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賀州發現》欄目組到鐘山縣取景拍攝《史前星火》電視紀錄片

賀州新聞網訊 8月3日,《賀州發現》欄目組到鐘山縣燕塘鎮、清塘鎮史前洞穴遺址取景拍攝《史前星火》電視紀錄片素材。

賀州市作為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不僅自然景觀優美,

還遺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深入宣傳推介賀州的歷史人文景觀以及自然景觀等,充分展示賀州本土歷史文化資源,講好賀州故事,賀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賀州發現》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拍攝工作,該紀錄片由市委宣傳部、賀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策劃承辦。欄目拍攝方案已策劃完畢,約100集,2017年7月已進入拍攝製作階段,節目時長約10-15分鐘,
預計今年9月份開播。這是我市首部獨立策劃製作的大型歷史人文題材電視紀錄片,對宣傳推介賀州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我市量身打造的一張“文化名片”和建市15周年獻禮。

當天,《賀州發現》欄目組深入鐘山縣燕塘鎮玉坡村和清塘鎮河東村、英家村等史前洞穴遺址現場取景拍攝《史前星火》素材。

2009年6月,廣西自然博物館考古人員和鐘山縣文物管理所人員在玉坡村大廟山巨猿洞遺址挖掘出土了亞洲象、熊貓、鹿等史前大型動物牙齒化石,

同時發現了一顆古猿人牙齒化石。人類學專家推測,該古猿人重約500斤,高約3米,已經能直立行走,考古隊把該洞穴命名為巨猿洞遺址。這是賀州市境內目前發現最早的古猿人遺址。

玉坡村七星岩洞穴遺址是賀州市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曾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動物牙齒和骨骼化石。

發現巨猿洞史前文化遺址的鐘山縣燕塘鎮玉坡村玉坡大廟背後的大廟山。

玉坡村大廟山巨猿洞,出土鋸齒象和巨猿等大型猛獸化石地。

《賀州發現》攝製組在巨猿洞取景拍攝,《史前星火》素材。

《賀州發現》欄目組在巨猿洞前合影留念。

攝製組在玉坡村七星岩內尋找動物化石。

清塘鎮河東村赤馬自然村龍潭角岩洞在2009年6月曾出土一批大熊貓、貓科動物、熊、鹿、牛、猴、羊、豪豬、劍齒象等史前動物牙齒化石。在眾多的牙齒化石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17顆古人類牙齒化石,它不僅填補了賀州市人類考古學的空白,也為中國古人類學家破解世界人類多種起源、黃色人種和現代中國人遷徙、華南人類文明等方面提供了研究實物,是賀州作為嶺南文明重要發祥地的實物史證。

發現17顆古人類化石的鐘山縣清塘鎮河東村赤馬自然村龍潭角岩洞。

攝製組在赤馬自然村龍潭角岩洞史前文化遺址取景拍攝。

英家村牛王爺山一洞天洞穴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出土石器和螺殼、蚌殼、動物碎骨等化石。

攝製組在英家村一洞天遺址挖掘動物化石,拍攝《史前星火》素材。

鐘山縣境內史前文化遺址眾多,這些史前遺址是賀州市史前文明的重要佐證。

攝製組在英家村一洞天遺址挖掘動物化石,拍攝《史前星火》素材。

英家村一洞天遺址內化石堆積層的螺蚌殼等動物化石。

隨後,《賀州發現》欄目組還將到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和八步區等地取景拍攝《史前星火》電視紀錄片素材,力爭在9月份按期開播。(通訊員 楊志貴)

是賀州作為嶺南文明重要發祥地的實物史證。

發現17顆古人類化石的鐘山縣清塘鎮河東村赤馬自然村龍潭角岩洞。

攝製組在赤馬自然村龍潭角岩洞史前文化遺址取景拍攝。

英家村牛王爺山一洞天洞穴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出土石器和螺殼、蚌殼、動物碎骨等化石。

攝製組在英家村一洞天遺址挖掘動物化石,拍攝《史前星火》素材。

鐘山縣境內史前文化遺址眾多,這些史前遺址是賀州市史前文明的重要佐證。

攝製組在英家村一洞天遺址挖掘動物化石,拍攝《史前星火》素材。

英家村一洞天遺址內化石堆積層的螺蚌殼等動物化石。

隨後,《賀州發現》欄目組還將到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和八步區等地取景拍攝《史前星火》電視紀錄片素材,力爭在9月份按期開播。(通訊員 楊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