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說謊“是好事”,聰明媽媽這樣做,勝過嘮叨一百遍!

上週末大晚上打電話給我媽,問她在幹嘛,她回答:“監督你妹寫作業!”

我忙問,都幾點了,還讓人寫作業,這是暑假,讓小妹早點休息。

老媽生氣時的招牌語氣從電話那頭傳來:“你以為我想這樣啊,我也想早點睡覺呢”

“ 你是不知道你妹,現在可長本事了。”

“早就問她作業做了多少了,每天要帶著點把暑期作業趕緊做完。天天和我說自己做了啥做了啥,有鼻子有眼的,今天來了個突擊檢查,發現一大半都沒做呢。”

“暑假都過半了,你說她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寫這些作業?”

“我算明白了,靠她自覺完成暑假作業根本不可能,還學會了說謊騙父母,太過分了。不讓她吸取教訓,以後非走歪路不可。”

老媽跟我控訴了好久,惱火小妹不按約定寫作業,更擔心孩子說謊這個問題,順帶還揪起了我小時候撒謊的事情,連著我一起“批鬥”了一回。

說謊是成長的一部分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和我媽一樣,認為孩子說謊,是不誠實,是“學壞”,是不好的表現。

不過,科學研究顯示,事情也許沒那麼糟糕。

多倫多大學終身教授,發展心理學家李康和他的團隊,用了20年的時間研究孩子說謊這一課題。他就給出了一個與我們傳統認知不太一樣的研究成果。

他帶團隊曾和來自世界各地方的孩子玩猜謎遊戲,

孩子們需要猜卡片上的數位,如果猜對會得到獎勵。

但是在遊戲過程中,研究人員會藉故離開房間,並且告訴孩子不可以偷看卡片。

然而超過90%的孩子,都會偷偷看卡片。

但當研究人員回來詢問孩子們有沒有看時,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

2歲的孩子中,30%會說謊;

3歲的孩子,50%會說謊;

4歲以上的孩子,超過80%會說謊。

李教授告訴父母們,說謊是孩子成長中一條必經之路,

也是一個里程碑。

因為說謊需要孩子具備兩種能力:讀心術和自我控制。

“讀心”是指孩子必須判斷出他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對你說謊。

“自我控制”是指孩子們必須控制自己的言談和面部表情,還需要控制自己的肢體語言。

誰更早,更好的擁有這兩種能力,誰才可能更早,更好的開始說謊。

而且,讀心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社會化的關鍵。換句話說,會說謊的孩子,更聰明。

當然,

這並不是鼓勵和讚揚孩子說謊,只是我們做父母的要瞭解,說謊其實是一項很重要的生存技能。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一生都可能要說很多謊言,平靜的看待“說謊”這個問題,才可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謊言並不是意味著品質不好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顧慮:擔心孩子成為一個“嘴裡沒一句實話”的人,擔心孩子以後走上“歪路”。但是真正需要家長留意的,不是說謊這件事,而是說謊背後的那些事兒——

1、利用謊言來獲得好處

就像我妹在暑假裡想要出去玩,想看電視,但是媽媽又規定了做完作業才可以幹這些事。當發現老媽只是詢問,並不實際檢查之後,她開始說謊,編造謊言糊弄過去。

媽媽應該這樣做:

無論是多看會兒電視,還是多出去玩一會,對於小孩子來說,個個都充滿了誘惑力,而她發現通過謊言,可以迅速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情況父母不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眼前有一條捷徑,誰會不走呢?對孩子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合理的願望父母可以儘量滿足,沒必要說謊。不合理的願望,耐心給孩子解釋,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暫時不可以。最好是直接把事實擺在孩子面前,讓孩子明白,說謊沒有說真話舒服。

2、怕父母的責駡而說謊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怕大人的責駡是他們撒謊的主要原因。想想那些不小心打碎杯子、弄髒牆壁的孩子們,他們無不是拼命說不是自己弄的。這便是因第一次承認錯誤時,得到的是大人們的斥責,甚至是打罵。有過一次這樣的痛苦經歷,當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他們很自然的會通過撒謊來避險。

媽媽應該這樣做:

經常性的打罵和過度的斥責,是很危險的一種教育方法。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通過訓斥孩子膽小來讓他勇敢,也沒有辦法通過責駡孩子說謊來讓他誠實。不妨多給孩子一些尊重和寬容。讓他知道,人都是會犯錯誤的,有錯誤改了還是好孩子。當他明白爸爸媽媽不會當眾批評他,也不會一直揪著這件事不放,就會變得有安全感得多,也就會明白,說謊,是更嚴重的錯誤,什麼都不如說實話。

3、為了得到別人的關注說謊

田亮曾經在自己書裡面提到過,家裡老人有點重男輕女,而且兒子出生後還小,本來就需要更多的照顧。女兒森蝶有一次看著全家人圍著弟弟轉,就趴到地上,跟媽媽說自己腳疼。

媽媽葉一茜趕忙跑過去,又是抱又是揉,森蝶看媽媽爸爸還這麼關心自己,就蹦蹦噠噠自己去玩兒了,剛剛說疼的腳,仿佛什麼事都沒有一樣。

媽媽應該這樣做:

如果孩子是因為“求關注”才撒謊,爸媽們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孩子關心不夠了。孩子們都特別喜歡和父母在一起,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哪怕是利用謊言。一些孩子在繈褓的時候,就知道假笑或假哭來得到關注,等過一陣後,便可以說“我餓了”“我害怕”之類的話讓父母手忙腳亂。這些時候不要責怪孩子不懂事,他們只是在傳達自己“愛量不足”。多陪陪他,多抱抱他,多親親他,往往就會有效果。

4、為了報復編造謊言

曾經有網友提起他們中學時有個老師,因為特別嚴格,同學們受不了,有個女孩子提議去“檢舉”老師性騷擾,其他女生居然紛紛回應。實際上這些孩子根本不懂自己謊言帶來的後果。

這個消息擴散到家長那裡,還鬧到了網路上,引起了教育局的重視。結果是老師被辭退,妻子也跟他離婚收場。

媽媽應該這樣做:

也許她們不能完全意識到後果,僅僅是因為好玩,有報復的快感而說謊,但是這種行為本身,已經是觸犯了道德的底線。這是父母最該重視也最該管教的一種謊言,一旦發現,有必要堅定的跟孩子說清楚,這種做法是非常可恥的,也會給他人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甚至要讓孩子,受到懲戒,來規範他日後的行為。

當孩子剛開始撒謊的時候,發現很容易過關,逃避責任,所以面對同樣的事情時他就會採取這種方法,並成為一種習慣。所以爸爸媽媽們都要細心觀察孩子成長的點滴,並且不斷地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因為當你的孩子向你撒謊或者是隱瞞自己的想法時,就已經代表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已經有小裂縫了,如果不對症下藥,一味地批評孩子,無異于傷口撒鹽,並且會拉大與孩子之間的間隙。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說謊往往並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家長也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品質劃等號,給孩子貼上“小騙子”“大話精”等標籤。曾經有家長留言,至今記得父母因為他偷買小玩具對他說過的句句狠話,“敗家子”“沒用”“多餘”等等,直到如今,這位家長仍然記憶猶新,並且發誓一定不會讓這種悲劇出現在自己下一代身上。

孩子的內心其實柔弱的很,家長需要多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多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撒謊背後的真正原因。謊言不是洪水猛獸,面對說謊的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放任不管,可也別急著打罵孩子。

當父母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然後陪著他一起解決他的問題,陪著他戰勝隔閡、恐懼、敵意、茫然,說謊也就不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了。

擇學堂微信平臺(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臺。共用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

而是說謊背後的那些事兒——

1、利用謊言來獲得好處

就像我妹在暑假裡想要出去玩,想看電視,但是媽媽又規定了做完作業才可以幹這些事。當發現老媽只是詢問,並不實際檢查之後,她開始說謊,編造謊言糊弄過去。

媽媽應該這樣做:

無論是多看會兒電視,還是多出去玩一會,對於小孩子來說,個個都充滿了誘惑力,而她發現通過謊言,可以迅速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情況父母不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眼前有一條捷徑,誰會不走呢?對孩子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合理的願望父母可以儘量滿足,沒必要說謊。不合理的願望,耐心給孩子解釋,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暫時不可以。最好是直接把事實擺在孩子面前,讓孩子明白,說謊沒有說真話舒服。

2、怕父母的責駡而說謊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怕大人的責駡是他們撒謊的主要原因。想想那些不小心打碎杯子、弄髒牆壁的孩子們,他們無不是拼命說不是自己弄的。這便是因第一次承認錯誤時,得到的是大人們的斥責,甚至是打罵。有過一次這樣的痛苦經歷,當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他們很自然的會通過撒謊來避險。

媽媽應該這樣做:

經常性的打罵和過度的斥責,是很危險的一種教育方法。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通過訓斥孩子膽小來讓他勇敢,也沒有辦法通過責駡孩子說謊來讓他誠實。不妨多給孩子一些尊重和寬容。讓他知道,人都是會犯錯誤的,有錯誤改了還是好孩子。當他明白爸爸媽媽不會當眾批評他,也不會一直揪著這件事不放,就會變得有安全感得多,也就會明白,說謊,是更嚴重的錯誤,什麼都不如說實話。

3、為了得到別人的關注說謊

田亮曾經在自己書裡面提到過,家裡老人有點重男輕女,而且兒子出生後還小,本來就需要更多的照顧。女兒森蝶有一次看著全家人圍著弟弟轉,就趴到地上,跟媽媽說自己腳疼。

媽媽葉一茜趕忙跑過去,又是抱又是揉,森蝶看媽媽爸爸還這麼關心自己,就蹦蹦噠噠自己去玩兒了,剛剛說疼的腳,仿佛什麼事都沒有一樣。

媽媽應該這樣做:

如果孩子是因為“求關注”才撒謊,爸媽們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孩子關心不夠了。孩子們都特別喜歡和父母在一起,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哪怕是利用謊言。一些孩子在繈褓的時候,就知道假笑或假哭來得到關注,等過一陣後,便可以說“我餓了”“我害怕”之類的話讓父母手忙腳亂。這些時候不要責怪孩子不懂事,他們只是在傳達自己“愛量不足”。多陪陪他,多抱抱他,多親親他,往往就會有效果。

4、為了報復編造謊言

曾經有網友提起他們中學時有個老師,因為特別嚴格,同學們受不了,有個女孩子提議去“檢舉”老師性騷擾,其他女生居然紛紛回應。實際上這些孩子根本不懂自己謊言帶來的後果。

這個消息擴散到家長那裡,還鬧到了網路上,引起了教育局的重視。結果是老師被辭退,妻子也跟他離婚收場。

媽媽應該這樣做:

也許她們不能完全意識到後果,僅僅是因為好玩,有報復的快感而說謊,但是這種行為本身,已經是觸犯了道德的底線。這是父母最該重視也最該管教的一種謊言,一旦發現,有必要堅定的跟孩子說清楚,這種做法是非常可恥的,也會給他人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甚至要讓孩子,受到懲戒,來規範他日後的行為。

當孩子剛開始撒謊的時候,發現很容易過關,逃避責任,所以面對同樣的事情時他就會採取這種方法,並成為一種習慣。所以爸爸媽媽們都要細心觀察孩子成長的點滴,並且不斷地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因為當你的孩子向你撒謊或者是隱瞞自己的想法時,就已經代表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已經有小裂縫了,如果不對症下藥,一味地批評孩子,無異于傷口撒鹽,並且會拉大與孩子之間的間隙。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說謊往往並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家長也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品質劃等號,給孩子貼上“小騙子”“大話精”等標籤。曾經有家長留言,至今記得父母因為他偷買小玩具對他說過的句句狠話,“敗家子”“沒用”“多餘”等等,直到如今,這位家長仍然記憶猶新,並且發誓一定不會讓這種悲劇出現在自己下一代身上。

孩子的內心其實柔弱的很,家長需要多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多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撒謊背後的真正原因。謊言不是洪水猛獸,面對說謊的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放任不管,可也別急著打罵孩子。

當父母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然後陪著他一起解決他的問題,陪著他戰勝隔閡、恐懼、敵意、茫然,說謊也就不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了。

擇學堂微信平臺(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臺。共用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