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航回應“乘客在機艙中暑”:輔助裝置製冷有限致機艙溫度高

8月1日,大連飛往深圳的深圳航空ZH9632航班,在乘客登機後數小時未起飛,一名女乘客在機艙內因中暑暈倒,機場地面救護人員上飛機進行救治。

8月4日,多名乘坐上述航班的乘客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

這班大連飛往深圳並經停揚州的航班,原定於8月1日15時10分從大連起飛,但乘客在16時許登機後航班仍遲遲未能起飛,乘客多次要求乘務人員打開空調,但乘務人員回應稱“空調已經開了,只有這麼大”,8月1日18時40分左右,一名女乘客中暑暈倒,隨後機場救護人員上機緊急救治。

“這時才打開空調,才明顯看到冷氣吹出來。”一位女乘客向澎湃新聞說道。

現場視頻截圖。

多位乘客還表示,在暈倒的女乘客身體好轉並重新上機後,空乘人員要求這位女乘客簽署免責協議,之後飛機才能起飛,飛機最終于當晚20時20分起飛,在揚州經停時又有延誤,直至8月2日淩晨2時40分左右才到達深圳,但深航解釋稱由於是航空管制沒有任何賠償。

對此,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醫務室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證實,8月1日18時40分,機場醫務室確實接到上述深航航班一位47歲女乘客暈倒的情況報告。

“胸悶大汗、乏力5分鐘,血壓95到140,熱射病,屬於中暑的情況。”上述大連機場醫務室工作人員表示,醫務人員對該乘客進行診治後,乘客身體好轉並繼續旅程。

此外,多段由乘客拍攝的反映當日該航班機艙情況的視頻也在社交平臺上引發關注,

視頻中,乘客向空乘人員抱怨晚點數小時,並有女乘客暈倒需要送醫,之後機艙內多名乘客就暈倒的女乘客需簽署免責協定與空乘人員爭執不下。

8月4日下午,深圳航空就此事向澎湃新聞進行書面回復,深航稱,該航班由APU(Auxiliary Power Unit輔助動力裝置,簡稱APU)提供電力和供氣。由於APU製冷功能有限,造成機艙內溫度較高。在地面等待期間,確有一名乘客身體不適。當班乘務組通知機場急救上機進行救助。

深航稱,乘務組交由旅客的並不是所謂的免責協議,而是《風險告知確認書》。該確認書是在機組認為旅客不適宜乘機,而旅客堅持乘機情況下,希望旅客簽署的。該責任書的目的是對旅客履行告知義務。

此外,深航還表示,“航路天氣不適航。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誤,我司確無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