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新消息!禹州市2018年度城鄉居民醫保每人180元!報銷比例、大病補助……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精彩禹州從禹州市人社局獲悉,

禹州市2018年度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辦法調整,

每人每年180元!

就醫醫療費用比較高怎麼辦?

新生兒生病住院怎麼辦?

患了重特大疾病該如何報銷?

……

這些醫療保險的相關問題你是不是被問住了呢?

別急!

為進一步使群眾瞭解

我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

市人社局就群眾關注的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有關問題進行解答。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概念

問:什麼是城鄉居民基本醫保?

答:根據《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等有關精神,把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進行整合,從2017年開始實施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

參保居民可享受普通門診醫療待遇、門診慢性病醫療待遇、重特大疾病醫療待遇、住院醫療待遇(包括生育醫療待遇、新生兒醫療待遇)。

參保繳費政策

問:2017年城鄉居民籌資繳費政策是什麼?

答:2017年我省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在2016年人均150元的基礎上提高30元,

達到人均180元。其中全日制在校大中專院校學生的個人年度繳費標準150元。其他城鄉居民個人年度繳費標準不低於180元。

2018年度我市城鄉居民個人年度繳費標準調整為每人每年180元。城鄉居民醫保費每年繳納一次,繳費時間原則上為每年的9月至12月,繳費次年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參保範圍

問:我是一名剛剛錄取到鄭州某大學的大學生,能不能參加鄭州市的居民醫保?

答:在我市行政區域內不屬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的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包括下列人員: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以及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關於將在校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實施意見的通知》等檔規定,全日制在校大中專學生參保繳費由所在學校統一組織登記並收繳,並可按學制一次性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門診醫療待遇

問: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後,得了病如果不去住院,要通過什麼途徑報銷?

答:一是普通門診醫療待遇。在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可通過普通門診醫療待遇報銷。我市城鄉居民門診統籌基金支付比例按定點醫療機構類別分別為:市級(或二類)45%、縣級(或一類)55%、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所)、村衛生室65%;年度內符合規定的門診費用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150元,不設起付線;參保居民門診統籌支付限額,限當年使用,下年度不結轉、不累計。享受門診規定病種醫療待遇的參保居民,可同時享受門診統籌待遇。

二是門診慢性病醫療待遇。對部分需長期或終身在門診治療且醫療費用較高的疾病(或治療專案)納入門診慢性病管理範圍。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病種患者的門診治療費用實行限額管理,超出部分由個人負擔,參保人員門診規定病種合規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支付70%,個人負擔30%,屬於個人負擔的費用,由本人與定點醫療機構結清。目前我市將惡性腫瘤 、 異體器官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等27種“門診規定病種(慢性病)”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住院醫療待遇

問: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政策是什麼?

答:參保居民住院醫療費用在醫保目錄範圍內按標準報銷,一年內最高報15萬元。報銷比例如下:

類別醫院範圍起付標準(元)報銷比例鄉級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200200-800元70%800元以上90%縣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醫院(含二級)400400-1500元63%1500元以上83%市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醫院(含二級)500500-3000元55%3000元以上75%三級醫院900900-4000元53%4000元以上72%省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醫院(含二級)600600-4000元53%4000元以上72%三級醫院15001500-7000元50%7000元以上68%省外
15001500-7000元50%7000元以上68%

分級診療政策

問:鄰居家小孩得了疝氣,去省裡大醫院手術花了16000,才報銷不到6000元,自己還要花費1萬多,為什麼報銷比例這麼低?

答:近年來,隨著城鄉居民醫保報銷待遇水準的不斷提高,參保居民“小病拖、大病熬”的問題得到了根本轉變。但同時,不少參保居民有病直接到城市大醫院就醫,不僅給醫保基金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更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為引導參保患者合理就醫,我們在設計統籌報銷方案時也想了不少辦法:

一是適當拉開了不同級別醫院的報銷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的,住院起付線低,報銷比例高;住院醫療機構級別越高,起付線越高,報銷比例越低。如您所說的疝氣手術,在鄉鎮衛生院住院費用一般不超過2000元,城鄉居民醫保可報銷1500左右,個人僅負擔500元;而到省裡大醫院,城鄉居民醫保報銷6000元後,個人仍需負擔上萬元。

二是制定了異地就醫轉診轉院管理辦法。規定參保人員患病應首先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對未經轉診直接到市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其報銷比例按規定級別標準降低20個百分點報銷,通過經濟杠杆引導參保居民到基層首診。

大病保險政策

問:醫療費用比較高怎麼辦?

答:我省建立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城鄉居民患大病花費高額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報銷後,還可以享受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自己負擔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超過1.5萬元以上按以下標準再給予報銷。

大病保險資金從各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撥,參保居民個人不再繳費。其中:1.5萬元—5萬元(含5萬元)部分報銷50%;5萬元—10萬元(含10萬元)部分報銷60%;10萬元以上部分報銷70%;一年最高可報銷40萬元。

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政策

問:困難群眾還可以享受什麼醫療保險政策?

答:凡是我省戶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還能享受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待遇。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城鄉低保戶、困境兒童。

困難群眾住院除享受基本醫療費、大病醫療費報銷,個人負擔符合規定的費用超過3000元的,還按以下規定報銷:3000—5000元(含5000元)部分按30%報銷;5000-10000元(含10000元)部分按40%報銷;10000—15000元(含15000元)部分按50%報銷;15000—50000元(含50000元)部分按80%報銷;50000元以上部分按90%報銷,沒有封頂線。

“一站式”即時結算

問:城鄉居民住院醫療費如何報銷?

答:(一)按照《河南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站式”即時結算工作方案》要求,在2017年6月15日前,全省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的“一站式”即時結算。目前,在本地定點醫院住院的參保居民,出院結算時,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按規定直接報銷,個人只需繳納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2017年6月30日之前尚未實現在定點醫療機構一站式”即時結算的參保居民,可持發票、住院病例等相關材料,到當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

(二)參保居民需要到參保地外醫院住院的,需要通過參保地具備轉診資格的醫院轉診並向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登記備案,如果就醫的醫院是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定點醫院,可以直接報銷住院醫療費用,如果不是,出院結算時由個人全額墊付醫療費用,然後持發票和住院病歷等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服務大廳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報銷手續。

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政策

問:城鄉居民如果患重特大疾病如何報銷?

答:城鄉居民如果患有以下43種重特大疾病,其中住院病種33種、門診病種10種,可以按規定享受我省城鄉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待遇。即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按限價標準報銷,不設起付線;縣級、市級、省級醫療機構住院的報銷比例分別是80%、70%、65%;門診腹膜透析的報銷比例是85%,其他門診病種報銷比例是80%

重特大疾病病種清單

新生兒醫療參保

問:當年出生的新生兒生病住院怎麼辦?

答:當年出生的新生兒,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父母自動獲取參保資格並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新生兒母或父參加當地城鄉居民醫保的,可憑其母或父身份證明、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以母或父身份(母或父只可選擇一方),享受出生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父母不是當地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的,按規定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新生兒從出生之日起享受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整合後的醫保制度有哪些提高

問: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後,對群眾還有哪些好處?

答: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後,不僅僅是用藥範圍和治療服務專案增加了,在大病保險、新生兒醫療待遇等方面醫療保險待遇水準也得到了提高,參保人員可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醫保目錄範圍擴大。2017年,我省醫保藥品目錄達到2513個品種,比原城鎮基本醫保目錄增加112個,比原新農合目錄增加664個。醫療服務目錄專案共計4441項,比原城鎮醫保報銷的醫療服務專案增加177項;比原新農合報銷的醫療服務專案增加254項。其中,將城鎮醫保和新農合都不支付,但臨床必需的醫療服務專案,尤其是肝移植、脊柱側彎矯正術、隱睾下降固定術等用於危重病人治療的高額醫療服務專案及兒科相關的88個專案,由以前病人全部自費調整為醫保基金報銷。

(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提高。一是2017年將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大病保險的起付線由原來的分別為1.8萬元和1.5萬元調整為1.5萬元,取對參保居民較優惠的標準;二是將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大病保險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30萬元提高至40萬元,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

(三)報銷金額提高。2017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15萬元,加上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40萬元,合計報銷額度達到55萬元,較原城鄉居民醫保最高50萬元的報銷額度有所提高,能夠更好地防範高額醫療費患者發生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

(四)新生兒參保放寬限制。新生兒出生當年參保個人不繳費,按規定到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從出生之日起享受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由市、縣(市 、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五)看病就醫選擇面更大。整合後,將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整體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管理範圍,參保人可選擇看病就醫的醫療機構明顯增多,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基本醫療保障待遇。

家庭帳戶

問:以前參加新農合都是把參保時交的錢全部打到我的家庭帳戶裡,去年我參保時交了150元,為什麼家庭帳戶裡才打了60元,剩下的錢去哪了?

答:2017年度農村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標準定為年人均150元。2017年,全省新農合制度與城鎮居民醫保制度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管理,按照整合內容要求,全省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2017年,我市按照《許昌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第十三條“暫不具備全面建立門診統籌制度的縣(市、區),可仍採取家庭帳戶加門診統籌的方式過渡,家庭帳戶按全市人均繳費額的40%建立”的規定,將人均繳費額的40%(即60元)計入個人家庭帳戶,用於參保居民的門診費用報銷補助,剩餘90元連同各級財政的配套補助資金450元,共計540元全部計入統籌基金,用於支付參保居民門診統籌、門診慢性病、重特大疾病、住院等醫療待遇。

“剩餘錢款”不是“不知所向”,而是通過降低家庭帳戶劃入比例提高統籌基金額度,完善門診統籌制度,從而更好發揮醫保基金的互助共濟作用。

據瞭解,

今後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

統一為每人每年180元。

城鄉居民醫保繳費

不再由社保經辦機構承擔,

轉由稅務部門負責,

參保居民可前往

禹州行政服務大廳地稅視窗辦理。

投稿郵箱:3133962667@qq.com

推 廣

門診醫療待遇

問: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後,得了病如果不去住院,要通過什麼途徑報銷?

答:一是普通門診醫療待遇。在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可通過普通門診醫療待遇報銷。我市城鄉居民門診統籌基金支付比例按定點醫療機構類別分別為:市級(或二類)45%、縣級(或一類)55%、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所)、村衛生室65%;年度內符合規定的門診費用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150元,不設起付線;參保居民門診統籌支付限額,限當年使用,下年度不結轉、不累計。享受門診規定病種醫療待遇的參保居民,可同時享受門診統籌待遇。

二是門診慢性病醫療待遇。對部分需長期或終身在門診治療且醫療費用較高的疾病(或治療專案)納入門診慢性病管理範圍。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病種患者的門診治療費用實行限額管理,超出部分由個人負擔,參保人員門診規定病種合規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支付70%,個人負擔30%,屬於個人負擔的費用,由本人與定點醫療機構結清。目前我市將惡性腫瘤 、 異體器官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等27種“門診規定病種(慢性病)”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住院醫療待遇

問: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政策是什麼?

答:參保居民住院醫療費用在醫保目錄範圍內按標準報銷,一年內最高報15萬元。報銷比例如下:

類別醫院範圍起付標準(元)報銷比例鄉級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200200-800元70%800元以上90%縣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醫院(含二級)400400-1500元63%1500元以上83%市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醫院(含二級)500500-3000元55%3000元以上75%三級醫院900900-4000元53%4000元以上72%省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醫院(含二級)600600-4000元53%4000元以上72%三級醫院15001500-7000元50%7000元以上68%省外
15001500-7000元50%7000元以上68%

分級診療政策

問:鄰居家小孩得了疝氣,去省裡大醫院手術花了16000,才報銷不到6000元,自己還要花費1萬多,為什麼報銷比例這麼低?

答:近年來,隨著城鄉居民醫保報銷待遇水準的不斷提高,參保居民“小病拖、大病熬”的問題得到了根本轉變。但同時,不少參保居民有病直接到城市大醫院就醫,不僅給醫保基金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更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為引導參保患者合理就醫,我們在設計統籌報銷方案時也想了不少辦法:

一是適當拉開了不同級別醫院的報銷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的,住院起付線低,報銷比例高;住院醫療機構級別越高,起付線越高,報銷比例越低。如您所說的疝氣手術,在鄉鎮衛生院住院費用一般不超過2000元,城鄉居民醫保可報銷1500左右,個人僅負擔500元;而到省裡大醫院,城鄉居民醫保報銷6000元後,個人仍需負擔上萬元。

二是制定了異地就醫轉診轉院管理辦法。規定參保人員患病應首先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對未經轉診直接到市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其報銷比例按規定級別標準降低20個百分點報銷,通過經濟杠杆引導參保居民到基層首診。

大病保險政策

問:醫療費用比較高怎麼辦?

答:我省建立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城鄉居民患大病花費高額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報銷後,還可以享受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自己負擔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超過1.5萬元以上按以下標準再給予報銷。

大病保險資金從各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撥,參保居民個人不再繳費。其中:1.5萬元—5萬元(含5萬元)部分報銷50%;5萬元—10萬元(含10萬元)部分報銷60%;10萬元以上部分報銷70%;一年最高可報銷40萬元。

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政策

問:困難群眾還可以享受什麼醫療保險政策?

答:凡是我省戶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還能享受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待遇。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城鄉低保戶、困境兒童。

困難群眾住院除享受基本醫療費、大病醫療費報銷,個人負擔符合規定的費用超過3000元的,還按以下規定報銷:3000—5000元(含5000元)部分按30%報銷;5000-10000元(含10000元)部分按40%報銷;10000—15000元(含15000元)部分按50%報銷;15000—50000元(含50000元)部分按80%報銷;50000元以上部分按90%報銷,沒有封頂線。

“一站式”即時結算

問:城鄉居民住院醫療費如何報銷?

答:(一)按照《河南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站式”即時結算工作方案》要求,在2017年6月15日前,全省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的“一站式”即時結算。目前,在本地定點醫院住院的參保居民,出院結算時,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按規定直接報銷,個人只需繳納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2017年6月30日之前尚未實現在定點醫療機構一站式”即時結算的參保居民,可持發票、住院病例等相關材料,到當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

(二)參保居民需要到參保地外醫院住院的,需要通過參保地具備轉診資格的醫院轉診並向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登記備案,如果就醫的醫院是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定點醫院,可以直接報銷住院醫療費用,如果不是,出院結算時由個人全額墊付醫療費用,然後持發票和住院病歷等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服務大廳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報銷手續。

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政策

問:城鄉居民如果患重特大疾病如何報銷?

答:城鄉居民如果患有以下43種重特大疾病,其中住院病種33種、門診病種10種,可以按規定享受我省城鄉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待遇。即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按限價標準報銷,不設起付線;縣級、市級、省級醫療機構住院的報銷比例分別是80%、70%、65%;門診腹膜透析的報銷比例是85%,其他門診病種報銷比例是80%

重特大疾病病種清單

新生兒醫療參保

問:當年出生的新生兒生病住院怎麼辦?

答:當年出生的新生兒,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父母自動獲取參保資格並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新生兒母或父參加當地城鄉居民醫保的,可憑其母或父身份證明、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以母或父身份(母或父只可選擇一方),享受出生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父母不是當地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的,按規定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新生兒從出生之日起享受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整合後的醫保制度有哪些提高

問: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後,對群眾還有哪些好處?

答: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後,不僅僅是用藥範圍和治療服務專案增加了,在大病保險、新生兒醫療待遇等方面醫療保險待遇水準也得到了提高,參保人員可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醫保目錄範圍擴大。2017年,我省醫保藥品目錄達到2513個品種,比原城鎮基本醫保目錄增加112個,比原新農合目錄增加664個。醫療服務目錄專案共計4441項,比原城鎮醫保報銷的醫療服務專案增加177項;比原新農合報銷的醫療服務專案增加254項。其中,將城鎮醫保和新農合都不支付,但臨床必需的醫療服務專案,尤其是肝移植、脊柱側彎矯正術、隱睾下降固定術等用於危重病人治療的高額醫療服務專案及兒科相關的88個專案,由以前病人全部自費調整為醫保基金報銷。

(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提高。一是2017年將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大病保險的起付線由原來的分別為1.8萬元和1.5萬元調整為1.5萬元,取對參保居民較優惠的標準;二是將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大病保險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30萬元提高至40萬元,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

(三)報銷金額提高。2017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15萬元,加上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40萬元,合計報銷額度達到55萬元,較原城鄉居民醫保最高50萬元的報銷額度有所提高,能夠更好地防範高額醫療費患者發生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

(四)新生兒參保放寬限制。新生兒出生當年參保個人不繳費,按規定到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從出生之日起享受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由市、縣(市 、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五)看病就醫選擇面更大。整合後,將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整體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管理範圍,參保人可選擇看病就醫的醫療機構明顯增多,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基本醫療保障待遇。

家庭帳戶

問:以前參加新農合都是把參保時交的錢全部打到我的家庭帳戶裡,去年我參保時交了150元,為什麼家庭帳戶裡才打了60元,剩下的錢去哪了?

答:2017年度農村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標準定為年人均150元。2017年,全省新農合制度與城鎮居民醫保制度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管理,按照整合內容要求,全省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2017年,我市按照《許昌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第十三條“暫不具備全面建立門診統籌制度的縣(市、區),可仍採取家庭帳戶加門診統籌的方式過渡,家庭帳戶按全市人均繳費額的40%建立”的規定,將人均繳費額的40%(即60元)計入個人家庭帳戶,用於參保居民的門診費用報銷補助,剩餘90元連同各級財政的配套補助資金450元,共計540元全部計入統籌基金,用於支付參保居民門診統籌、門診慢性病、重特大疾病、住院等醫療待遇。

“剩餘錢款”不是“不知所向”,而是通過降低家庭帳戶劃入比例提高統籌基金額度,完善門診統籌制度,從而更好發揮醫保基金的互助共濟作用。

據瞭解,

今後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

統一為每人每年180元。

城鄉居民醫保繳費

不再由社保經辦機構承擔,

轉由稅務部門負責,

參保居民可前往

禹州行政服務大廳地稅視窗辦理。

投稿郵箱:3133962667@qq.com

推 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