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職場中,一個人是否有潛力,領導看1個細節就能看出來!

職場中,一個人是否有潛力,不是表面的勤奮、加班,用嘴巴畫藍圖矇騙領導。

領導只要看一個細節,就是員工是不是具備“慢”的能力。

1、“慢”安靜,不急不躁。

職場中,懂得“慢”的人,遇事沉著冷靜,不急不躁,不受同事、同學之間攀比的影響。

他們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做想做的事情,一步步實現夢想。

公司小莉就是個“慢”人,就職於互聯網初創公司,公司每天的事情堆積如山,同事們總是抱怨被工作壓得喘不過起來。

每天同事們都爭分奪秒的工作的時候,

小莉不著急,上班前半個小時到公司,慢悠悠的吃早餐、泡杯茶,坐定後開始梳理當日的工作,制定當天的工作計畫,評估每件事情的難易度,設定完成時間,調整好心情,追條完成工作清單。

每天下班走的最早的是她,事情做得最多、最好的也是她。

主要發揮作用的是她的“慢”,她不急,專注完成一件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做完一件接著做另外一件。

同事,很快幾件事情交叉一起做,

整天看著都很忙,忙著在幾件事情中不停地切換,下班的時候,每件事情都完成了一半。

2、“慢”是鐵杵磨成針的苦功夫。

職場中,某一特定領域的拔尖,都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當下最火的新媒體運營、微信運營如是。

咪蒙的爆紅,做微信以前,

10年的記者從業經驗,文案功底深厚,她今天的成績都是10年的苦功夫中磨礪出來的。

相反的,當今職場的年輕人就浮躁多了,他們總喜歡一蹴而就,能一口吃出給胖子來,所以,各種速成課程:“一個月文案速成班”,“7天學會微信運營”,“一年年薪5萬變50萬的微信爆文總裁班”,都是急於求成的職場人的最愛。

3、“慢”積累之後,才能帶來“快”的量變。

職場上,像咪蒙一樣的人,也是在“慢”積累了10年之後,才迎來了“快”的爆發,收穫滿盆滿缽的粉絲,用得起月薪5萬的助理。

就算是馬雲,在創建阿裡巴巴之前,已經積累了6次創業失敗的經歷,才迎來阿裡巴巴的上市。

阿裡巴巴穩健發展起來之後,更多的機遇隨之到來,阿裡的路子越來越廣,到今天還有誰不知道阿裡巴巴,

不知道馬雲嗎?

職場上,看一個人是否有潛力,就看他是不是願意“慢”下來,沉心思考,願意吃苦下苦功夫,能熬過艱難的積累期。

你覺得,還有什麼特質是,一個人潛力的表現嗎?可以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