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挺機槍每秒射百彈,中國10年時間才仿製成功?

我們在看美國電影時,經常能看到一個士兵操作機槍瘋狂掃射的鏡頭,機槍的火光、聲音加上敵人的慘叫,那畫面相當震撼。

電影中的這款機槍就是M134,這傢伙每分鐘射速高達6000發,也就是說,在一秒內就能打光3個95式步槍彈匣。

以美軍為例,裝備加特林機槍的炮艇機,通常攜帶三挺機槍,備彈2萬發,平均每挺機槍約6000多發子彈,算下來正好可以讓它們用最大射速打上一分鐘。

這樣的耗彈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加特林就是個用不起的“大爺”。不過,M134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在越南戰爭中,加特林機槍給越軍造成了大量的殺傷。據統計,約有7萬5千名越南士兵被加特林機槍打死打傷。

但是,到最後就連財大氣粗的美帝也有點扛不住了。越南戰爭後,美軍嫌它耗彈高,維護難,將其束之高閣。不過隨後美國人發現,加特林機槍在短促時間內爆發出的極強火力,非常適合特種作戰。

談到加特林機槍,中國早在清末就引進過手動版的,

不過隨著馬克沁重機槍的裝備,中國就逐漸淘汰了加特林。

而近年來,隨著軍工以及作戰理念等變化,中國也開始加特林機槍的研發工作。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播放了一個專題片,其中就談到了國產7.62毫米6管機槍,這就是國產CS/LM12型7.62mm機槍。

節目談到,這款機槍中國花了10年才研發成功。從外形看,就是美國M134加特林機槍的仿製品,其最大射速也達到每分鐘6000發的標準。

當年金陵製造局仿製加特林機槍花了7年時間,為什麼現在技術更加先進了仿製卻要花10年?

首先,老式加特林機槍是“手動檔”,

射速每分鐘200發左右,整體構造較為簡單,仿製比較容易。

而M134是電力驅動的“自動檔”,槍管轉速極高,整槍共有400多個零件,結構較為複雜,所以難度相對較大。另外,中國對這類武器的研發沒有基礎。

曾經有專家指出,對武器的逆向開發,要對它的設計理念、總體思路、材料、本土化改造和基礎工業水準等諸多因素都有通盤考慮,很可能比從零開始更有難度。

山寨一件武器容易,但是“山寨”到原品相同的品質,就不是一般的難。

很可能比從零開始更有難度。

山寨一件武器容易,但是“山寨”到原品相同的品質,就不是一般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