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科大立項“111計畫”!青島已有這三所地方高校入選這一國家級創新引智平臺!

在奔向“雙一流”大學的賽道上,

青島地方高校又一次跑在了前面!

最近,國家外專局正式公佈了2017年度地方高校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簡稱“111計畫”)立項名單,

全國21所地方高校獲批立項成為新建基地。

這其中,又出現了青島高校的身影!

由青島科技大學申報的

“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選。

加上去年入選的青島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已經有三所地方高校成功入選

國家級創新引智平臺建設計畫!

這意味著,這些青島高校離“雙一流”又近了一步!

"111計畫"是什麼?

青島入選的都是怎樣的高校和基地?

小創這就來為您解讀!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簡稱“111計畫”)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由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組織實施。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範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彙聚1000余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準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111計畫”是國家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計畫,是代表高校學科建設水準及國際科研合作水準的標誌性平臺,也是目前高校創新引智工作的國家級最高平臺。每一個“111計畫”引智基地的建設週期為5年,每年度支持經費不低於180萬元。

該項目原遴選範圍為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民委、國務院僑辦、中科院等所屬“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屬高校,2016年首次首次面向方高等院校開放,

有15所高校入選計畫, 其中,青島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入選這一批次的引智基地;兩年以來,全國共有32所(有四所高校兩次入選)入選“111計畫”,加上此次入選的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已經有三所地方高校入選,占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本年度新晉入選的

青島科技大學“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具有怎樣的科研實力!

青島科技大學

“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青島科技大學的“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為李志波教授,主要以學校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材料科學山東省一流學科和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學科平臺為依託,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學科發展前沿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重點圍繞多自由度、多尺度和多層次的複雜高分子體系和高分子表徵新技術以及功能高分子等方向開展理論及技術創新研究。

引智基地外方團隊由學校客座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Pierre Braunstein教授領銜,目前團隊彙聚了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工程系Timmothy J. Deming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Joona Bang教授等10余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10名國際頂尖專家。

雙方將通過引智和創新有機融合,產出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打造高水準的學科國際合作高地,引進和培養高端國際化人才,全面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提升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為我國橡膠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111計畫“面向全國地方高等院校開放,

而且經費不菲,勢必將促進

入選地方高校的人才引進工作,

一定程度上縮小與985高校等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青島另外兩所入選

該計畫的地方高校引智基地的具體情況!

青島大學

“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

青大申報的2016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由國家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合作基地主任、雜化材料研究院執行院長唐建國教授作為負責人,依託青大國家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合作基地,融合雜化材料研究院一體化運行。

計畫由石墨烯應用技術創新研究院和功能材料與工程研究所共同參加,彙聚了來自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白俄羅斯等4個國家的11位海外科學家。以青大外國專家“千人計畫”國家特聘專家巴菲奧教授為該創新引智基地外國專家團隊大師。

此次成功獲得“111計畫”立項,將有利於青大進一步提升國外引智,促進海外人才與國內科研骨幹隊伍的融合,全面提升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青島理工大學

“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青島理工大學申報的2016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由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趙鐵軍教授作為負責人,依託本校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學科、青島市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中心、青島市首批優秀創新團隊,山東省藍色經濟區工程建設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申報。

計畫彙聚了來自德國、瑞士、英國、香港等4個國家和地區的10位元海外科學家,以青島理工大學特聘專家Wittmann教授為該創新引智基地外國專家團隊大師。

本基地將通過與海外引智人員廣泛、深入、緊密合作,圍繞海洋環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基本理論、先進混凝土材料開發、新型混凝土結構體系、海洋環境混凝土腐蝕與防護等方面開展研究,實現多學科交叉,大幅度提升科學創新能力,建立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基地,為我國海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對於這些高校來說,入選“111計畫”,

是“雙一流”建設道路上的階段性成果!

面向未來,它們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小創看好你呦!

韓國高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Joona Bang教授等10余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10名國際頂尖專家。

雙方將通過引智和創新有機融合,產出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打造高水準的學科國際合作高地,引進和培養高端國際化人才,全面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提升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為我國橡膠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111計畫“面向全國地方高等院校開放,

而且經費不菲,勢必將促進

入選地方高校的人才引進工作,

一定程度上縮小與985高校等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青島另外兩所入選

該計畫的地方高校引智基地的具體情況!

青島大學

“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

青大申報的2016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由國家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合作基地主任、雜化材料研究院執行院長唐建國教授作為負責人,依託青大國家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合作基地,融合雜化材料研究院一體化運行。

計畫由石墨烯應用技術創新研究院和功能材料與工程研究所共同參加,彙聚了來自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白俄羅斯等4個國家的11位海外科學家。以青大外國專家“千人計畫”國家特聘專家巴菲奧教授為該創新引智基地外國專家團隊大師。

此次成功獲得“111計畫”立項,將有利於青大進一步提升國外引智,促進海外人才與國內科研骨幹隊伍的融合,全面提升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青島理工大學

“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青島理工大學申報的2016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由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趙鐵軍教授作為負責人,依託本校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學科、青島市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中心、青島市首批優秀創新團隊,山東省藍色經濟區工程建設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申報。

計畫彙聚了來自德國、瑞士、英國、香港等4個國家和地區的10位元海外科學家,以青島理工大學特聘專家Wittmann教授為該創新引智基地外國專家團隊大師。

本基地將通過與海外引智人員廣泛、深入、緊密合作,圍繞海洋環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基本理論、先進混凝土材料開發、新型混凝土結構體系、海洋環境混凝土腐蝕與防護等方面開展研究,實現多學科交叉,大幅度提升科學創新能力,建立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基地,為我國海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對於這些高校來說,入選“111計畫”,

是“雙一流”建設道路上的階段性成果!

面向未來,它們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小創看好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