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趙明內部信,你讀到了謙虛,我卻看到榮耀未來的樣子

近日在榮耀內部的年中工作總結會議上,榮耀總裁趙明發表了《忘掉成績,清零再出發》的講話,提醒榮耀人堅守底線,希望每個人都能沉下去,回歸初心,清零再出發。

很多人都說是趙明謙虛,

因為根據賽諾的資料,榮耀在2017年上半年銷量達到了2634.6萬台,銷售額高達366.03億元,已是國內互聯網手機的銷量銷售額雙冠軍。不過,我從趙明的這番講話中,卻看到了榮耀未來的樣子。

趙明在講話中,指出了互聯網手機制勝的關鍵,思維方式、組織架構、甚至是人際關係,都應該簡潔高效。

榮耀的運作模式堅持輕資產的互聯網模式,同時決策鏈體系也非常扁平。這極大地提升了榮耀的產品品質和運營效率。

手機行業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基於產品和效率的,在此基礎上,誰能夠拿出創新性的產品,誰能夠把行銷、銷售、管道運作得更加高效,誰才能夠贏得未來。

在產品上,榮耀完成了雙旗艦佈局,榮耀數位系列和V系列齊頭並進,全力衝擊中高端智慧手機市場,幫助榮耀掌握互聯網手機下半場的主動權。目前榮耀9與榮耀V9一起,分別主打科技潮品和大技術產品兩個維度,具有極強的競爭力。相較於其它互聯網手機品牌模糊不清的市場定位,甚至是單純的“性價比”策略,

榮耀打造屬於年輕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定位顯得格外清晰。

在行銷效率上,趙明認為“在行銷和零售領域,榮耀今年下半年一定要維持上半年的高效率,而不是去漫天撒錢,否則將跟榮耀的商業模式完全背離。能夠有創意地、高ROI地把錢花出去,

才是行銷的本事。”

據悉,榮耀在國內市場的行銷費用上不足總營收的3%,在整個互聯網手機甚至智慧手機行業中是比較低的。但榮耀更注重行銷效率,強調口碑行銷。此前,榮耀與熱播的大劇《歡樂頌2》合作,植入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眾所周知,在播出平臺僅以硬廣形式投放的話,行銷費用就是植入的若干倍。這就是榮耀高效率行銷的代表之一。

這與OV每年投入鉅資進行綜藝冠名,

邀請眾多明星代言的思路完全不同。小米也大力投入冠名了《奇葩說》、《中國有嘻哈》等節目,但是費用極高,這都會轉化為產品的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此外,趙明還對榮耀的管理架構進行了調性重申,應該“堅持創業精神,讓不同的聲音傳遞出來”。在業界看來,這不僅是互聯網手機行業的必備要素,也是所有企業發展的重要精神。自我批判才能不斷完善,不斷反思才會持續發展。

趙明叮囑說“我希望我們每一層主管,要敢於讓員工的聲音傳遞出來。各層主管不要讓你自己能力的邊界,成為組織能力的邊界,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你所帶領的團隊的局限”。

榮耀總裁趙明此番講話,不僅展現的是其謙遜的笨鳥精神,更讓業界看到了榮耀未來的樣子:忘掉成績,清零再出發。堅守自己的底線,並以此驅動行業朝著正軌發展。

以產品為本,行銷牽引,管道和零售致勝,強調效率優先,形成榮耀品牌獨特的互聯網式高效率運營,為互聯網手機下半場持續加速。

趙明講話所整理的榮耀通發內部信全文:

《忘掉成績,清零再出發》

親愛的榮耀小夥伴們:

你們好!今年上半年榮耀整體業績取得一定進步,銷售收入和貢獻利潤均同步增長。但相比較財務結果,更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是,從成立至今三年半時間,榮耀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品牌理念和定位——作為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為年輕人做手機,打造屬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榮耀一直堅持互聯網的輕資產模式,從未動搖。

在經營上的輕資產,是我們選擇的商業模式。這種輕資產,也體現在榮耀的文化和精神上。榮耀走到今天,我們秉承將華為文化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傳播年輕的正能量,打造簡單、開放、包容、誠信的文化氛圍。我們的運作非常簡單,我們的決策鏈體系非常扁平化。

過去總結:堅守底線,正視碰撞,重在堅持

在進入一個新產業時,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我們習慣於用既有的思維方式在思考,而不是還原它的本質。榮耀的成功在於,我們在一開始就把自己變成新產業的樣子,榮耀定位為互聯網手機品牌,早期按照互聯網手機方式運作,後面反向思考我們跟這些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和他人一樣,是不能超越對手的;這時我們從互聯網手機回到華為,思考如何去依託華為的體系和優勢,積累和構建對手無法企及的能力。華為有深厚的技術底蘊,有嚴格的品質標準,有非常自律的企業道德,這是我們的資產。因此,即便在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在我們被黑得最慘的時候,榮耀的行銷也只說事實,不允許過界,更不會去雇傭網路水軍。

也正因為有諸多的限制,反倒讓我們走得更加坦坦蕩蕩,因為我們知道底線在哪裡,而有一些友商在這方面走得太遠了。雖然我們在競爭當中也感覺到有一些束手束腳,但正因為我們堅守了原則,面對任何人,我們都可以理直氣壯。

榮耀是在壓力和不理解當中茁壯成長起來的,在華為大的架構中,新業務成長必然會面臨一些問題,這是固有的思維模式與新思想必然的碰撞。消費者BG是最寬容的組織,給了榮耀成長的土壤。我們要以一種合理的、正向的態度去看待我們面臨的問題。只有真正想清楚了,才能堅持下去,在忍受委屈的時候才能夠挺得住。如果壓力來了,幾個挑戰、幾個問題、幾個質疑,自己就沒了信心,那你又能走多遠?很多時候,不要去抱怨別人不理解,要看我們自己是否堅定,抱怨和自艾自憐都是弱者的行為。

榮耀走到今天,要感謝一直陪伴榮耀的兄弟部門,和一直堅持著夢想的榮耀小夥伴們,感謝公司和消費者BG對榮耀所有的寬容。

面對未來:空杯心態,產品為本;高效花好錢

面對上半年取得的成功,榮耀團隊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就像我在榮耀9發佈會上所說的,曾經的第一或者說上半年所有的成績,今天總結會之後,大家就要把它放下,清零。

不能說榮耀現在銷售額上來了、利潤改善了,就一切都是正確的,這種感覺在我們內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最近兄弟部門讚揚榮耀,我特別擔心我們自己會因此變得沾沾自喜。大家越誇讚榮耀,我心理負擔就越大,當兄弟部門都說要學習榮耀經驗的時候,我會非常惶恐,這是榮耀不能承受之重。

事實上,我們反觀自己,榮耀還有太多的事情沒做完、沒做好,甚至還沒想明白。我們很清楚榮耀的團隊構成是怎樣的,也很清楚我們線下的陣地還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如果因為上半年的進步,我們就變得牛氣哄哄,又怎麼還能夠和合作夥伴同甘苦、共患難?如果今天榮耀以一種成功感來看待自己,我們就可能重複2015年、2016年那些艱難的時刻。所以,我們一定要客觀認識自己,厘清未來的戰略目標。得意和驕縱,會讓我們變得盲目、浮躁,喪失鬥志。

榮耀以產品為本,行銷牽引,管道和零售致勝。榮耀強調效率優先,不管在銷售、行銷領域還是在研發方面,我們都要爭做華為體系內效率最高的團隊。在手機產業,未來的競爭其實是產品和效率之爭。看誰的產品做得真有特點,看行銷和零售的效率,做好了這些,才能抓住成功的機會。別看OPPO和vivo有20多萬人,但線上下4-6級市場高速發展的時候, OPPO和vivo反倒是效率最高的,它們基本上把那個市場獨佔了。當兩個品牌在4-6級市場能把70%~80%份額都拿下時,那所有的佈局都是合理的。榮耀過去幾個月成長過程中,線上增長總體平穩,線下的增長很快。從去年的3.8%到今年的7.3%,我們的線下市場份額翻了將近一番。但是,我們線下的人員,整個區域(國內)加起來也就二十多人,還不如其它手機廠商一個小型的代表處,這是高效率的體現,也是榮耀的優勢。

我們要反思:我們花錢的效率是不是比小米和OPPO、vivo高?現在,研發的兄弟姐妹已經在提升產品開發效率了。在行銷和零售領域,榮耀今年下半年一定要維持上半年的高效率,而不是去漫天撒錢,否則將跟榮耀的商業模式完全背離。能夠有創意地、高ROI地把錢花出去,才是行銷的本事。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我們花錢的效率都是偏低的,我們突然變得用大手筆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包括當時贊助了超級女聲。所以今年,我們在面臨相對好的形勢的時候,要更能夠沉下心來。榮耀一直自我定位為創業團隊,在面對一些小成績的時候,需要異常地謹慎。希望我們團隊的每一個部門在這個時候,真的能夠回歸初心。回歸初心,不該是一個簡單的陳詞濫調,它提醒我們,在關鍵時刻,大家要能沉得住氣。

駕馭成功:堅持創業精神,讓不同的聲音傳遞出來

榮耀出了一些成績,我們心中的草也長起來了,主管變得保守了,聽不得員工不同意見,這種苗頭最危險。

我一直強調,我辦公室的門敞開的時候,誰都可以進來。我提醒各位主管,千萬不能把榮耀這個團隊變得官僚主義盛行,那會讓我們喪失創業公司的基本精神。我當年來榮耀的時候,帶著運營商的腦袋,不懂手機也不懂互聯網。但大家並沒有嫌棄我,我們現在的各級主管和骨幹,有什麼理由去嫌棄我們各層的兄弟們?我們一定要構建一個非常簡潔高效的決策體系。前面我也講了,手機行業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基於產品和效率的,在此基礎上,誰能夠有創新性的產品,誰能夠把行銷、銷售、管道運作得更加高效,誰才能夠贏得未來。最關鍵在於,我們的思維方式、組織架構、甚至是人際關係,都應該簡潔高效。

我們有些主管畏懼和員工溝通,畏懼我們的員工跟上級溝通,這種畏懼其實很可笑。你只有敢於讓所有的問題暴露出來,才可能真正去解決問題。隨著心靈和精神狀態的修煉,我逐漸更加深刻理解什麼是自我批判,強者才真正敢於直面自我。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記住,自我批判不是走過場。誰在這方面能夠克服人性的軟弱,誰就可能成長得最快。

我希望我們每一層主管,要敢於讓員工的聲音傳遞出來。各層主管不要讓你自己能力的邊界,成為組織能力的邊界,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你所帶領的團隊的局限。

榮耀海外:重構模式,再造一個榮耀

榮耀海外在過去幾年走得不容易。國內是榮耀的主戰場,海外一開始是打側鋒的位置,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溝通、博弈、說服…,這個團隊真是百折不撓。

榮耀海外要有創業的心態,就是公司出錢,給了產品,給了一些資金,讓我們在這個國家創業,現在是時候要開始按照第二糧倉方式構建榮耀海外的業務了。

目前榮耀的增長主要依託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在榮耀的戰略佈局當中大約占**億美金規模(注:內部信沒有標明具體數位),這是根據目前榮耀的能力、效率和品牌定位預估的。如果還想再往上增長,除非我們的產品結構能升級。但我們不能忘記公司給榮耀品牌的定位——面向年輕人的互聯網科技品牌。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控制欲望,保持榮耀健康有序增長,否則風險會呈指數級上升。

如果中國市場進入穩定期,而未來每年海外增長有**億美金,那麼榮耀整體盤子規模就是**億美金,那就只有3~5%的年增長率。這顯然和榮耀的雄心是不匹配的。所以,未來海外要支撐起整個榮耀的快速增長,每年整體20~30%的複合增長率。榮耀海外要快速成長,要跟上中國市場的節奏,讓整個海外成為榮耀的第二個增長點,可以說,這是再造一個榮耀。

現在榮耀的海外業務,是一種嫁接式的發展,是嫁接在華為終端運作模式和組織架構上的,這其實跟榮耀品牌的商業模式不完全一樣。未來如何實現榮耀海外快速爆炸式增長,需要一定時間打基礎。所幸,中國市場在今明兩年都能夠支撐榮耀整體的增長,這也為榮耀海外的轉型提供了戰略時間視窗。

榮耀海外未來要按照輕資產方式運作,以利潤、效率、風險管控為優先原則,公司在全球市場上不可能重資產去投入兩個品牌。榮耀品牌要在人群定位、商業模式、運作模式上與華為品牌形成互補,除了平臺資源,客戶介面、媒體介面、品牌介面、使用者介面等都需要真正厘清。

對於海外,我對大家的要求是用一年時間做業務模式的轉型,打好基礎,要能夠解答:我未來要變成什麼樣?我要構建什麼樣的模式?我成長的路徑是什麼?我希望我們每個區域和國家的榮耀主管能夠切實地把這些問題從根本上想清楚,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要一點一點去夯實。這樣到了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海外才能夠快速發展。否則看上去我們今年有一個很好的銷售增長,有一個很好的收入,但是嫁接的基礎卻是脆弱的,當客戶戰略發生改變,我們將一夜回到解放前,變得一無所有。

榮耀海外要以獨立的品牌、榮耀模式發展運作,這是目前整個海外發展最核心的任務。我們的組織、品牌、商業模式,在當地國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所打造出來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麼?怎麼做到即使一個重要合作夥伴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傷到我們的根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海外要用一年的時間把榮耀模式徹底立起來。到2018年下半年,海外要以一種榮耀速度和榮耀成長的方式發展起來。

我們在向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彙報榮耀業務模式的時候,公司領導和消費者BG EMT都對榮耀最近的成績給予了肯定。的確,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的工作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榮耀的不足、挑戰和機遇。

兄弟姐妹們既然在這個產業中,在榮耀這個大家庭中,希望我們能夠齊心協力打造出中國最牛的手機操盤團隊,打造出讓我們倍感自豪的、面向年輕人的科技潮品,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沉下去,回歸初心,清零再出發。

謝謝大家!

不斷反思才會持續發展。

趙明叮囑說“我希望我們每一層主管,要敢於讓員工的聲音傳遞出來。各層主管不要讓你自己能力的邊界,成為組織能力的邊界,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你所帶領的團隊的局限”。

榮耀總裁趙明此番講話,不僅展現的是其謙遜的笨鳥精神,更讓業界看到了榮耀未來的樣子:忘掉成績,清零再出發。堅守自己的底線,並以此驅動行業朝著正軌發展。

以產品為本,行銷牽引,管道和零售致勝,強調效率優先,形成榮耀品牌獨特的互聯網式高效率運營,為互聯網手機下半場持續加速。

趙明講話所整理的榮耀通發內部信全文:

《忘掉成績,清零再出發》

親愛的榮耀小夥伴們:

你們好!今年上半年榮耀整體業績取得一定進步,銷售收入和貢獻利潤均同步增長。但相比較財務結果,更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是,從成立至今三年半時間,榮耀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品牌理念和定位——作為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為年輕人做手機,打造屬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榮耀一直堅持互聯網的輕資產模式,從未動搖。

在經營上的輕資產,是我們選擇的商業模式。這種輕資產,也體現在榮耀的文化和精神上。榮耀走到今天,我們秉承將華為文化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傳播年輕的正能量,打造簡單、開放、包容、誠信的文化氛圍。我們的運作非常簡單,我們的決策鏈體系非常扁平化。

過去總結:堅守底線,正視碰撞,重在堅持

在進入一個新產業時,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我們習慣於用既有的思維方式在思考,而不是還原它的本質。榮耀的成功在於,我們在一開始就把自己變成新產業的樣子,榮耀定位為互聯網手機品牌,早期按照互聯網手機方式運作,後面反向思考我們跟這些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和他人一樣,是不能超越對手的;這時我們從互聯網手機回到華為,思考如何去依託華為的體系和優勢,積累和構建對手無法企及的能力。華為有深厚的技術底蘊,有嚴格的品質標準,有非常自律的企業道德,這是我們的資產。因此,即便在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在我們被黑得最慘的時候,榮耀的行銷也只說事實,不允許過界,更不會去雇傭網路水軍。

也正因為有諸多的限制,反倒讓我們走得更加坦坦蕩蕩,因為我們知道底線在哪裡,而有一些友商在這方面走得太遠了。雖然我們在競爭當中也感覺到有一些束手束腳,但正因為我們堅守了原則,面對任何人,我們都可以理直氣壯。

榮耀是在壓力和不理解當中茁壯成長起來的,在華為大的架構中,新業務成長必然會面臨一些問題,這是固有的思維模式與新思想必然的碰撞。消費者BG是最寬容的組織,給了榮耀成長的土壤。我們要以一種合理的、正向的態度去看待我們面臨的問題。只有真正想清楚了,才能堅持下去,在忍受委屈的時候才能夠挺得住。如果壓力來了,幾個挑戰、幾個問題、幾個質疑,自己就沒了信心,那你又能走多遠?很多時候,不要去抱怨別人不理解,要看我們自己是否堅定,抱怨和自艾自憐都是弱者的行為。

榮耀走到今天,要感謝一直陪伴榮耀的兄弟部門,和一直堅持著夢想的榮耀小夥伴們,感謝公司和消費者BG對榮耀所有的寬容。

面對未來:空杯心態,產品為本;高效花好錢

面對上半年取得的成功,榮耀團隊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就像我在榮耀9發佈會上所說的,曾經的第一或者說上半年所有的成績,今天總結會之後,大家就要把它放下,清零。

不能說榮耀現在銷售額上來了、利潤改善了,就一切都是正確的,這種感覺在我們內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最近兄弟部門讚揚榮耀,我特別擔心我們自己會因此變得沾沾自喜。大家越誇讚榮耀,我心理負擔就越大,當兄弟部門都說要學習榮耀經驗的時候,我會非常惶恐,這是榮耀不能承受之重。

事實上,我們反觀自己,榮耀還有太多的事情沒做完、沒做好,甚至還沒想明白。我們很清楚榮耀的團隊構成是怎樣的,也很清楚我們線下的陣地還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如果因為上半年的進步,我們就變得牛氣哄哄,又怎麼還能夠和合作夥伴同甘苦、共患難?如果今天榮耀以一種成功感來看待自己,我們就可能重複2015年、2016年那些艱難的時刻。所以,我們一定要客觀認識自己,厘清未來的戰略目標。得意和驕縱,會讓我們變得盲目、浮躁,喪失鬥志。

榮耀以產品為本,行銷牽引,管道和零售致勝。榮耀強調效率優先,不管在銷售、行銷領域還是在研發方面,我們都要爭做華為體系內效率最高的團隊。在手機產業,未來的競爭其實是產品和效率之爭。看誰的產品做得真有特點,看行銷和零售的效率,做好了這些,才能抓住成功的機會。別看OPPO和vivo有20多萬人,但線上下4-6級市場高速發展的時候, OPPO和vivo反倒是效率最高的,它們基本上把那個市場獨佔了。當兩個品牌在4-6級市場能把70%~80%份額都拿下時,那所有的佈局都是合理的。榮耀過去幾個月成長過程中,線上增長總體平穩,線下的增長很快。從去年的3.8%到今年的7.3%,我們的線下市場份額翻了將近一番。但是,我們線下的人員,整個區域(國內)加起來也就二十多人,還不如其它手機廠商一個小型的代表處,這是高效率的體現,也是榮耀的優勢。

我們要反思:我們花錢的效率是不是比小米和OPPO、vivo高?現在,研發的兄弟姐妹已經在提升產品開發效率了。在行銷和零售領域,榮耀今年下半年一定要維持上半年的高效率,而不是去漫天撒錢,否則將跟榮耀的商業模式完全背離。能夠有創意地、高ROI地把錢花出去,才是行銷的本事。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我們花錢的效率都是偏低的,我們突然變得用大手筆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包括當時贊助了超級女聲。所以今年,我們在面臨相對好的形勢的時候,要更能夠沉下心來。榮耀一直自我定位為創業團隊,在面對一些小成績的時候,需要異常地謹慎。希望我們團隊的每一個部門在這個時候,真的能夠回歸初心。回歸初心,不該是一個簡單的陳詞濫調,它提醒我們,在關鍵時刻,大家要能沉得住氣。

駕馭成功:堅持創業精神,讓不同的聲音傳遞出來

榮耀出了一些成績,我們心中的草也長起來了,主管變得保守了,聽不得員工不同意見,這種苗頭最危險。

我一直強調,我辦公室的門敞開的時候,誰都可以進來。我提醒各位主管,千萬不能把榮耀這個團隊變得官僚主義盛行,那會讓我們喪失創業公司的基本精神。我當年來榮耀的時候,帶著運營商的腦袋,不懂手機也不懂互聯網。但大家並沒有嫌棄我,我們現在的各級主管和骨幹,有什麼理由去嫌棄我們各層的兄弟們?我們一定要構建一個非常簡潔高效的決策體系。前面我也講了,手機行業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基於產品和效率的,在此基礎上,誰能夠有創新性的產品,誰能夠把行銷、銷售、管道運作得更加高效,誰才能夠贏得未來。最關鍵在於,我們的思維方式、組織架構、甚至是人際關係,都應該簡潔高效。

我們有些主管畏懼和員工溝通,畏懼我們的員工跟上級溝通,這種畏懼其實很可笑。你只有敢於讓所有的問題暴露出來,才可能真正去解決問題。隨著心靈和精神狀態的修煉,我逐漸更加深刻理解什麼是自我批判,強者才真正敢於直面自我。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記住,自我批判不是走過場。誰在這方面能夠克服人性的軟弱,誰就可能成長得最快。

我希望我們每一層主管,要敢於讓員工的聲音傳遞出來。各層主管不要讓你自己能力的邊界,成為組織能力的邊界,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你所帶領的團隊的局限。

榮耀海外:重構模式,再造一個榮耀

榮耀海外在過去幾年走得不容易。國內是榮耀的主戰場,海外一開始是打側鋒的位置,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溝通、博弈、說服…,這個團隊真是百折不撓。

榮耀海外要有創業的心態,就是公司出錢,給了產品,給了一些資金,讓我們在這個國家創業,現在是時候要開始按照第二糧倉方式構建榮耀海外的業務了。

目前榮耀的增長主要依託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在榮耀的戰略佈局當中大約占**億美金規模(注:內部信沒有標明具體數位),這是根據目前榮耀的能力、效率和品牌定位預估的。如果還想再往上增長,除非我們的產品結構能升級。但我們不能忘記公司給榮耀品牌的定位——面向年輕人的互聯網科技品牌。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控制欲望,保持榮耀健康有序增長,否則風險會呈指數級上升。

如果中國市場進入穩定期,而未來每年海外增長有**億美金,那麼榮耀整體盤子規模就是**億美金,那就只有3~5%的年增長率。這顯然和榮耀的雄心是不匹配的。所以,未來海外要支撐起整個榮耀的快速增長,每年整體20~30%的複合增長率。榮耀海外要快速成長,要跟上中國市場的節奏,讓整個海外成為榮耀的第二個增長點,可以說,這是再造一個榮耀。

現在榮耀的海外業務,是一種嫁接式的發展,是嫁接在華為終端運作模式和組織架構上的,這其實跟榮耀品牌的商業模式不完全一樣。未來如何實現榮耀海外快速爆炸式增長,需要一定時間打基礎。所幸,中國市場在今明兩年都能夠支撐榮耀整體的增長,這也為榮耀海外的轉型提供了戰略時間視窗。

榮耀海外未來要按照輕資產方式運作,以利潤、效率、風險管控為優先原則,公司在全球市場上不可能重資產去投入兩個品牌。榮耀品牌要在人群定位、商業模式、運作模式上與華為品牌形成互補,除了平臺資源,客戶介面、媒體介面、品牌介面、使用者介面等都需要真正厘清。

對於海外,我對大家的要求是用一年時間做業務模式的轉型,打好基礎,要能夠解答:我未來要變成什麼樣?我要構建什麼樣的模式?我成長的路徑是什麼?我希望我們每個區域和國家的榮耀主管能夠切實地把這些問題從根本上想清楚,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要一點一點去夯實。這樣到了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海外才能夠快速發展。否則看上去我們今年有一個很好的銷售增長,有一個很好的收入,但是嫁接的基礎卻是脆弱的,當客戶戰略發生改變,我們將一夜回到解放前,變得一無所有。

榮耀海外要以獨立的品牌、榮耀模式發展運作,這是目前整個海外發展最核心的任務。我們的組織、品牌、商業模式,在當地國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所打造出來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麼?怎麼做到即使一個重要合作夥伴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傷到我們的根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海外要用一年的時間把榮耀模式徹底立起來。到2018年下半年,海外要以一種榮耀速度和榮耀成長的方式發展起來。

我們在向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彙報榮耀業務模式的時候,公司領導和消費者BG EMT都對榮耀最近的成績給予了肯定。的確,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的工作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榮耀的不足、挑戰和機遇。

兄弟姐妹們既然在這個產業中,在榮耀這個大家庭中,希望我們能夠齊心協力打造出中國最牛的手機操盤團隊,打造出讓我們倍感自豪的、面向年輕人的科技潮品,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沉下去,回歸初心,清零再出發。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