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為母愛重返職場,現實中的馬伊琍卻是這樣育兒的

由亦舒作品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近日迎來了大結局,劇終結了,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還有很多,比如說劇中幾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就值得我們深思。

劇中女主角“羅子君”一開始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在很多方面其實是不合格的,比如說,雖說作為全職媽媽,但是她的日常卻只有買買買而已,自己和兒子都歸保姆管。以及被無數網友吐槽的輔導孩子寫作業,卻把孩子的教具——蘋果都吃了的場景。

但現實生活中“羅子君”的扮演者——馬伊琍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很有心得。

在教育孩子方面,馬伊琍表現得更像是一個嚴母。

當孩子有行為不當時,適當地給予懲戒,而不是一味地包庇、縱容孩子。適當強硬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有一定的界限。

以身作則,教會孩子獨立。“我工作不是為了有多成功,而是要讓孩子知道,媽媽在工作,自己能夠獨立”。以身作則,而不是只是空談一些大道理,然後告訴孩子,你要怎麼樣怎麼樣。

在她的這種“獨立”教育之下,她的大女兒愛馬小小年紀就能自己帶領家人坐飛機了。

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當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之後,不急著批評孩子做的不足的地方,而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要知道你的一個小小的鼓勵,

可能就挖掘了孩子的潛能呢。

花時間陪伴孩子,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馬伊琍接戲一般都優先考慮上海和北京的,親子帶孩子去親子中心,完全不會顧忌自己的明星身份。

馬伊琍稱,她在大女兒愛馬1歲時進行了哭聲免疫訓練,“雖然兩天就成功讓她學會睡整覺,可一歲半時又開始反復,睡著後她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發現沒人理之後只好再哭著睡著”。在生下二女兒之後,馬伊琍不再訓練孩子,在心裡對自己說:“孩子,你慢慢來!”孩子的世界需要你慢慢來。

教育孩子的路很漫長,中途也可能會有岔路,但一點一點的往前走,總能做的再好一些。

中途也可能會有岔路,但一點一點的往前走,總能做的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