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白最熟悉最經典的一首詩,百讀不厭!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愛好飲酒作詩。他一生寫了大量詩作,僅流傳至今的就有千首左右。其中最被我們熟悉,最經典的一首詩,

當屬他的《靜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從小我們就熟知的詩,是李白在西元726年於揚州旅舍所作,當時他26歲。他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抬頭看到天空的一輪明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隨手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可以說是中外皆知的佳作《靜夜思》。

李白的這首詩沒有過多的辭藻修飾,沒有什麼新穎的想像,有的只是單純的遠客思鄉之情,通過簡單的語句敘述出來。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簡單平凡,還能做到深入人心,便足以見證詩人的文學功力。

從疑到舉頭,再到低頭,雖是簡單的動作,但想必李白當時內心的活動,肯定是豐富多彩的。這一幅月夜思鄉圖,抒發了詩人在寂靜的夜裡,看著明月思念家鄉的感受。

我們再來看當時的李白,26歲,作客他鄉,和我們現在剛大學畢業,工作沒兩年的人一樣。想必在外漂泊的你,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吧。

白天在鋼筋水泥鑄就的城市裡奔波,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你是否也和那時的李白一樣,難免思鄉的情緒湧上心頭呢?更何況還是在明月如霜的秋夜!

小時候我們還都在父母的身邊,那時候讀李白這首詩的感受,僅僅只是朗朗上口罷了。到如今我們已經遠在他鄉,再來讀此詩,你會有什麼感受呢?歡迎留言分享。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