。

中國人向來有儲蓄傳統,如今要迅速步入消費型社會了。而且隨著社會進步,借貸消費,寅吃卯糧,

也不被輿論認為有太多問題。但“沒有問題”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理財技能,對現金流和未來償付能力有概念才行。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的理財的方式才算是穩妥呢?

股票,要考慮其漲跌問題,而且反反復複的,很難形成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P2P網貸投資,違約風險高,不宜長期持有;儲蓄,錢放在銀行的增長還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只能用作保本。

而投資房地產,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房價都是往上漲的,儘管有時出現波動,但整體是向上的,在過去的10年已經漲了400%。房子這東西升值潛力大,而且還抗跌能力強等優點,是個投資的良好選擇。缺點是投入花費大,但總好過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在自己的衝動消費中不節制地流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