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羅斯特種部隊——格魯烏(GRU)

“格魯烏”是俄羅斯軍事情報總局的簡稱。它與經過改組和受到公眾監督的克格勃有所不同,它並沒有因蘇聯的解體而受到影響。目前該局擁有24個訓練有素的特種突擊旅,人數總計約3萬人。

其主要任務是威懾和阻止突然襲擊,並對敵後進行打擊。主要基地設在俄羅斯梁贊州的丘奇科沃市。“格魯烏”特種部隊在蘇聯解體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近期它才剛剛被人們所瞭解。它是俄軍中除了“ 阿爾法”之外的一支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

格魯烏總部設在莫斯科市阿爾巴特街的蘇(俄)軍總參謀部內,代號是44388軍事部。總部內約有五千餘人,派到外國的諜報人員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計各類人約十萬人,每年經費預算為15億美元。格魯烏的人事權、對外間諜情報活動的計畫和安排等,都要受到克格勃的監督與控制。

該部機構設置分為部、局(直屬處)、處(室)、科四級建制。共22個局、2個院、所,10個處、室,1個直屬科。第一局為歐洲軍事戰略情報局。

第二到第四局是對其他地區進行秘密情報活動的軍事戰略情報局,第二局負責搜集北大西洋和東歐各國的戰略情報,第三局負責搜集美、英和中南美各國及英聯邦各國的戰略情報,第四局負責搜集從中東到亞洲各國的戰略情報。第五局是作戰情報局,負責軍事作戰方面的所有謀略破壞活動。第六局是電子情報局。主要進行電子情報活動。
第七到第十二局都是情報資料研究機構。此外還有特別行動局,主要進行對外顛覆破壞、暗殺、綁架、策反、心戰等活動;空間情報局,負責問諜衛星情報;外事局,又稱國防部外事局,負責蘇(俄)軍的外事活動,並從中進行間諜情報活動;訓練局,負責培訓間諜情報人員;行動技術局,負責所有諜報人員的技術裝備、設備;行政技術局,負責外匯和黃金等貴重物品;另外還有通信局、人事局等。

.

格魯烏戰功顯著

比較重要的直屬處有:直屬第一處,負責莫斯科地區的間諜情報活動;直屬第二處,負責在柏林地區的諜報活動;直屬第三處,負責在第三世界和恐怖組織中進行諜報活動;直屬第四處,負責在古巴對美國進行諜報活動;直屬第五處為政治處,

直屬第六處為財務處;直屬第七處為護照處,負責研究、偽造各國護照相各種票證;直屬第八處,負責文件的加密和解密;直屬第九處為當案處。

除此而外,格魯烏還掌握一支秘密的特種破壞部隊,領導各武裝部隊的情報部門,還有專供格魯烏挑選幹部的學校,如基輔的聯合軍事學院,伏龍芝學院也有一個系在訓練未來的偵察員,蘇聯駐外使館武官和航空公司駐外辦事處人員也由它派出。..

1979年12月27日,蘇軍特種部隊突襲了阿富汗的權力中心——阿明宮,打死阿富汗總統兼國防部長阿明,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從此爆發。蘇軍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這次突襲行動,而制訂作戰計畫的時間也不足3天。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是克格勃的“阿爾法”和“信號旗”快速反應部隊完成了這次突襲行動,它們在當時的名稱是“雷鳴”和“頂點”。其實,真正作為主攻部隊的是格魯烏(蘇軍總參偵察總局)的特種兵部隊,本文的主人公,蘇聯英雄瓦西裡·瓦西裡耶維奇·科列斯尼克少將就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官。

.

1979年格魯烏攻佔喀布爾後,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留影

戰前周密策劃

組建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

1979年5月2日,蘇軍總參偵察總局局長伊萬舒京大將把科列斯尼克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命令科列斯尼克組建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此時,科列斯尼克已經在格魯烏工作兩年多了,擔任特種兵偵察副局長職務,上校軍銜。此前,科列斯尼克一直在蘇聯中亞軍區服役,調離前擔任該軍區第15特種兵旅旅長。

第154特種兵分隊基本上是一個營的建制,兵員總額在520人左右,下設4個連和4個獨立排,分別是1個步兵戰車連、2個裝甲運輸車連、1個混成連(包括火箭筒排、火焰噴射器排和工兵排)、通信排、自行火炮排、汽車連和後勤保障排。

儘管沒有人告訴科列斯尼克組建這個分隊的目的,但是從人員編制和武器裝備來看,科列斯尼克能猜出這個獨立分隊將接受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最令人費解的是,偵察總局對該分隊人員的民族有特別要求,只能挑選烏茲別克族、土庫曼族和塔吉克族的官兵。人員選拔制度非常嚴格,士兵必須要求已服役時間在1年至1年半期間,必須訓練使用特種兵裝備,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必須是一流的。

總局允許科列斯尼克在蘇聯的兩個亞洲軍區(即中亞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所有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兵部隊裡挑選人員。1個半月之後,分隊組建完畢,每個連裡都配備了軍事外語學院的試習學員。直到後來科列斯尼克才明白,原來這三個民族的主要居住地都與阿富汗接壤,其中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會說阿富汗的普什圖語。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指揮官由哈爾巴耶夫少校擔任。

.合法進駐阿富汗

1979年11月19日至20日,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全體隊員和裝備物資搭乘安-12和安-22運輸機進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北部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隨後,分隊開始在巴格拉姆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部隊安置好後,科列斯尼克返回莫斯科。臨行前,科列斯尼克向全體隊員傳達了上級命令:他們將在指定的時間內進入喀布爾,攻佔阿明宮。阿明宮又名“塔什別克宮”,是阿富汗總統阿明發動武裝政變之後,在喀布爾郊外新建的一座住宅。

12月13日,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根據命令要求進入喀布爾,任務是加強對阿明宮的“警衛”工作。一周前,蘇聯曾通知阿明,稱蘇聯將“善待”他,並將於近日派遣一支極富山地作戰經驗的部隊到阿富汗。

16日,科列斯尼克乘飛機前往阿富汗,在飛機上,他遇到了和自己肩負同樣任務的德羅茲多夫將軍和科茲洛夫海軍中校。他們將分別指揮克格勃的“雷鳴”和“頂點”特種部隊。

提前發起進攻

1979年12月27日,突襲阿明宮的戰鬥提前打響,原因在於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的行動已經引起阿富汗人的懷疑,事後得知,科列斯尼克們提前行動是正確的,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當天19時20分,突襲行動正式開始。由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副營長薩哈托夫率領12名隊員已經乘坐“嘎斯”汽車提前5分鐘出發了。當他們經過阿富汗警衛旅第3營駐地時,這裡已經拉響了警報,所有阿富汗士兵已經攜帶槍支彈藥在營房前集合了,營長和其他指揮官就站在隊伍前面。

薩哈托夫當即立斷,命令汽車全速沖向敵人的指揮官。眨眼之間,第3營的指揮官就被軋在了“嘎斯”車的車輪下。薩哈托夫和隊員跳下車,佔據有利地形後,開始向阿富汗第3營射擊。

失去指揮官的阿富汗士兵變成一堆擁擠的人群,在2挺機槍和8支衝鋒槍的射擊下,200多名士兵頃刻間全被消滅。隨後,薩哈托夫又成功地搶奪了阿明宮後面的3輛坦克。

聽到薩哈托夫與敵人交火後,科列斯尼克立即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在噴火器的作用下,敵人第1營的官兵根本走不出營房。科列斯尼克們的2連、3連和空降兵連駕駛著步兵戰車開始封鎖敵人警衛旅的其他3個營,1連和克格勃快速反應部隊開始向阿明宮發起衝鋒。

.

喀布爾於同一日陷落

阿明宮建在一個小山岡上,比周圍高出60米左右,外面有堅固的圍牆。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1連和快反部隊乘坐步兵戰車沿著山路沖向阿明宮。

阿明宮的警衛連朝進攻的步兵戰車猛烈地射擊,沖在最前面的一輛被敵人擊中,裡面的士兵跳出來,借助雲梯開始向山頂攀登。後面的步兵戰車推開前面著火的第一輛戰車,繼續向前攻擊。

進攻開始20分鐘後,9輛戰車開上了阿明宮門前的平地上。炸開門後,科列斯尼克的部隊沖進了阿明宮,在裡面同阿明的私人警衛連開始了激烈槍戰。20分鐘後,阿明宮被全部佔領。

戰鬥結束後,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一個副營長找到了阿明的屍體,將其埋葬在一個戰壕裡。據說阿明是被克格勃快反部隊打死的。

在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突襲阿明宮的時候,克格勃的一部分快反部隊佔領了阿富汗總參大樓,通信樞紐部,內務部等重要部門。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還扣押了阿明的家人和阿富汗的政要人員,於是整個喀布爾已經落入蘇軍的手中。

“格魯烏”特種部隊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國防部長朱可夫元帥向蘇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議,在邊防軍區建立特種情報顛覆部隊,一旦發生戰爭或戰前危機,該部隊可以潛入敵後進行破壞活動。成立初期,該部隊的服裝千奇百怪,起初著摩托化步兵服裝,後著飛行員和通信兵服裝,最後才正式改穿特種兵服裝。1979年針對阿富汗的緊張局勢,蘇軍總參謀部決定成立土庫曼軍區特種部隊。此部隊成員都是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他們都會說阿富汗當地語言。這支部隊成立後便被派往阿富汗戰場,同俄“阿爾法”特種部隊一起攻打阿富汗總統阿明的總統府,並於1979年8月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進行敵後破壞活動。由於阿富汗遊擊隊對侵阿蘇軍構成重大的威脅,1985年蘇軍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決定向阿富汗增派兩支約6000人的特種部隊。在蘇阿這場戰爭中,“格魯烏”特種部隊共損失191人,而消滅了5000多名阿富汗聖戰者。他們繳獲的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師。在蘇軍宣佈從阿富汗撤軍後,它是最後一支撤出的部隊。

“格魯烏”特種部隊的軍人挑選是十分嚴格的。在進入這支部隊前,每位軍人都必須經過特種訓練。該部的訓練十分艱苦。特種兵們必須學會各種技能,如單獨炸毀列車、導彈發射井,幾分鐘內在敵方燃料庫布好地雷,能製作炸藥、跳傘、徒手搏鬥、招募間諜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生存。訓練時,教官們通常將一名特種兵派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給他60發子彈和一天的糧食,讓他在那裡利用 10天的時間完成交給的任務,以此來鍛煉隊員在艱苦的環境下生存的能力。

“格魯烏”特種部隊的武器和裝備也與眾不同。隊員們除配備一把手槍外,還有一枝特製的無聲衝鋒槍。這種衝鋒槍發射9毫米口徑的子彈,可穿透任何防彈背心。另外隊員們還配備無聲手槍、爆破裝置、無線電發報機和火箭筒等。每個士兵還都備有一把尖刀。刀子可砍、削、切,也能割斷粗鐵絲。而報務員攜帶一部特製的發報機,其重量約為12公斤,發射半徑為3000公里。.

普京視察GRU總部

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在車臣

特種部隊陣亡官兵紀念碑

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在阿富汗

普京視察GRU總部

蘇軍入侵阿富汗前的阿富汗總統阿明(左一)

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阿富汗

..

1979年12月27日,蘇軍特種部隊突襲了阿富汗的權力中心——阿明宮,打死阿富汗總統兼國防部長阿明,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從此爆發。蘇軍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這次突襲行動,而制訂作戰計畫的時間也不足3天。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是克格勃的“阿爾法”和“信號旗”快速反應部隊完成了這次突襲行動,它們在當時的名稱是“雷鳴”和“頂點”。其實,真正作為主攻部隊的是格魯烏(蘇軍總參偵察總局)的特種兵部隊,本文的主人公,蘇聯英雄瓦西裡·瓦西裡耶維奇·科列斯尼克少將就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官。

.

1979年格魯烏攻佔喀布爾後,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留影

戰前周密策劃

組建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

1979年5月2日,蘇軍總參偵察總局局長伊萬舒京大將把科列斯尼克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命令科列斯尼克組建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此時,科列斯尼克已經在格魯烏工作兩年多了,擔任特種兵偵察副局長職務,上校軍銜。此前,科列斯尼克一直在蘇聯中亞軍區服役,調離前擔任該軍區第15特種兵旅旅長。

第154特種兵分隊基本上是一個營的建制,兵員總額在520人左右,下設4個連和4個獨立排,分別是1個步兵戰車連、2個裝甲運輸車連、1個混成連(包括火箭筒排、火焰噴射器排和工兵排)、通信排、自行火炮排、汽車連和後勤保障排。

儘管沒有人告訴科列斯尼克組建這個分隊的目的,但是從人員編制和武器裝備來看,科列斯尼克能猜出這個獨立分隊將接受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最令人費解的是,偵察總局對該分隊人員的民族有特別要求,只能挑選烏茲別克族、土庫曼族和塔吉克族的官兵。人員選拔制度非常嚴格,士兵必須要求已服役時間在1年至1年半期間,必須訓練使用特種兵裝備,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必須是一流的。

總局允許科列斯尼克在蘇聯的兩個亞洲軍區(即中亞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所有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兵部隊裡挑選人員。1個半月之後,分隊組建完畢,每個連裡都配備了軍事外語學院的試習學員。直到後來科列斯尼克才明白,原來這三個民族的主要居住地都與阿富汗接壤,其中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會說阿富汗的普什圖語。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指揮官由哈爾巴耶夫少校擔任。

.合法進駐阿富汗

1979年11月19日至20日,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全體隊員和裝備物資搭乘安-12和安-22運輸機進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北部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隨後,分隊開始在巴格拉姆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部隊安置好後,科列斯尼克返回莫斯科。臨行前,科列斯尼克向全體隊員傳達了上級命令:他們將在指定的時間內進入喀布爾,攻佔阿明宮。阿明宮又名“塔什別克宮”,是阿富汗總統阿明發動武裝政變之後,在喀布爾郊外新建的一座住宅。

12月13日,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根據命令要求進入喀布爾,任務是加強對阿明宮的“警衛”工作。一周前,蘇聯曾通知阿明,稱蘇聯將“善待”他,並將於近日派遣一支極富山地作戰經驗的部隊到阿富汗。

16日,科列斯尼克乘飛機前往阿富汗,在飛機上,他遇到了和自己肩負同樣任務的德羅茲多夫將軍和科茲洛夫海軍中校。他們將分別指揮克格勃的“雷鳴”和“頂點”特種部隊。

提前發起進攻

1979年12月27日,突襲阿明宮的戰鬥提前打響,原因在於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的行動已經引起阿富汗人的懷疑,事後得知,科列斯尼克們提前行動是正確的,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當天19時20分,突襲行動正式開始。由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副營長薩哈托夫率領12名隊員已經乘坐“嘎斯”汽車提前5分鐘出發了。當他們經過阿富汗警衛旅第3營駐地時,這裡已經拉響了警報,所有阿富汗士兵已經攜帶槍支彈藥在營房前集合了,營長和其他指揮官就站在隊伍前面。

薩哈托夫當即立斷,命令汽車全速沖向敵人的指揮官。眨眼之間,第3營的指揮官就被軋在了“嘎斯”車的車輪下。薩哈托夫和隊員跳下車,佔據有利地形後,開始向阿富汗第3營射擊。

失去指揮官的阿富汗士兵變成一堆擁擠的人群,在2挺機槍和8支衝鋒槍的射擊下,200多名士兵頃刻間全被消滅。隨後,薩哈托夫又成功地搶奪了阿明宮後面的3輛坦克。

聽到薩哈托夫與敵人交火後,科列斯尼克立即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在噴火器的作用下,敵人第1營的官兵根本走不出營房。科列斯尼克們的2連、3連和空降兵連駕駛著步兵戰車開始封鎖敵人警衛旅的其他3個營,1連和克格勃快速反應部隊開始向阿明宮發起衝鋒。

.

喀布爾於同一日陷落

阿明宮建在一個小山岡上,比周圍高出60米左右,外面有堅固的圍牆。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1連和快反部隊乘坐步兵戰車沿著山路沖向阿明宮。

阿明宮的警衛連朝進攻的步兵戰車猛烈地射擊,沖在最前面的一輛被敵人擊中,裡面的士兵跳出來,借助雲梯開始向山頂攀登。後面的步兵戰車推開前面著火的第一輛戰車,繼續向前攻擊。

進攻開始20分鐘後,9輛戰車開上了阿明宮門前的平地上。炸開門後,科列斯尼克的部隊沖進了阿明宮,在裡面同阿明的私人警衛連開始了激烈槍戰。20分鐘後,阿明宮被全部佔領。

戰鬥結束後,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一個副營長找到了阿明的屍體,將其埋葬在一個戰壕裡。據說阿明是被克格勃快反部隊打死的。

在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突襲阿明宮的時候,克格勃的一部分快反部隊佔領了阿富汗總參大樓,通信樞紐部,內務部等重要部門。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還扣押了阿明的家人和阿富汗的政要人員,於是整個喀布爾已經落入蘇軍的手中。

“格魯烏”特種部隊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國防部長朱可夫元帥向蘇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議,在邊防軍區建立特種情報顛覆部隊,一旦發生戰爭或戰前危機,該部隊可以潛入敵後進行破壞活動。成立初期,該部隊的服裝千奇百怪,起初著摩托化步兵服裝,後著飛行員和通信兵服裝,最後才正式改穿特種兵服裝。1979年針對阿富汗的緊張局勢,蘇軍總參謀部決定成立土庫曼軍區特種部隊。此部隊成員都是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他們都會說阿富汗當地語言。這支部隊成立後便被派往阿富汗戰場,同俄“阿爾法”特種部隊一起攻打阿富汗總統阿明的總統府,並於1979年8月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進行敵後破壞活動。由於阿富汗遊擊隊對侵阿蘇軍構成重大的威脅,1985年蘇軍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決定向阿富汗增派兩支約6000人的特種部隊。在蘇阿這場戰爭中,“格魯烏”特種部隊共損失191人,而消滅了5000多名阿富汗聖戰者。他們繳獲的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師。在蘇軍宣佈從阿富汗撤軍後,它是最後一支撤出的部隊。

“格魯烏”特種部隊的軍人挑選是十分嚴格的。在進入這支部隊前,每位軍人都必須經過特種訓練。該部的訓練十分艱苦。特種兵們必須學會各種技能,如單獨炸毀列車、導彈發射井,幾分鐘內在敵方燃料庫布好地雷,能製作炸藥、跳傘、徒手搏鬥、招募間諜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生存。訓練時,教官們通常將一名特種兵派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給他60發子彈和一天的糧食,讓他在那裡利用 10天的時間完成交給的任務,以此來鍛煉隊員在艱苦的環境下生存的能力。

“格魯烏”特種部隊的武器和裝備也與眾不同。隊員們除配備一把手槍外,還有一枝特製的無聲衝鋒槍。這種衝鋒槍發射9毫米口徑的子彈,可穿透任何防彈背心。另外隊員們還配備無聲手槍、爆破裝置、無線電發報機和火箭筒等。每個士兵還都備有一把尖刀。刀子可砍、削、切,也能割斷粗鐵絲。而報務員攜帶一部特製的發報機,其重量約為12公斤,發射半徑為3000公里。.

普京視察GRU總部

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在車臣

特種部隊陣亡官兵紀念碑

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在阿富汗

普京視察GRU總部

蘇軍入侵阿富汗前的阿富汗總統阿明(左一)

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