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戲!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等音樂界大咖看中龍遊

8月3日至4日,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主任、教授韓寶強,

寧波交響樂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童銘等音樂界“大咖”來龍游參觀考察龍遊石窟、民居苑、紅木小鎮。

俞峰,現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中央歌劇院院長,曾任中央歌劇院副院長、藝術總監,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系主任、中國指揮學會會長。

長期應邀與國內外眾多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如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等。

人物簡介

俞峰一行觀看了龍遊石窟宣傳視頻、石窟岩石音樂節演出視頻。石窟岩石音樂會上沒有用電聲樂器和效果器來修飾聲音,沒有任何擴音設備和伴奏,聽眾直接聆聽樂器發出的聲音,從樂器到場地再到音響效果,將原聲態音樂和石窟藝術結合起來,讓聽眾感受不加任何渲染的最純淨的音樂。

酷暑時節,而石窟內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洞窟內靜謐涼爽,面對石窟這個“未解之謎”,俞峰不漏一處,

仔細參觀每一個洞窟,親身感受這氣勢恢宏、瑰麗壯觀、世界罕見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築群,感歎古人的智慧與技藝。

在石窟原聲態音樂廳,俞峰對與這種將原聲態音樂和石窟藝術相結合的方式讚不絕口,“此番前來主要參觀龍遊石窟音樂廳,並參考是否適合作為音樂演奏的場地,仔細參觀後,我覺得石窟天然的洞穴能在表演中帶來很好的聲音效果,在石窟中演奏原聲音樂,

樂器的聲音和意境能夠充分得以表現。”

在原聲音樂的開發、發展方向等問題的交流探索中,俞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也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將音樂與旅遊相結合,以小帶大,加高定位,將石窟打造成獨特的大型音樂戲劇演奏點。” 俞峰表示,把原聲態音樂和石窟藝術結合起來,從樂器到場地再到音響效果,能夠很好的吸引遊客前來參觀旅遊,形成地域特色。

參觀結束後,俞峰透露有意向與龍遊合作,合力打造“洞庭音樂廳”以及“紅木音樂廳”,憑藉石窟的獨特性,構建“洞庭”獨特演奏點,吸引全世界高端音樂家來龍演奏,以音樂帶動龍遊旅遊業的發展。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由1940年建立的國立音樂院等幾所音樂教育機構於1949年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和 “211工程”建設院校。現設有作曲系、音樂學系、指揮系、鋼琴系、管弦系、民樂系、聲樂歌劇系、音樂教育學院、提琴製作研究中心、樂隊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現代遠端音樂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音樂學研究所等機構。現有本科在校生1543人,研究生在校生663人。作為全國音樂教育中心,音樂創作、表演和研究中心,以及社會音樂推廣中心,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所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準,專業設置齊全,並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學府。

圖文/徐 月

製作/林 晨

把原聲態音樂和石窟藝術結合起來,從樂器到場地再到音響效果,能夠很好的吸引遊客前來參觀旅遊,形成地域特色。

參觀結束後,俞峰透露有意向與龍遊合作,合力打造“洞庭音樂廳”以及“紅木音樂廳”,憑藉石窟的獨特性,構建“洞庭”獨特演奏點,吸引全世界高端音樂家來龍演奏,以音樂帶動龍遊旅遊業的發展。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由1940年建立的國立音樂院等幾所音樂教育機構於1949年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和 “211工程”建設院校。現設有作曲系、音樂學系、指揮系、鋼琴系、管弦系、民樂系、聲樂歌劇系、音樂教育學院、提琴製作研究中心、樂隊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現代遠端音樂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音樂學研究所等機構。現有本科在校生1543人,研究生在校生663人。作為全國音樂教育中心,音樂創作、表演和研究中心,以及社會音樂推廣中心,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所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準,專業設置齊全,並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學府。

圖文/徐 月

製作/林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