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讀西湖」她是人間最美四月天,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諧的輪廓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裡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

——《平郊建築雜錄》

今天的【解讀西湖】,就帶你走進我國第一位女建築師——林徽因。

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林徽因

作者:花港管理處 吳佳莉

她是東北大學“白山黑水”校徽的設計者

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改良並挽救了瀕臨失傳的景泰藍鑄造工藝

發現並證實了唐代木構建築遺存

……

林徽因

一個出生在1904年滿清王朝還在時的中國女孩,在少女時代就立下了“學建築”的志向。

她曾和她的美國同學說到:“我跟隨我的父親遊歷了歐洲。在旅行中,我第一次萌發了學習建築學的夢想。西方古典建築的輝煌壯麗激勵著我。”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說起林徽因在建築上的成就,就無法避免要和一個男人一起說,他就是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

在青年時期,兩人一同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學成歸國後,開始研究中國古代建築。

林徽因與梁思成

20世紀30—40年代,梁林夫婦走遍了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0多處中國古建築遺存。

佛光寺考察路上

1937年山西五臺山唐代佛光寺大殿的發現是夫婦兩人中國古建築調查的頂峰。

佛光寺大雄寶殿

在此之前,研究中國古建築的日本學者斷言中國已經沒有唐代木構建築的遺存,要瞭解唐代建築,需到日本去看,但梁林夫婦堅信“國內殿宇必有唐構”,此次發現,正好印證了他們的信念。

林徽因在考察

梁思成在《中國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一文中寫到↓↓↓

“我和我的妻子林徽因建築師以及幾位工作人員走進了佛光寺大門,這個“閣樓”裡住著成千上萬只蝙蝠,和靠蝙蝠為生的千百萬臭蟲。我們已經被咬得傷痕累累了。然而,這次發現的重要和意外收穫,卻成了我們搜尋古代建築時期中最愉快的時光。”

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寺內測繪

而正當佛光寺大殿的考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時,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他們不得不停止了進一步的研究。

林徽因在寺內測繪

戰火中,夫婦兩依舊沒有放棄他們共同的建築使命,堅持學術研究,在1943年,完成了我國第一本建築學方面的著書《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在前言中寫道“林徽因同志除了對宋、遼的文獻部分負責搜集資料並執筆外,全稿都經過她校閱補充。”

林徽因與寧公遇像

二戰即將結束時,林徽因受美軍邀請,在即將執行的日本奈良轟炸圖上為其標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跡位置,以免被炸。

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與1939年1月兩次險些於日軍的轟炸中喪命,三弟林恒在對日戰爭中陣亡,林徽因本人在逃難中永遠地失去了健康。

“戰爭是無情的,而建築是無罪的。”個人的愛恨在林徽因最愛的建築面前就顯得渺小了。

1942年林徽因在病床上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只有51年的人生。梁思成親自為妻子設計了墓碑。↓↓

墓碑上面寫著“這裡長眠著林徽因,她是建築師、詩人和母親”,墓碑上的石刻花圈採用了林徽因自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的浮雕圖案。

在林徽因誕辰100周年之際,美麗的西子湖畔佇立了這座林徽因紀念碑。

透過她的剪影和文字我們好像看到這位元民國才女正緩緩地像我們走來。

下期再會~

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寺內測繪

而正當佛光寺大殿的考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時,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他們不得不停止了進一步的研究。

林徽因在寺內測繪

戰火中,夫婦兩依舊沒有放棄他們共同的建築使命,堅持學術研究,在1943年,完成了我國第一本建築學方面的著書《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在前言中寫道“林徽因同志除了對宋、遼的文獻部分負責搜集資料並執筆外,全稿都經過她校閱補充。”

林徽因與寧公遇像

二戰即將結束時,林徽因受美軍邀請,在即將執行的日本奈良轟炸圖上為其標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跡位置,以免被炸。

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與1939年1月兩次險些於日軍的轟炸中喪命,三弟林恒在對日戰爭中陣亡,林徽因本人在逃難中永遠地失去了健康。

“戰爭是無情的,而建築是無罪的。”個人的愛恨在林徽因最愛的建築面前就顯得渺小了。

1942年林徽因在病床上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只有51年的人生。梁思成親自為妻子設計了墓碑。↓↓

墓碑上面寫著“這裡長眠著林徽因,她是建築師、詩人和母親”,墓碑上的石刻花圈採用了林徽因自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的浮雕圖案。

在林徽因誕辰100周年之際,美麗的西子湖畔佇立了這座林徽因紀念碑。

透過她的剪影和文字我們好像看到這位元民國才女正緩緩地像我們走來。

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