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在大排檔吃的“田螺”安全嗎?它可能是致人死亡的

寄生蟲入侵腦部!!

治療半年被迫流產!!

今年二月底,

她在雲南旅行時,遇有店家售賣螺螄。當時她發現這種螺螄和平時吃的略有不同,大又脆。店家說是洱海田螺,她沒在意,就吃了4、5個,沒想到回去就發燒、腿疼、細菌感染,以為是自己過度勞累加之發現懷孕就沒有特別在意。

兩周後,她病情加重,家人送到醫院時高燒38度,不能站立、不能睡覺、睜不開眼,後來做腰椎穿刺抽腦脊液,發現顱內感染。檢驗報告顯示,她感染的是廣州管圓線蟲(福壽螺攜帶的寄生蟲)。

於是開始吃打蟲藥、打激素,之後為了治療,忍痛做了人流。

查閱大量資料後,她在北京接受了後續治療。在治病半年時間中,一共做了6次腰部穿刺、吃了十幾盒打蟲藥、紮了近300瓶水,而且因為用激素和藥物,臉和身材都已變形,

頭偶爾也會疼。

她希望借自己的痛苦經歷,告誡大家吃東西千萬要小心!

很多網友看後,留言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其中,有南方網友說,福壽螺以前被拿來喂鴨子。在餐飲市場,福壽螺不僅在雲南流行,多地也都曾售賣: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五行:用福壽螺冒充田螺實在可惡!我外婆老家的福壽螺都是用來喂鴨子的,

長在很髒的水塘水溝,去田裡破壞農作物。

@一個志向遠大的小獸醫:我是學獸醫的,專門講過寄生蟲這門課,老實說真的超級可怕,老師上課的ppt簡直都不敢看,上完課以後哪種田螺啥的完全不敢吃…

@此人無香是也:害怕,我小時候柳州特別流行吃福壽螺,因為便宜,我吃了不少,不過都是熟的燉的很久那種,幸好沒事,

小學吃過寶塔藥打出一大堆寄生蟲,自此再也不吃生的海鮮類,再好吃也不吃,我怕。

@鄭笑靨:座標北方,我們這裡七八年前有一個餐廳主推福壽螺,客流量超大,而且好多人選擇去那裡辦宴席,我感覺自己都去過七八次了,後來火了幾年之後出了事,好像是群體食物中毒(可能是和投稿一樣的症狀)。

@一罐脫脂奶粉:我們生物老師說過,會有店家把福壽螺當成田螺賣,但是福壽螺裡面有寄生蟲,

高溫也很難殺死,所以我從聽過開始就沒吃過,感謝我們老師

福壽螺究竟有多可怕?它和普通田螺,該如何區分?趕緊來看看↓↓

福壽螺:一隻含有的寄生蟲高達6000條以上

福壽螺,是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它的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

於1981年被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一隻福壽螺含有的寄生蟲高到6000條以上,曾引發多起人體感染寄生蟲致死的病例,目前已基本退出餐飲市場。

福壽螺VS田螺 如何區分?

由於福壽螺的成本不到田螺的一半,所以一些黑心商家在銷售時,會用福壽螺替代田螺。

那麼,福壽螺和田螺該如何區分?一圖看懂↓↓

左:田螺

右:福壽螺

看圖還是不夠清楚?那就記住下面這些要點,:

外殼顏色——

福壽螺的外殼顏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田螺則為青褐色;

錐尾——

福壽螺的椎尾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長而尖;

螺蓋——

福壽螺的螺蓋偏扁,田螺的螺蓋比較圓;

卵——

福壽螺的卵呈粉紅色,田螺的為透明色。

@博物雜誌 曾說,遇到福壽螺的卵,最好踩碎!也算是為保護環境出力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寄生于福壽螺的“廣州管圓線蟲”,在生吃時才會被感染,皮膚接觸沒有影響。所以,大家在吃所有種類的螺螄時,請一定一定要煮熟、煮透!!!!!謹防禍從口入!

這些食物也別生吃了!小心蟲從口入

於1981年被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一隻福壽螺含有的寄生蟲高到6000條以上,曾引發多起人體感染寄生蟲致死的病例,目前已基本退出餐飲市場。

福壽螺VS田螺 如何區分?

由於福壽螺的成本不到田螺的一半,所以一些黑心商家在銷售時,會用福壽螺替代田螺。

那麼,福壽螺和田螺該如何區分?一圖看懂↓↓

左:田螺

右:福壽螺

看圖還是不夠清楚?那就記住下面這些要點,:

外殼顏色——

福壽螺的外殼顏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田螺則為青褐色;

錐尾——

福壽螺的椎尾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長而尖;

螺蓋——

福壽螺的螺蓋偏扁,田螺的螺蓋比較圓;

卵——

福壽螺的卵呈粉紅色,田螺的為透明色。

@博物雜誌 曾說,遇到福壽螺的卵,最好踩碎!也算是為保護環境出力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寄生于福壽螺的“廣州管圓線蟲”,在生吃時才會被感染,皮膚接觸沒有影響。所以,大家在吃所有種類的螺螄時,請一定一定要煮熟、煮透!!!!!謹防禍從口入!

這些食物也別生吃了!小心蟲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