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美〗於偉:生產一線的“發明家”

於偉 中國重汽濟南卡車公司鉗工高級技師

從探索創新到言傳身教,

於偉的職業生涯體現了新時期產業工人的時代風采,在最平凡的生產一線,於偉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 《汽車人》記者 李德喆

三月的泉城,已煥發出勃勃春意。

清晨,天剛濛濛亮的時候,於偉便走在了通往公司的“重汽路”上。作為中國重汽車身廠生產一線的一名高級鉗工技師,二十多年來,每天比同事們早到,對於偉而言,是開啟一天工作的正確模式。

寬闊的背膀、粗糙而溫暖的大手,

儼然一副典型鄰家大叔的模樣,然而,歲月已在於偉的額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雖然與工作證上二十多年前意氣風發的模樣相比,“70後”的他已不再年少,但從他炯炯有神的雙眸中,卻能發現多了一份堅定和執著。

於偉告訴《汽車人》,他的爺爺、父母都是老重汽人。“根於斯,情牽於斯。”自1989年12月從技校畢業後,於偉便走進了中國重汽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車身廠,

分配在生產一線從事模具維修工作,這一干就是28年。用他的話講:“從光著屁股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到廠子裡去看工人們幹活,我最美好的歲月都在這裡了。”

先天良好的“遺傳基因”和自身的熱愛,讓於偉為企業的發展不遺餘力地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尤其是在技術創新領域,二十多年來他解決了不少加工工藝、產品品質、安全生產等技術難題,成為了中國重汽乃至整個行業領域不可多得的模具維修人才。

2005年,於偉主動承擔參與了斯太爾駕駛室包邊胎技術的攻關課題。依據駕駛室車門內外板的合成技術要求,于偉自行設計研製了左右車門包邊機各一台,在設計中,採取車門外板立邊的自動推倒、壓鉚功能,代替人工使用鉚鉗工序,車門邊品質和車門加工產能都有了明顯進步。

與此同時,由於重汽濟南卡車公司HOWO大型覆蓋件模具原來全部是進口富豪的舊模具,

長期使用後拋光,造成大型覆蓋件拉延模具成型面淬火層失效。為了攻克難題,于偉利用自己多年來掌握的實踐經驗,對型面品質下降的模具進行焊補,再配以“精快研配法”研配新的型面。該項技術的應用使得覆蓋件的外觀品質得到了很大提升,僅此一項就節約了模具淬火費用近98萬元。

對生產技術的研發創新,于偉樂在其中,但在外人眼裡,

他卻是對工作幾近癡迷的“工作狂”。“媳婦經常埋怨我,怪我總把工作帶到家裡來。”於偉很坦然,即便如此,妻子也知道工作在於偉心中的位置,依然選擇默默地支持他,這成為了夫妻二人多年來最好的默契。有了這份心照不宣,他也開啟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全身心地撲在模具和設備改進上。

2015年,HOWO車型支柱外板與流水槽外側搭接處焊接縫隙大,人工修復困難且修復效果差,對車門密封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存在漏雨隱患。於偉告訴《汽車人》:“我們經過多次實現,分析HOWO支柱外板與流水槽外側搭接處型面不吻合,產品件在配合後產生3mm的高度間隙,這就導致操作人員在焊接時無法消除,所以造成焊接縫隙過大。”

作為公司的高級技師,于偉身先士卒。在率領團隊指定方案後,通過對該件成型模、整型模修邊模三套模具內腔外擴、角度研配,使成型後的產品件符合配合要求。模具調整完成後,原位置間隙明顯減小,兩件產品間也不再存在高度差,焊後稍許打磨即可,不僅消除了新車漏雨的隱患,也為一線生產帶來了方便與效益。近兩年來,於偉通過努力,解決關鍵技術難題5項,對53套模具進行了改造,累計年創經濟效益達363.1萬元。同時在班組UEP改善過程中,改善專案72個,並且多次獲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高度的責任感,也讓於偉無私地將自己多年的改革創新等高技術含量的理論和絕活奉獻於社會。在他的心中,行業的進步更具劃時代的意義,而這種意義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一種對職業摯愛的體現。因此,於偉不光在工作中超越自我,同時還先後與幾十名員工簽訂了導師帶徒協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這些重汽的“明日之星”,使他們能夠全面掌握模具維修技術並獨立思考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在他所帶過的學員中,目前已有2人考取技師資格證,15人取得高級技術工職業資格,10人取得中級技術工職業資格,多人獲得中國重汽技術改造成果獎,在公司內技術比武榮膺前三名,如今他們均已在自己崗位上成為行業的骨幹,於偉也因此收穫了公司“優秀導師”的榮譽稱號。

從探索創新到言傳身教,於偉的職業生涯體現了新時期產業工人的時代風采,他的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帶動了重汽廣大員工學習技能的熱情。在最平凡的生產一線,於偉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眾多的贊許和美譽面前,於偉卻有著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豁達。

對車門密封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存在漏雨隱患。於偉告訴《汽車人》:“我們經過多次實現,分析HOWO支柱外板與流水槽外側搭接處型面不吻合,產品件在配合後產生3mm的高度間隙,這就導致操作人員在焊接時無法消除,所以造成焊接縫隙過大。”

作為公司的高級技師,于偉身先士卒。在率領團隊指定方案後,通過對該件成型模、整型模修邊模三套模具內腔外擴、角度研配,使成型後的產品件符合配合要求。模具調整完成後,原位置間隙明顯減小,兩件產品間也不再存在高度差,焊後稍許打磨即可,不僅消除了新車漏雨的隱患,也為一線生產帶來了方便與效益。近兩年來,於偉通過努力,解決關鍵技術難題5項,對53套模具進行了改造,累計年創經濟效益達363.1萬元。同時在班組UEP改善過程中,改善專案72個,並且多次獲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高度的責任感,也讓於偉無私地將自己多年的改革創新等高技術含量的理論和絕活奉獻於社會。在他的心中,行業的進步更具劃時代的意義,而這種意義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一種對職業摯愛的體現。因此,於偉不光在工作中超越自我,同時還先後與幾十名員工簽訂了導師帶徒協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這些重汽的“明日之星”,使他們能夠全面掌握模具維修技術並獨立思考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在他所帶過的學員中,目前已有2人考取技師資格證,15人取得高級技術工職業資格,10人取得中級技術工職業資格,多人獲得中國重汽技術改造成果獎,在公司內技術比武榮膺前三名,如今他們均已在自己崗位上成為行業的骨幹,於偉也因此收穫了公司“優秀導師”的榮譽稱號。

從探索創新到言傳身教,於偉的職業生涯體現了新時期產業工人的時代風采,他的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帶動了重汽廣大員工學習技能的熱情。在最平凡的生產一線,於偉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眾多的贊許和美譽面前,於偉卻有著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