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精准扶貧顯身手,智建造血新系統 大英縣國稅局精准扶貧記實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鄧祖林遂寧報導)近日,大英縣國稅局局長文勇帶領幫扶工作組和滋甯中藥材負責人深入智水鄉鯉魚浸村開展精准扶貧工作。實地查看該村種植、土地利用和富餘勞動力等情況,

邀請貧困戶、產業帶頭人和黨員代表在村會議室召開了發展動員會。

文勇局長緊緊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求,就基層黨員在“兩學一做”中學什麼、怎麼學、怎麼做進行了深入講解。並聽取了該村近期“精准扶貧”工作及目前扶貧工作發展規劃,

共同研討下一步扶貧幫扶工作。對推動該村黨員發展、項目扶貧、資源開發、脫貧致富採取有效措施,探索了國稅人幫扶致富的新路子。具體遵循做法:

一是“靶向定位”。 立足稅情,村情, 老鄉百姓情創新聯動,篤志作為,走出一條“國稅+”模式精准扶貧攻堅道路。

預計2017年底,該局扶貧聯繫村鯉魚浸村的幫扶物件人均純收入可達3900多元,實現整村脫貧。

二是國稅+結對子”增近黨群幹群關係。該局建立起“扶貧工作組員+村兩委+黨員幹部+村民代表”聯動聯建機制,派駐專職駐村幹部,協助村兩委脫貧幫扶基礎工作,完善黨員教育陣地,為該村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該局班子定期到扶貧點蹲點調研,多次深入幫扶村指導產業發展規劃;機關各支部黨員幹部“一對一”掛聯結對43戶共117人;黨員幹部結合主題黨員日活動成立“黨員服務隊”,

定期開展“我為脫貧出份力”活動。

三是“國稅+產業扶貧”增長群眾造血功能。該局堅持“精准扶貧爭專案,專案跟著產業走,脫貧攻堅細規劃”的原則,依託幫扶村資源發展三大產業,按照增收標準,以獎代補為貧困戶發放雞苗、物質,引進專業農業企業發展產業,

規劃種植果桑100畝,藥瓜100畝。同時大力培育集體經濟,協助幫扶物件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以點帶面發展集體經濟。結合主導產業為扶貧物件提供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舉辦職業技能專題培訓,為科學發展技術脫貧奠定好基礎。

四是“國稅+基礎設施”增添項目承載能力。該局主動出資充實道路建設資金,用於社道公路新建、改建,新修水泥路2.1公里,修建通社橋樑1座;全村異地搬遷戶建設即將開工,

2017年年末前將全部入住。

近期該局又新選派兩名優秀幹部到非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全體幹部及退休職工,按照1對1,1對多的方式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為下一步全面脫貧打下堅實基礎。堅持“精准扶貧爭專案,專案跟著產業走,脫貧攻堅細規劃”的原則,依託幫扶村資源發展三大產業,按照增收標準,以獎代補為貧困戶發放雞苗、物資,引進專業農業企業發展產業,同時大力培育集體經濟,協助幫扶物件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以點帶面發展集體經濟,取得了初步成效。

依託幫扶村資源發展三大產業,按照增收標準,以獎代補為貧困戶發放雞苗、物資,引進專業農業企業發展產業,同時大力培育集體經濟,協助幫扶物件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以點帶面發展集體經濟,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