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又開始放大招了,再砸1500億,應對銀行抵制政策

銀行為什麼要逼死支付寶?主要來自於危機意識。現在支付手段已經是支付寶和微信的天下,尤其是支付寶,未來更是支付寶的天下。馬雲爸爸前段時間說了,以後現金會消失,

未來是刷臉的時代。另外阿裡也正在籌畫建銀行。

銀行已經out了,無論是理財產品還是支付手段,都已經被互聯網金融沖刷地體無完膚。試問,現在市場的消費主力軍——80/90後願意刷卡支付,真的沒多少。

類似於支付寶的這種移動支付多方便,掃一掃便可。而銀行卡,墨守成規的方式,刷卡,等單子出來,再簽字,繁瑣。

最近這段時間銀行動作不斷。

1、利率不斷上升,也有其中一部分原因,

銀行沒有錢,錢都不存在銀行,所以要提高利息。

2、四大行與百度、騰訊、京東、阿裡合作,想通過大資料,做科技金融。

銀行如果不轉型,成為移動支付的一員,估計所有銀行就會在5年內被淘汰,早轉型,早得救,現在的趨勢就是65歲以上的人還在通過銀行,現金消費,而60歲以下的都開始了移動支付。

微粒貸,借唄,花唄,都巨額吞噬信用卡的消費。所以不轉型,5~10年內,銀行可能被邊緣化,就如BB機一樣 成為歷史。其實很多綁卡交生活費用,水電費等,在網上都可以用了,如果以後發工資也通過支付寶,那麼銀行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接入移動支付,醫院,商場,停車場,水電。如果全部轉到移動支付,那麼就是銀行的末日了。

這已經充分說明,銀行原有的模式被逼得走不下去,不創新、不跟上移動端的趨勢,未來會走得很艱難。

那銀行打壓支付寶,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

1、支付寶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即使出了微信,也難以撼動他的位置,更何況還有餘額寶做後盾,最近餘額寶收益率也在漲。

所以就算四大行全力改革,趕上支付寶的步伐,需要一定的時間,甚至弄不好都沒有可能。

2、支付寶和銀行其實是“連體嬰兒”,支付寶需要依仗銀行,銀行畢竟是“親媽”生的。如果銀行真要對支付寶不擇手段的話,支付寶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當然,暫時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2010年底之前,支付寶的資金管道是網銀,充值消費轉帳還款,都是網銀,結果發現成功率太低,

只有60%-65%,這對於電子商務的發展顯然不利,可是,銀行大爺就這水準了呀。。於是乎,支付寶研發了快捷支付,打通了一條直連銀行的專線,這條專線不涉及網銀的很多重業務,只攻支付,這也是為什麼大量小銀行沒有網銀,卻也能開通快捷支付的原因。

快捷支付上線後,支付成功率達到95%,而且,資損率1/10萬,比網銀的1/1萬還要好(網銀支付需要發生一次頁面跳轉,容易被病毒攻擊),應該說,是一款很成功的產品。

這個產品能夠兩三年之內發展成主流(雙十一1.88億筆交易,快捷占到55%),因為用戶喜歡,商戶喜歡,銀行,其實也喜歡。2010年底上線,2011年6月,支付寶快捷支付就接通了120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數字說明問題。

銀行為什麼喜歡,因為快捷支付對銀行是沒什麼損傷的,支付寶從商戶端收取費率,然後和銀行分錢,對於銀行來說,有錢賺不說,還減少了櫃檯壓力,左手吸儲右手放貸的好生意也不會因為快捷支付受絲毫影響,利差吃得依舊妥妥的。

所以,四大行此次針對的絕對不是快捷支付本身,他們看不慣的是讓他們資金成本抬高了的餘額寶,是正在籌建中的阿裡銀行。損失點網路支付費率和使用者體驗算什麼呀,延緩利率市場化進程才是正事好嗎!

從現在看銀行沒有能力逼死支付寶,有能力的只可能是銀監會。銀行做的更多的是限制和圍堵支付寶發展。支付寶再牛也只是銀行這顆大樹上開出的一朵絢麗的花,銀行如果全部封殺支付寶,支付寶將無立足之地。隨著全世界無現金的潮流趨勢,以及支付寶對無現金化的巨大貢獻和影響力,中國不可能扼殺支付寶。

隨著建行宣佈與支付寶深入合作,是國家政策認可的信號,意味著不久將來支付寶發展在國內發展道路將更加平坦。只有銀行這棵大樹不斷的給支付寶這朵花營養才會結出甜美的果實。

銀行也能監督支付寶健康發展,彼此合作可以在安全、資訊、效率方面大大提高並且降低成本。只有這些資料積累後才能推向全世界。

其實銀行跟支付寶一直是和諧相處,只不過其下屬宣傳餘額寶貨幣基金時用了讓人誤導的方式,其實但凡學點金融常識和跟理財經理多交流都會知道銀行保守理財從貨幣基金開始做起。

隨後經過一系列互聯網的演變,餘額寶被廣泛年輕人開始接受,畢竟以前銀行貨基申購有費用也有最低投資限額,同時收益不可直觀看到,餘額寶只是把收益直觀顯示變攏獲了很多人心,因為看起來安全。其帳戶險的誤導,明明只保操作風險,卻因為宣傳的小伎倆成功讓廣大使用者理解為即便投資賠了有保險我也不必怕,這也是成功一點。

至於銀行有沒有懟支付寶,這個並沒有,如果真幹,只要關閉埠,對客戶不負責,你錢也別回卡裡,取不上現金,使用者大量擠兌,支付寶就會自亂陣腳,畢竟阿裡又貸了不少錢,而且現在自己的銀行髮卡量有沒有?!

最後也提一句,聽人說,阿裡在下一盤大棋,贏則被政府收編,輸則全盤皆輸。銀聯的興起也是私下為了分化支付寶未來可能的風險,並不屬於競爭,只是分擔非忠實客戶,將其儘量轉嫁到更安全和監管有度的平臺。再囉嗦下,我記得阿裡等很多大型企業似乎註冊地皆不在中國,那麼意味著它有可能逃避了很多該給國家繳的東西。

是一款很成功的產品。

這個產品能夠兩三年之內發展成主流(雙十一1.88億筆交易,快捷占到55%),因為用戶喜歡,商戶喜歡,銀行,其實也喜歡。2010年底上線,2011年6月,支付寶快捷支付就接通了120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數字說明問題。

銀行為什麼喜歡,因為快捷支付對銀行是沒什麼損傷的,支付寶從商戶端收取費率,然後和銀行分錢,對於銀行來說,有錢賺不說,還減少了櫃檯壓力,左手吸儲右手放貸的好生意也不會因為快捷支付受絲毫影響,利差吃得依舊妥妥的。

所以,四大行此次針對的絕對不是快捷支付本身,他們看不慣的是讓他們資金成本抬高了的餘額寶,是正在籌建中的阿裡銀行。損失點網路支付費率和使用者體驗算什麼呀,延緩利率市場化進程才是正事好嗎!

從現在看銀行沒有能力逼死支付寶,有能力的只可能是銀監會。銀行做的更多的是限制和圍堵支付寶發展。支付寶再牛也只是銀行這顆大樹上開出的一朵絢麗的花,銀行如果全部封殺支付寶,支付寶將無立足之地。隨著全世界無現金的潮流趨勢,以及支付寶對無現金化的巨大貢獻和影響力,中國不可能扼殺支付寶。

隨著建行宣佈與支付寶深入合作,是國家政策認可的信號,意味著不久將來支付寶發展在國內發展道路將更加平坦。只有銀行這棵大樹不斷的給支付寶這朵花營養才會結出甜美的果實。

銀行也能監督支付寶健康發展,彼此合作可以在安全、資訊、效率方面大大提高並且降低成本。只有這些資料積累後才能推向全世界。

其實銀行跟支付寶一直是和諧相處,只不過其下屬宣傳餘額寶貨幣基金時用了讓人誤導的方式,其實但凡學點金融常識和跟理財經理多交流都會知道銀行保守理財從貨幣基金開始做起。

隨後經過一系列互聯網的演變,餘額寶被廣泛年輕人開始接受,畢竟以前銀行貨基申購有費用也有最低投資限額,同時收益不可直觀看到,餘額寶只是把收益直觀顯示變攏獲了很多人心,因為看起來安全。其帳戶險的誤導,明明只保操作風險,卻因為宣傳的小伎倆成功讓廣大使用者理解為即便投資賠了有保險我也不必怕,這也是成功一點。

至於銀行有沒有懟支付寶,這個並沒有,如果真幹,只要關閉埠,對客戶不負責,你錢也別回卡裡,取不上現金,使用者大量擠兌,支付寶就會自亂陣腳,畢竟阿裡又貸了不少錢,而且現在自己的銀行髮卡量有沒有?!

最後也提一句,聽人說,阿裡在下一盤大棋,贏則被政府收編,輸則全盤皆輸。銀聯的興起也是私下為了分化支付寶未來可能的風險,並不屬於競爭,只是分擔非忠實客戶,將其儘量轉嫁到更安全和監管有度的平臺。再囉嗦下,我記得阿裡等很多大型企業似乎註冊地皆不在中國,那麼意味著它有可能逃避了很多該給國家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