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豆瓣4.3被全民diss慘了的《三生三世》,為什麼首日票房大爆1.7億?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可能正在書寫又一個國產大片口碑撲街票房大賣的經典故事。

口碑,看起來三生三世也補不回來了,豆瓣4.3,就是觀眾對這部暑期檔最受期待IP大片最直接的評價。

票房卻是另一個故事,影片上映首日票房已經1.7億——今年以來在工作日開畫首日票房過億的影片,在這之前,就只有《戰狼2》。

將《三生》與《戰狼2》這部年度大片比較並不公平,可是即使與同類影片《悟空傳》比,它也缺少又硬又燃的特效,而與電視版相比,明星的演技又在線民中得到了這樣的評論——“看完劉亦菲演的白淺,確定楊冪還是有演技的”。

許多觀眾看完的感覺就是:diss無力。

想為情懷埋單,卻發現情懷被注水。想為偶像埋單,結果劉亦菲和楊洋談了一場史上最尷尬的戀愛。那麼這首日1.7億票房背後的觀眾,到底是在為什麼埋單呢?

從商業上說,這應該是一部直接面對粉絲賺快錢的粉絲電影,首先是書粉,還有為劉亦菲和楊洋而生的粉絲,對於後者那些不關注,或者說不在乎劇情、只想舔屏的觀眾來說,只要銀幕上有一個明媚的盛世美顏可以吸引他們,

這樣的電影,基本已經完成了任務。

可是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一部看到最後依然看不懂墨淵和夜華是不是同一個人的電影,並沒有完成電影的基本任務:講明白一個故事。

這部年度IP大片因此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影片為什麼會口碑撲街?二是被全民diss的影片,

為什麼票房還能這麼火?

看一部被全民diss的超大型mtv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必須要說,沒看過原著或者電視劇的普通觀眾都很難給電影打call了,因為基本不太可能看懂。

故事,依然是這部超級大片最大的bug。

電影明智地砍去了原著中其他人物線,只保留了主角夜華與白淺這一條主線,問題是就這一條主線,也沒有將故事講清楚。與電視劇從第一世開始講起、順時間而下的敘事不同,

電影敘事是從“第三世”出發,逆流而上,穿插著白淺找回的“第二世”凡人時與天族太子夜華相戀的記憶。

這種大篇幅的倒敘,令電影大部分時間被拍成了一部《記憶大師》,這件事就不說了,最大的問題是敘事時間線的模糊。儘管影片一直迴圈在無盡的回憶中,但觀眾根本無法搞清楚白淺與夜華經歷的“三世”到底是怎麼回事。白淺時不時與被冰封的師父對話,更是很容易讓觀眾驚歎,是發生什麼了嗎?

這個鍋當然不能完全由電影來背,對於一部100分鐘的電影來說,一部30萬字、結構複雜、人物眾多、格局宏大的原著顯然是太難承受了,可最大的問題還是導演的敘事。

本來三生三世前世今生的關係就是很複雜,電視劇用了漫長的鋪陳才把故事交代清楚,而電影卻是用走馬燈的拍法拍出來,結果是令觀眾陷入一個又一個角色名字和東皇鐘這樣的玄幻名詞中難以自拔,最後只能一臉懵逼地走出影院。

但敘事的問題其實對於一部玄幻大片來說未必是最大的麻煩,《三生三世》給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特效不如預期。

當然,這也是最要命的。

一部以特效作為賣點的電影,找來了兩位元奧斯卡級攝影為視覺效果扛鼎,事先又將宣傳重點放在了酷炫特效上,但實際效果卻馬馬虎虎,這真是要了親命了。

《三生三世》在特效製作上,其實是用了不少心思的,由於是在對原著裡天界、東皇鐘那些魅麗場景的還原上,單挑出來看,靜態圖還是很唯美的,也體現出了趙小丁和另一位元奧斯卡級攝影的視覺審美,但是角色一打起來就露餡了。

更大的問題是違和感。就像一部喜劇,裡面埋了很多梗,也有各種用心,但是,梗是埋下去了,包袱卻抖不太響,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包袱都是西式的。

《三生三世》的視效設計實際上是重複了《封神傳奇》的錯誤,就是太過西化了,卻沒有拍出一個東方神話的視覺體系。可如果要看西式魔幻場景,觀眾看《指環王》就夠了,為什麼看《三生三世》呢?

總體來說,影片是作為一部超大型mtv被diss了,可即使是作為一部超大型mtv,影片還是不夠精美。當然,影片還有兩張最大的王牌,可問題是這兩張王牌,似乎也砸了。

劉亦菲楊洋的顏為什麼也救不了電影?

首先必須要肯定的,劉亦菲楊洋在影片中的顏值實在是沒有任何問題,尤其是劉亦菲,美得都快讓人忽略她在影片中的演技了。

可觀眾最終還是沒法忽略他們的演技。

如果說劉亦菲和樣洋不適合演古裝,那顯然是胡說。但是,這部電影明顯不適合這兩個人,或者說,兩個人太不適合演愛了三生三世的情侶了。

很多人說有姐弟戀的感覺,實際上原著不僅是姐弟戀,簡直就是母子戀,年齡感本來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兩個人完全沒有談戀愛的感覺,別說三生三世,看電影裡樣洋尬撩的樣子,感覺兩個人這輩子都過不下去。

當然演技的問題也不得不說,電視劇中,趙又廷版本的夜華雖然不算真的有“整容般的演技”,但幾場重頭戲的發揮,真的是非常突出的,這種關鍵時刻的爆發,實際上可以讓觀眾忽略其它平庸的部分。

可惜楊洋版夜華最大的問題,就是幾場關鍵戲的情緒處理上,無論是不能告訴白淺前世遭遇的隱忍,還是最終訣別的悲涼,都完全無法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曠世深情。

至於劉亦菲的表演,與其說她這麼久演技都沒進步,不如說這個角色根本就適合她。為什麼劉亦菲至今最好的角色還是神仙姐姐呢?因為神仙姐姐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原本白淺上神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可是別忘了,這是一個跨越三生三世的角色,對於角色的變臉演技有著很高的要求,那麼為什麼要讓演技層次感一向不足的劉亦菲飾演白淺呢?

當然主角演技不線上,其實還是可以挽救的,劉亦菲樣洋負責美,配角把演技補回來就是了。這部電影的問題是,不僅主角的演技不線上,配角的演技也相當尷尬。

無論是羅晉過度邪魅的折顏,還是嚴屹寬狂放不羈的鬼帝,或者是從頭到尾聲嘶力竭的玄女,所有演員的演出,表情、動作與臺詞,都透著一股顯而易見的浮誇。

當一部電影每個演員的表演都令觀眾感到浮誇的時候,就算是劉亦菲樣洋的盛世美顏,也救不了這部電影的演技了。

口碑撲街的《三生三世》票房為什麼能火?

當然以上說的所有這一切,都沒有影響《三生三世》成為又一部票房大片。

《三生三世》就是那種沒有任何理由不賣座的電影:有著萬眾期待的強IP,有盛世美顏的顏值明星,有傳說中狂拽酷炫的特效,有名號響亮的製作班底,有鋪天蓋地的宣傳,除了給觀眾拍出一部好電影,影片的賣座元素幾乎是應有盡有。

結果就像去年暑期檔的《封神傳奇》一樣,影片看似宏大華麗,實則空洞孱弱。

可是為什麼影片還能斬獲這麼高的票房呢?因為《三生三世.》就是最經典的粉絲電影。。

相對其它類型影片來說,影片口碑對粉絲電影的影響是最小的,而強IP和明星的商業價值,在這類電影中往往能發揮到最佳。

甚至對於某些觀眾來說,影片拍成怎樣根本不重要,因為他們去影院與其說是看電影,不如說是為小說或者楊洋應援。

影片聲勢浩大的宣傳也對影片的前期票房起到了最大的助力,可是所有的票補和前期宣傳的推力都是有限的,它能讓影片成為一場盛事,可是任何影片的上映都是水落石出的過程,影片能不能頂住口碑撲街讓票房逆流而上,桃花落盡的時候,才能知道。

弱口碑的《三生》贏下高票房,並不全是值得慶祝的事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到底該怎樣看待《三生三世》式的票房成功?

從市場回暖的意義上說,這樣的票房成功當然是需要的,整個上半年的影市都陷入一片低迷中,直到《戰狼2》的出現,才重新將影市點燃,影市亟需新的賣座大片,去延續市場的氣勢。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爆款”電影多了,即使它們成了年度票房的主力貢獻者,也吸引了足夠的觀眾進入影院,但對市場的貢獻力仍是薄弱的——這些所謂”現象級”的影片撐住了一個好看的數字,可這種票房大爆發對於市場的良性發展來說,可能就不見得是好事情。

你可能覺得我的想法過於悲觀,有貶低《三生三世》的嫌疑。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任何電影都理應在市場上獲得合理的回報,但在這種瘋長似的票房中,我們更需要保持更冷靜的態度,看待那些被“好看”的數字表像掩蓋了的一些容易忽略的隱憂——

那就是普通觀眾在被盛大的宣傳吸引進影院,又看過這樣的大片之後,可能對未來的國產大片,更加警惕。

應該說,《三生三世》是一部高顏值的國產大片,這種高顏值不僅體現在劉亦菲樣洋的顏上,同樣體現在影片被包裝出的“高顏值“上,但再華麗的外觀,也掩飾不住影片內在的虛弱。

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被全民diss的《三生三世》票房還這麼火?因為總有觀眾為之埋單。而只要還有觀眾為之埋單,類似的電影,就可能會被國產電影的IP大片生產線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問題在於,觀眾是在不斷成長的,《三生三世》這樣的高顏值大片,真的可以賣座直到三生三世嗎?

桃花再豔,總會開到荼蘼。在當下的華語電影環境中,顏值之外,還要有態度,這是對觀眾的基本尊重,也是對電影應有的尊重。這一點,中國電影等不了三生三世,這一生一世,就必須要做到。

但觀眾根本無法搞清楚白淺與夜華經歷的“三世”到底是怎麼回事。白淺時不時與被冰封的師父對話,更是很容易讓觀眾驚歎,是發生什麼了嗎?

這個鍋當然不能完全由電影來背,對於一部100分鐘的電影來說,一部30萬字、結構複雜、人物眾多、格局宏大的原著顯然是太難承受了,可最大的問題還是導演的敘事。

本來三生三世前世今生的關係就是很複雜,電視劇用了漫長的鋪陳才把故事交代清楚,而電影卻是用走馬燈的拍法拍出來,結果是令觀眾陷入一個又一個角色名字和東皇鐘這樣的玄幻名詞中難以自拔,最後只能一臉懵逼地走出影院。

但敘事的問題其實對於一部玄幻大片來說未必是最大的麻煩,《三生三世》給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特效不如預期。

當然,這也是最要命的。

一部以特效作為賣點的電影,找來了兩位元奧斯卡級攝影為視覺效果扛鼎,事先又將宣傳重點放在了酷炫特效上,但實際效果卻馬馬虎虎,這真是要了親命了。

《三生三世》在特效製作上,其實是用了不少心思的,由於是在對原著裡天界、東皇鐘那些魅麗場景的還原上,單挑出來看,靜態圖還是很唯美的,也體現出了趙小丁和另一位元奧斯卡級攝影的視覺審美,但是角色一打起來就露餡了。

更大的問題是違和感。就像一部喜劇,裡面埋了很多梗,也有各種用心,但是,梗是埋下去了,包袱卻抖不太響,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包袱都是西式的。

《三生三世》的視效設計實際上是重複了《封神傳奇》的錯誤,就是太過西化了,卻沒有拍出一個東方神話的視覺體系。可如果要看西式魔幻場景,觀眾看《指環王》就夠了,為什麼看《三生三世》呢?

總體來說,影片是作為一部超大型mtv被diss了,可即使是作為一部超大型mtv,影片還是不夠精美。當然,影片還有兩張最大的王牌,可問題是這兩張王牌,似乎也砸了。

劉亦菲楊洋的顏為什麼也救不了電影?

首先必須要肯定的,劉亦菲楊洋在影片中的顏值實在是沒有任何問題,尤其是劉亦菲,美得都快讓人忽略她在影片中的演技了。

可觀眾最終還是沒法忽略他們的演技。

如果說劉亦菲和樣洋不適合演古裝,那顯然是胡說。但是,這部電影明顯不適合這兩個人,或者說,兩個人太不適合演愛了三生三世的情侶了。

很多人說有姐弟戀的感覺,實際上原著不僅是姐弟戀,簡直就是母子戀,年齡感本來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兩個人完全沒有談戀愛的感覺,別說三生三世,看電影裡樣洋尬撩的樣子,感覺兩個人這輩子都過不下去。

當然演技的問題也不得不說,電視劇中,趙又廷版本的夜華雖然不算真的有“整容般的演技”,但幾場重頭戲的發揮,真的是非常突出的,這種關鍵時刻的爆發,實際上可以讓觀眾忽略其它平庸的部分。

可惜楊洋版夜華最大的問題,就是幾場關鍵戲的情緒處理上,無論是不能告訴白淺前世遭遇的隱忍,還是最終訣別的悲涼,都完全無法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曠世深情。

至於劉亦菲的表演,與其說她這麼久演技都沒進步,不如說這個角色根本就適合她。為什麼劉亦菲至今最好的角色還是神仙姐姐呢?因為神仙姐姐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原本白淺上神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可是別忘了,這是一個跨越三生三世的角色,對於角色的變臉演技有著很高的要求,那麼為什麼要讓演技層次感一向不足的劉亦菲飾演白淺呢?

當然主角演技不線上,其實還是可以挽救的,劉亦菲樣洋負責美,配角把演技補回來就是了。這部電影的問題是,不僅主角的演技不線上,配角的演技也相當尷尬。

無論是羅晉過度邪魅的折顏,還是嚴屹寬狂放不羈的鬼帝,或者是從頭到尾聲嘶力竭的玄女,所有演員的演出,表情、動作與臺詞,都透著一股顯而易見的浮誇。

當一部電影每個演員的表演都令觀眾感到浮誇的時候,就算是劉亦菲樣洋的盛世美顏,也救不了這部電影的演技了。

口碑撲街的《三生三世》票房為什麼能火?

當然以上說的所有這一切,都沒有影響《三生三世》成為又一部票房大片。

《三生三世》就是那種沒有任何理由不賣座的電影:有著萬眾期待的強IP,有盛世美顏的顏值明星,有傳說中狂拽酷炫的特效,有名號響亮的製作班底,有鋪天蓋地的宣傳,除了給觀眾拍出一部好電影,影片的賣座元素幾乎是應有盡有。

結果就像去年暑期檔的《封神傳奇》一樣,影片看似宏大華麗,實則空洞孱弱。

可是為什麼影片還能斬獲這麼高的票房呢?因為《三生三世.》就是最經典的粉絲電影。。

相對其它類型影片來說,影片口碑對粉絲電影的影響是最小的,而強IP和明星的商業價值,在這類電影中往往能發揮到最佳。

甚至對於某些觀眾來說,影片拍成怎樣根本不重要,因為他們去影院與其說是看電影,不如說是為小說或者楊洋應援。

影片聲勢浩大的宣傳也對影片的前期票房起到了最大的助力,可是所有的票補和前期宣傳的推力都是有限的,它能讓影片成為一場盛事,可是任何影片的上映都是水落石出的過程,影片能不能頂住口碑撲街讓票房逆流而上,桃花落盡的時候,才能知道。

弱口碑的《三生》贏下高票房,並不全是值得慶祝的事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到底該怎樣看待《三生三世》式的票房成功?

從市場回暖的意義上說,這樣的票房成功當然是需要的,整個上半年的影市都陷入一片低迷中,直到《戰狼2》的出現,才重新將影市點燃,影市亟需新的賣座大片,去延續市場的氣勢。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爆款”電影多了,即使它們成了年度票房的主力貢獻者,也吸引了足夠的觀眾進入影院,但對市場的貢獻力仍是薄弱的——這些所謂”現象級”的影片撐住了一個好看的數字,可這種票房大爆發對於市場的良性發展來說,可能就不見得是好事情。

你可能覺得我的想法過於悲觀,有貶低《三生三世》的嫌疑。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任何電影都理應在市場上獲得合理的回報,但在這種瘋長似的票房中,我們更需要保持更冷靜的態度,看待那些被“好看”的數字表像掩蓋了的一些容易忽略的隱憂——

那就是普通觀眾在被盛大的宣傳吸引進影院,又看過這樣的大片之後,可能對未來的國產大片,更加警惕。

應該說,《三生三世》是一部高顏值的國產大片,這種高顏值不僅體現在劉亦菲樣洋的顏上,同樣體現在影片被包裝出的“高顏值“上,但再華麗的外觀,也掩飾不住影片內在的虛弱。

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被全民diss的《三生三世》票房還這麼火?因為總有觀眾為之埋單。而只要還有觀眾為之埋單,類似的電影,就可能會被國產電影的IP大片生產線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問題在於,觀眾是在不斷成長的,《三生三世》這樣的高顏值大片,真的可以賣座直到三生三世嗎?

桃花再豔,總會開到荼蘼。在當下的華語電影環境中,顏值之外,還要有態度,這是對觀眾的基本尊重,也是對電影應有的尊重。這一點,中國電影等不了三生三世,這一生一世,就必須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