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鹽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高?

我們在電視上經常會聽到這樣兩個概念:

“官鹽”和“私鹽”

老百姓常常因為買不起官鹽

市場上暗中常有私鹽銷售

為什麼古時候統治者會對鹽進行壟斷呢?

為什麼只有國企也能銷售鹽 私企卻不行呢?

無論什麼時候 鹽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

不管是從生理還是飲食上 鹽都不可或缺

鹽中的鈉離子是人體必需的元素

所以我們生病了護士姐姐會給我們掛鹽水

在沒有冰箱的古代

用鹽醃制食物是延長食物保質期的常用方式

食物再多但保存不住也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人們寧願用一部分食物來換取食鹽

對於商人來說

用鹽保持了食物的保質期

就可以進行更遠距離的貿易

在中國古代的貿易中

除了我們熟知的茶葉、瓷器、絲綢等

鹽也是很重要的一種貿易商品

而我們平常攝入鹽的途徑是有限的

唯一獲得大量鹽的途徑就是海

注意了!

見證奇跡的時刻就要到了!

請大聲告訴我: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是誰?

齊!桓!公!

很好!

我們再來看看齊國的地理位置:

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

齊國地理位置靠海

絕對比中原其他內陸國家擁有更多的鹽

鹽多了 貿易自然繁榮了

發達的貿易必然就是巨大財富的保證

強大的財力支持

必然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主要元素之一

我們熟知的成語“摩肩接踵”

反映的就是齊國國都臨淄的繁榮景象

想想齊桓公幫助燕國抵禦山戎

又幫助被狄夷滅了的衛國重新建國

這又是送土地 又是支援物資

還要幫助其他小弟解決各種的麻煩事

如果沒有強大的財力作為支撐

這“老大”豈是這麼好當的?

事實上當時管仲確實提出了相應的政策

相比于民間開發 官府徵稅來說

由官府壟斷售賣會降低人民的被剝削感

此外再將鹽販賣到內陸缺鹽的國家

借這魚鹽之利解決了人類的剛需

國庫何愁不充盈?

當商品處在寡頭壟斷的狀態下時

其價格和數量的變化

消費者幾乎是沒有什麼可控力的

朝廷的一再限制產量提高價格

使得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所以鹽的私自販賣是必然的結果

唐末的起義領袖黃巢和王仙芝就是鹽販

直到明清時期國家依然把控著鹽的產銷

只是後來有了一些政府特許的鹽商

大大緩和了社會矛盾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當商品處在寡頭壟斷的狀態下時

其價格和數量的變化

消費者幾乎是沒有什麼可控力的

朝廷的一再限制產量提高價格

使得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所以鹽的私自販賣是必然的結果

唐末的起義領袖黃巢和王仙芝就是鹽販

直到明清時期國家依然把控著鹽的產銷

只是後來有了一些政府特許的鹽商

大大緩和了社會矛盾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