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若不是此皇帝挽狂瀾于既倒,大清早已崩塌

說到清朝的皇帝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康熙和乾隆,因為這兩人開創了清朝最繁華的時代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康乾盛世。再加上史官的大力記載和如今電視劇的宣傳,自然而然這兩位皇帝就成了人們最熟知的了,

可是296年的大清王朝歷經了12代皇帝,對大清來說最重要的皇帝都不是這兩人。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康熙是乾隆的爺爺,這中間也就隔著乾隆的爸爸雍正皇帝了,由於康熙乾隆的名氣太過強大,雍正往往被人們忽略了。

但正是他可以說是挽大清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拯救了大清。康熙駕崩之後,經過九子奪嫡雍正終於當上了皇帝,可是看似繁華的背後其實是一堆爛攤子,那時大清剛穩定依舊是內憂外患,許多改革一籌莫展,不過雍正和明朝的崇禎皇帝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自身能力也很強,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將大清的王朝穩定了下來。

其中有件事差點讓大清王朝崩塌,在康熙到雍正期間很多反清複明的組織依然存在,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天地會,紅花會等等,要不是雍正超強的治理能力可能大清就垮臺了,也就沒有後來那些敗家皇帝的事了。在“康乾盛世”的繁華階段,雍正皇帝可謂盡心盡力為乾隆留下了一個穩定的皇位,

可謂上對得起老頭下對得起兒子了。這樣的皇帝才是一個王朝百年不倒的真正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