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僅隋煬帝、唐玄宗喜歡它,大英博物館還奉為世界級古珍寶

藍夾纈工藝品

一支竹竿,兩把卷尺;

一雙巧手,兩口老缸。

藍夾纈

浙江南部

世代婚嫁都以一種

藍靛印染的被面

為必備聘禮

這種藍染被面

被學者稱為“藍夾纈”

民間又稱為夾被、方夾被

直到現在

這種習俗仍然流傳

可以說一床藍夾纈相伴一生

1.

古漢語裡

“纈”專指絲織品上

印染的圖案花樣

藍夾纈則是

印染四纈技藝之一

主要利用雕版在綢錦上

夾染出預定的效果

纈的技藝

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

但是卻不知何人造

隋唐時期

馬縞《裙•襯裙》著作提到

“隋大業中,煬帝制五色夾花羅裙

以賜官人及傺母、妻”

這句話所述的

便是隋煬帝在位時

曾特意命令工匠們

用夾纈工藝染織五彩花羅裙

根據史料

可以判斷出夾纈工藝

始于隋唐

玄宗時柳婕妤

天生有一雙巧手

在皇后生日的時候

親自用鏤板夾纈工藝

製作一件衣服

受到皇后讚賞

從此,夾纈技藝

成為唐代印染工藝的主流

既有素色夾纈,又有彩色夾纈

在應用範圍方面

也有拓展

除了做婦女常穿的衣裙

還用作傢俱

如屏風

在英國大英博物館

日本正倉院裡

它們被奉為

世界級別的古代珍寶

由於北宋時期民族戰爭頻發

朝廷曾兩次下令

夾纈只能供於軍隊

禁止民間製作並使用

元代時

彩色夾纈被迫向單色發展

後發展為使用藍靛做染料

單色藍夾纈定型

而後,到了明清時期

古老的夾纈工藝

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民國時期

藍夾纈在浙南的土地上

燃起星星之火

2.

浙南藍夾纈工藝

並不是簡簡單單的

藍印花布製作

其製作過程總結為:

花版雕刻、靛青打制、夾染織物

其中

雕版在整個製作過程

起著關鍵性作用

它直接決定了一塊

夾纈織物的色彩是否分明

紋樣是否清晰

花版雕刻

雕刻分為:

平木版、貼粉本、刻紋樣

等諸多環節

首先將打磨好的木板

刷上一層稀漿糊

借助平頭棕毛刷

將粉本貼於木板之上

這個過程要保證

木板與粉本黏貼的部分

無褶皺無氣泡

藍夾纈的紋樣題材

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戲曲紋樣

昆曲、高腔、亂彈等

共敘或分敘數本戲文

比如穆桂英掛帥

將古老的故事傳播

另一類是花鳥走獸

不僅可以作陪襯

還可以作為吉祥的祝福

比如嫁妝的紡織品上

多採用龍鳳呈祥的喜慶紋樣

雕刻紋樣的工具

也是多種多樣

包括斜口刀、圓口刀

等三十種之多

雕刻時

不同的部位

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

遵循由外到內

從左到右

由斜到正的原則

逐漸雕刻出一副完整的畫面

靛青打制

靛青打制也是染料製作

這種染料源于藍草

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染料

工藝人需要上山採摘

下坑、浸泡、加灰、攪漿、

歷經20天左右才能製成靛青

還要將燃料分數次加入水缸

恒溫在15在20攝氏度

均勻攪拌發酵

沉澱6至8小時

才能達到最適合染布的色態

夾染織物

將胚布放入

雕刻好的花版中

再用鐵架將其加緊並固定好

用杠杆吊起至染台之上

之後將其浸入染缸

同時撐開褶皺布間部分

避免其粘連

約20分鐘後

將布版吊起在空氣中

進行氧化

重複侵染數次

直到染出想要的顏色

染色完成後

從染缸中將布取出

置於陰涼處風乾

避免陽光曬後褪色

2015年3月

中日夾纈聯合展

在北京藝術博物館舉辦

中國藍夾纈

日本籃板締、紅板締

本是同根生

時隔一千年後

第一次在中國同台展出

這種深層次的

交流與碰撞

更進一步促進

全人類對

文化遺產保護的

認識與理解

藍夾纈的紋樣題材

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戲曲紋樣

昆曲、高腔、亂彈等

共敘或分敘數本戲文

比如穆桂英掛帥

將古老的故事傳播

另一類是花鳥走獸

不僅可以作陪襯

還可以作為吉祥的祝福

比如嫁妝的紡織品上

多採用龍鳳呈祥的喜慶紋樣

雕刻紋樣的工具

也是多種多樣

包括斜口刀、圓口刀

等三十種之多

雕刻時

不同的部位

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

遵循由外到內

從左到右

由斜到正的原則

逐漸雕刻出一副完整的畫面

靛青打制

靛青打制也是染料製作

這種染料源于藍草

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染料

工藝人需要上山採摘

下坑、浸泡、加灰、攪漿、

歷經20天左右才能製成靛青

還要將燃料分數次加入水缸

恒溫在15在20攝氏度

均勻攪拌發酵

沉澱6至8小時

才能達到最適合染布的色態

夾染織物

將胚布放入

雕刻好的花版中

再用鐵架將其加緊並固定好

用杠杆吊起至染台之上

之後將其浸入染缸

同時撐開褶皺布間部分

避免其粘連

約20分鐘後

將布版吊起在空氣中

進行氧化

重複侵染數次

直到染出想要的顏色

染色完成後

從染缸中將布取出

置於陰涼處風乾

避免陽光曬後褪色

2015年3月

中日夾纈聯合展

在北京藝術博物館舉辦

中國藍夾纈

日本籃板締、紅板締

本是同根生

時隔一千年後

第一次在中國同台展出

這種深層次的

交流與碰撞

更進一步促進

全人類對

文化遺產保護的

認識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