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人二戰軍事裝備完勝亞洲國家,為什麼還要在最後和敵人拼刺刀?

哈嘍,大家好,今天老王給大家講點歷史上什麼有趣的東西呢?

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基本上面對中國軍隊,裝備上完全壓制中國軍隊,但是呢,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日軍在戰鬥的最後,往往會把刺刀換在槍上,和中國軍隊來一場冷兵器時代的決鬥,拼刺刀。

為什麼呢,為什麼不直接用先進的武器來解決戰鬥呢?

原來最足要的原因還在於裝備上,大家知道實際上無論中國還是日本,在二戰初期裝備上都是比較簡陋的。中國軍隊的小米加步槍,往往是漢陽造,而這種槍產子19世紀末,由於技術老化,經常出現子彈卡殼和走火的現象,會誤傷友軍。

而日本人多採用三八大蓋,這種步槍,威力很大,射程特別遠,但是問題來了,有可能一顆子彈穿透四五名士兵。

那麼在戰鬥最後的衝刺階段,肯定不能再用它了啊,而且三八大蓋是出了名的笨重和機動性差。而超級長的槍身,如果加上刺刀,就相當於冷兵器時代的一杆紅纓槍了,這個肯定是要比我們中國軍隊的大刀要好用的多。

這是主要原因,另外呢,課戴表要告訴你們,日本人從小學習劍道,對於冷兵器的使用要遠遠優於中國軍人,所以這是他們的優勢,當然要用。其次,在侵華戰爭之前,日本已經有將近三十年沒有打過戰爭,並沒有感受到世界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威力,所以他們的思路還停留在,用武士道精神來拼刺刀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