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典範學堂——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

上期介紹的在家掌握聽力技能的方法,不知大家有沒有親身實踐呢?除了想要聽懂別人在說什麼,學英語的另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流利自如地開口表達。這期我們將和大家分享如何通過模仿和朗讀、複述和表演故事、結合生活展開口語表達等方法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問題精選:

1. 典範學堂是什麼?

Mum:一個讓你跟孩子成為同伴,一起學習《典範英語》的地方。每個月一期,每期教會你一種英語學習方法,讓你跟孩子花式學典範。本期是《典範學堂》第七期。

2. 孩子有些時候接觸的是英音,有些時候是美音,會不會混淆呢?

Mum:沒關係,不會造成混淆。這就像一個家裡,

如果父母一方說普通話,另一方說一種地方話,不會給孩子造成語音上的混淆一樣,因為人類有識別不同方言和語言發音的天生能力。孩子平時接觸的是英國英語還是美國英語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喜歡哪種發音,模仿哪種發音。

3. 孩子學習英語時間不長,當我試著讓他口頭複述故事時,由於詞彙量有限,他會希望用中文講,或中文帶一點英文講,請問能鼓勵這樣的方式嗎?是否應該要等孩子詞彙更多些再讓他做這項活動?

Mum:孩子開始學英語時首先要注重語言輸入,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讀故事,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輸入基礎,再鼓勵孩子講故事,最好用英文講,有些錯誤也不用太計較,只要孩子能講就可以,這是訓練孩子英語思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如何活用故事材料提升口語表達?

有些家長可能習慣讓孩子通過背誦課文的方式練習口語,

這樣會存在什麼問題呢?一方面是在沒掌握語言語調的情況下,盲目背誦,會讓錯誤的發音在腦海中不斷被深化,養成習慣後再糾正就很困難;另一方面,機械地背誦容易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也不利於語感的培養。所以,下面和大家分享口語學習的三個正確方法:

1. 模仿和朗讀

1) 為什麼模仿和朗讀是學習口語的好方法?

我們知道,英語是一種表音文字,

通過模仿和朗讀練習,讀准字音,讀出節奏,抑揚頓挫地讀出感情,才能對文章或對話的語音語調形成一個整體印象。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才能體會英語語句的優美和英語語音的韻律。

2) 如何做到惟妙惟肖地模仿、繪聲繪色地朗讀?

剛開始時速度儘量放慢,仔細聽一句模仿一句。一方面是為了掌握準確發音,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清楚地明白原音哪裡停頓了、哪裡連讀了、哪裡重讀了等。

在經過一句一句地模仿,掌握基本的發音後,建議孩子將自己的朗讀聲音錄下來,一句一句仔細地和原音進行比較,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發音模樣錄成video,仔細觀察比較口型、臉部表情是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找出自己的發音問題在哪裡。

3) 用什麼材料進行模仿和朗讀練習最好呢?

故事繪本能夠營造一種充滿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語言環境,能夠讓孩子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習得純正地道的英語,是孩子進行模仿和朗讀練習的最佳材料。

孩子天生喜歡故事,故事內容新奇,富有想像力,語言生動形象,符合孩子富於幻想的心理,能激發孩子去理解、建構意義,故而最能調動孩子的興趣,而興趣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原版、引進版英文故事繪本,播放原汁原味的繪本錄音讓孩子模仿。

另外,故事中除了包含有趣的情節內容、豐富的文化背景,還有人物之間親密的情感體現。小朋友在朗讀過程中,不自覺就跟著故事走向帶入情感。如果再加上生動的肢體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聲情並茂地反復模仿和朗讀後,小盆友是不是很容易就習得地道的口語了呢~

2. 複述和表演

除了模仿和朗讀,或通過複述(注意:複述不是背誦,而是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展現的是孩子對故事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或將故事情境借助服裝、道具等生動形象地表演出來,讓孩子身臨其境般地體會故事情節、學習故事人物中的表達,也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大途徑。

3. 結合生活

孩子通過對身邊生活的觀察,結合故事內容,用英語表達出周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是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大途徑。

二、如何鼓勵孩子大膽說英語?

除了方法問題,很多家長還經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發現孩子普遍不大願意開口說英語。孩子不願開口說大多是因為害怕犯錯、害怕出醜,所以接下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鼓勵孩子勇敢開口、積極表達自我:

Accept mistakes and learn from them

幫助孩子接受會犯錯,並且從中有所學習。不要因為犯了錯誤就感到傷心或者失望,犯錯誤是提升英語口語的必經階段。犯錯誤後,馬上改正並且繼續努力就好了。

不過,對於孩子來說,粗暴地打斷、指正他可能會令其喪失興趣,家長們在指導時可以“曲線救國”。比如悅悅媽媽分享她的經驗就是:當悅悅說錯的時侯,我不糾正,只重複一遍對的。比如,悅悅指著一樣東西問:“Who is it”?我重複一遍:“What is it”?當第二遍再說的時侯,她很自然地就改變了表達方式,變成了:“What is it”?

Don’t be shy!

不要害羞!有些孩子可能是 tongue-tied,也就是不敢或羞於說英語。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就是不自信,認為自己發音不標準或者表達不正確。其實,英語在口語中,主要作用就是交際,只要能夠把事情說清楚,不妨礙對方理解就行了,美國各區人說話不也有口音嘛!

Enjoy yourself!

享受說英語。別多想只管好好學吧!盡情享受、盡情犯錯,這些都是學外語的必經過程。

希望孩子們不要被口語這個攔路虎擋住了學習之路,勇敢表達自我,掌握學習方法,並一天天堅持下去吧,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喜歡上說英語。加油~

是孩子進行模仿和朗讀練習的最佳材料。

孩子天生喜歡故事,故事內容新奇,富有想像力,語言生動形象,符合孩子富於幻想的心理,能激發孩子去理解、建構意義,故而最能調動孩子的興趣,而興趣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原版、引進版英文故事繪本,播放原汁原味的繪本錄音讓孩子模仿。

另外,故事中除了包含有趣的情節內容、豐富的文化背景,還有人物之間親密的情感體現。小朋友在朗讀過程中,不自覺就跟著故事走向帶入情感。如果再加上生動的肢體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聲情並茂地反復模仿和朗讀後,小盆友是不是很容易就習得地道的口語了呢~

2. 複述和表演

除了模仿和朗讀,或通過複述(注意:複述不是背誦,而是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展現的是孩子對故事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或將故事情境借助服裝、道具等生動形象地表演出來,讓孩子身臨其境般地體會故事情節、學習故事人物中的表達,也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大途徑。

3. 結合生活

孩子通過對身邊生活的觀察,結合故事內容,用英語表達出周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是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大途徑。

二、如何鼓勵孩子大膽說英語?

除了方法問題,很多家長還經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發現孩子普遍不大願意開口說英語。孩子不願開口說大多是因為害怕犯錯、害怕出醜,所以接下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鼓勵孩子勇敢開口、積極表達自我:

Accept mistakes and learn from them

幫助孩子接受會犯錯,並且從中有所學習。不要因為犯了錯誤就感到傷心或者失望,犯錯誤是提升英語口語的必經階段。犯錯誤後,馬上改正並且繼續努力就好了。

不過,對於孩子來說,粗暴地打斷、指正他可能會令其喪失興趣,家長們在指導時可以“曲線救國”。比如悅悅媽媽分享她的經驗就是:當悅悅說錯的時侯,我不糾正,只重複一遍對的。比如,悅悅指著一樣東西問:“Who is it”?我重複一遍:“What is it”?當第二遍再說的時侯,她很自然地就改變了表達方式,變成了:“What is it”?

Don’t be shy!

不要害羞!有些孩子可能是 tongue-tied,也就是不敢或羞於說英語。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就是不自信,認為自己發音不標準或者表達不正確。其實,英語在口語中,主要作用就是交際,只要能夠把事情說清楚,不妨礙對方理解就行了,美國各區人說話不也有口音嘛!

Enjoy yourself!

享受說英語。別多想只管好好學吧!盡情享受、盡情犯錯,這些都是學外語的必經過程。

希望孩子們不要被口語這個攔路虎擋住了學習之路,勇敢表達自我,掌握學習方法,並一天天堅持下去吧,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喜歡上說英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