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度蜜:互聯網+催生共用經濟時代創業新模式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習慣也由基礎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共用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

共同獲得經濟紅利。目前,越來越多的共用平臺的出現讓共用經濟逐漸深入人心。

據瞭解,2017上半年,共用經濟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熱點,從共用單車,到共用充電寶,再到共用空間等專案,各種蹭“共用經濟”熱點的“偽共用”專案層出不窮。但實際上這些項目中的大部分並非真正的社會閒置資源的共用,而是一種互聯網模式下的“租賃”,我們稱之為互聯網新概念之“共用經濟”。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至2017年6月,上半年共追蹤到78起共用經濟領域獲投事件,金額約558.33億人民幣,共用經濟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資本對所謂的“共用經濟”的追捧,也引來了一波創業者的蹭概念,想拿錢首先得有個好故事啊……

在金額方面,

共用經濟的典型代表——滴滴出行在Q2完成55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使得共用汽車成為上半年融資金額最高的細分領域。

從投資事件的數量來看,共用單車以22起事件成為共用經濟領域內融資事件數最多的細分領域。共用充電寶也是從17年Q2開始被資本青睞,

並迅速成為一個現象級風口,吸引了一批投資人和知名投資機構的追捧,其熱度在Q2一度超過共用單車,使得投資人都在感歎:“最近除了充電寶,我們還能投點什麼?”

一、共用充電寶為例,據相關資料顯示,共用充電寶至今為止有19期投資事件,吸金數額遠超10億RMB,由瘋狂趨於沉寂。

共用充電寶成為2017年第二季度當之無愧的風口,吸引了諸多資本和知名投資機構的入局,融資速度令人驚歎。該領域的投資事件主要集中在4、5月份,進入6月份熱度開始驟降,沒有發生一起投資事件,該市場逐漸趨於理性。

共用充電寶的大熱,也在某種程度上凸顯了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風險投資領域的焦慮,他們焦慮的共同特徵便是:“最近除了充電寶和人工智慧還能投點什麼?”

二、共用單車:22起投資事件,吸金超100億人民幣

共用單車在2017年上半年成為最熱門的現象級風口,吸引諸多資本入局,僅上半年該領域就吸金104.33億人民幣。

在22起投資事件中,有三家公司在上半年就完成了3輪融資,可見融資速度之快,其中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更是上演了融資大戰,獲投金額不斷刷新紀錄。

在第二季度,螞蟻金服投資ofo小黃車,而就在前些天,阿裡巴巴又宣告正式入局ofo,領投7億美金的E輪融資,刷新20天前摩拜單車創下的6億美金單筆融資記錄。

另一方面,騰訊也在不斷加注摩拜單車,甚至馬化騰都出來為摩拜單車月臺,在朋友圈怒懟ofo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引起諸多網友的圍觀。

騰訊和阿裡巴巴的入局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滴滴和快的之間的競爭,摩拜和ofo之間的競爭已經上升為背後巨頭之間的博弈。

共用單車領域也出現一邊融資,一邊倒閉的現象,在第二季度有兩家共用單車企業倒閉,分別是悟空單車和3Vbike,這兩家公司僅存活了4、5個月,可見跟風的創業者會死的很慘。

共用單車的湧現,將共用經濟推入至鼎盛時期,共用經濟市場為廣大企業帶來高額利益的同時,也會湧現出一定的弊端。隨著“騎車忘鎖欠兩千萬、小學生騎共用單車身亡”等一系列事情的發生,共用單車新規出臺,嚴禁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服務。新規定的出臺必定會為共用單車行業打開市場新局面。

如今隨著巨頭的進入,以及融資輪次和金額的升級,共用單車領域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洗牌期已經開始出現。

三、共用經濟之崛起

近年來共用經濟大火,共用單車行業在我國的使用率在飛速增長,在用車類前五APP中,共用單車的占比已經達到了17%,短期內的市場認可度飛速發展。由此可知,共用經濟對企業的直觀利益之多。值得引起各行各業的重視。

如今,共用經濟的崛起為各行各業帶來了重大機遇。一度蜜緊跟社會潮流,最早定位於分享互動平臺(也就是分享經濟)。一度蜜的分享經濟與如今紅遍中國的“共用經濟”的本質、模式、特徵乃至發展大致相同。隨著“共用經濟”概念的不斷深入人心,一度蜜更是針對千禧一代開發“一度蜜”APP。如今“千禧一代”已經成為國內支付和消費領域的重塑者,只有把握這個群體的消費需求,才能讀懂未來中國的商業邏輯。

獲投金額不斷刷新紀錄。

在第二季度,螞蟻金服投資ofo小黃車,而就在前些天,阿裡巴巴又宣告正式入局ofo,領投7億美金的E輪融資,刷新20天前摩拜單車創下的6億美金單筆融資記錄。

另一方面,騰訊也在不斷加注摩拜單車,甚至馬化騰都出來為摩拜單車月臺,在朋友圈怒懟ofo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引起諸多網友的圍觀。

騰訊和阿裡巴巴的入局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滴滴和快的之間的競爭,摩拜和ofo之間的競爭已經上升為背後巨頭之間的博弈。

共用單車領域也出現一邊融資,一邊倒閉的現象,在第二季度有兩家共用單車企業倒閉,分別是悟空單車和3Vbike,這兩家公司僅存活了4、5個月,可見跟風的創業者會死的很慘。

共用單車的湧現,將共用經濟推入至鼎盛時期,共用經濟市場為廣大企業帶來高額利益的同時,也會湧現出一定的弊端。隨著“騎車忘鎖欠兩千萬、小學生騎共用單車身亡”等一系列事情的發生,共用單車新規出臺,嚴禁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服務。新規定的出臺必定會為共用單車行業打開市場新局面。

如今隨著巨頭的進入,以及融資輪次和金額的升級,共用單車領域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洗牌期已經開始出現。

三、共用經濟之崛起

近年來共用經濟大火,共用單車行業在我國的使用率在飛速增長,在用車類前五APP中,共用單車的占比已經達到了17%,短期內的市場認可度飛速發展。由此可知,共用經濟對企業的直觀利益之多。值得引起各行各業的重視。

如今,共用經濟的崛起為各行各業帶來了重大機遇。一度蜜緊跟社會潮流,最早定位於分享互動平臺(也就是分享經濟)。一度蜜的分享經濟與如今紅遍中國的“共用經濟”的本質、模式、特徵乃至發展大致相同。隨著“共用經濟”概念的不斷深入人心,一度蜜更是針對千禧一代開發“一度蜜”APP。如今“千禧一代”已經成為國內支付和消費領域的重塑者,只有把握這個群體的消費需求,才能讀懂未來中國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