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長沙建設國家智慧製造中心有了“施工圖”

(近年來,長沙搶抓“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的機遇,

加快構建智慧製造服務體系、產業鏈條和人才高地,推動長沙製造業率先向高端、智慧、綠色轉型升級,率先建成智慧製造強市。)

(智慧製造已經成為人類的幫手。在藍思智慧型機器人公司裡,機器人可以將象棋精准地粘貼在棋盤上,將極其細薄的手機玻璃片準確地放至手機上。

)

長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智慧製造中心是排頭兵。

日前,市委、市政府發佈《長沙建設國家智慧製造中心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畫》),這也意味著,長沙的智慧製造有了清晰的“施工圖”。

在未來,長沙將大力發展智慧製造,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建設成為“產業智慧化先行區”、“智慧產業化引領區”、“高端智慧裝備知名品牌聚集區”,從而將長沙建設成為國家智慧製造中心。

(3D列印技術已經成為智慧製造的代表技術。目前,3D列印技術已廣泛用於醫療模型、植入物和生物器官列印領域,具有高度個性化優勢,能達到醫療器具量身定做的理想效果。)

實施“三步走”戰略

三年打基礎,三年擴示範,兩年樹標杆

根據長沙市智慧製造業的實際情況,《行動計畫》確定長沙將實施“三步走”戰略,實現構建“三區”的目標。

1

第一步

2018-2020年,用三年打基礎。

2018-2020年,大力推進試點示範企業自動化、資訊化、網路化的升級改造,智慧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基本實現數位化製造,

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企業智慧轉型取得明顯進展。

(立足長沙、服務長沙、輻射全省、示範全國、國際合作,長沙智慧製造研究總院已經成為長沙建設國家智慧製造中心有力推手。)

2

第二步

2021-2023年,用三年擴示範。

即2021-2023年,智慧製造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智慧製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優勢產業企業智慧轉型基本實現。

3

第三步

2024-2025年(與《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時間一致),用兩年樹標杆。

2024-2025年(與《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時間一致),用兩年樹標杆。即2024-2025年,全市製造企業基本實現智慧化,智慧製造支撐體系完善,基本實現將長沙打造成落實對接“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成為大範圍推進“產業智慧化先行區”;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成為東部及中西部集群式培育“智慧產業化引領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推動長沙智慧製造“走出去”,成為“高端智慧裝備知名品牌聚集區”的總目標。

到2020年

形成500億產業規模

《行動計畫》還確定了“十三五”期間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長沙將形成530家(個)智慧製造市級示範企業(示範車間),培育50家(個)省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示範車間),10家(個)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專項),重點領域發展成效顯著;智慧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智慧技術及裝備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智慧製造技術與產品“走出去”,形成500億級產業規模;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打造5個以上基於長沙工業雲平臺的行業雲,提升長沙優勢產業整體水準,智慧製造人才隊伍基本建立,各項指標進一步優化。

(在此前召開的暢想智慧製造暨長沙智慧製造產業投資基金戰略發佈會上,100億元長沙智慧產業投資基金,用於助推長沙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

在具體執行方面,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速加碼”的量化標準。

一是形成一批智慧製造示範企業。

一形成530家(個)市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示範車間),培育50家(個)以上省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示範車間),10家(個)以上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專項)。

二是智慧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並形成產業集聚。

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北斗導航、智慧傳感與晶片、工業互聯網、無人智慧裝備等幾類關鍵技術及裝備獲得重大突破,智慧技術及裝備形成1000億級產業規模。

(數控鋼筋彎箍機,可根據圖紙彎曲任意形狀和規格箍筋,具有形狀規範、尺寸精確、速度快、力學性能穩定等特點。)

三是智慧製造技術與產品“走出去”。

大力推動智慧工程機械、磁懸浮、智慧能源管控、智慧家電、工業互聯網、增材製造等裝備及產品“走出去”,形成500億級產業規模。

四是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

培育20個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3-5個主營業務收入過5億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5個以上基於長沙工業雲平臺的行業雲。

成為東部及中西部集群式培育“智慧產業化引領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推動長沙智慧製造“走出去”,成為“高端智慧裝備知名品牌聚集區”的總目標。

到2020年

形成500億產業規模

《行動計畫》還確定了“十三五”期間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長沙將形成530家(個)智慧製造市級示範企業(示範車間),培育50家(個)省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示範車間),10家(個)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專項),重點領域發展成效顯著;智慧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智慧技術及裝備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智慧製造技術與產品“走出去”,形成500億級產業規模;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打造5個以上基於長沙工業雲平臺的行業雲,提升長沙優勢產業整體水準,智慧製造人才隊伍基本建立,各項指標進一步優化。

(在此前召開的暢想智慧製造暨長沙智慧製造產業投資基金戰略發佈會上,100億元長沙智慧產業投資基金,用於助推長沙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

在具體執行方面,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速加碼”的量化標準。

一是形成一批智慧製造示範企業。

一形成530家(個)市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示範車間),培育50家(個)以上省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示範車間),10家(個)以上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專項)。

二是智慧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並形成產業集聚。

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北斗導航、智慧傳感與晶片、工業互聯網、無人智慧裝備等幾類關鍵技術及裝備獲得重大突破,智慧技術及裝備形成1000億級產業規模。

(數控鋼筋彎箍機,可根據圖紙彎曲任意形狀和規格箍筋,具有形狀規範、尺寸精確、速度快、力學性能穩定等特點。)

三是智慧製造技術與產品“走出去”。

大力推動智慧工程機械、磁懸浮、智慧能源管控、智慧家電、工業互聯網、增材製造等裝備及產品“走出去”,形成500億級產業規模。

四是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

培育20個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3-5個主營業務收入過5億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5個以上基於長沙工業雲平臺的行業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