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悟空傳》明明很成功啊,至少它重新喚起了人們的憤怒

很晚才決定看《悟空傳》,因為豆瓣評分只有5.4。一個自詡為有文化的人看這樣一部電影,是要鼓起一點勇氣的。不過資料是最誠實的,《悟空傳》至今收穫了近7億的票房,可以說是今年票房、口碑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產電影之一。

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怪像呢?

一邊罵,一邊圍觀。圍觀之後,繼續罵。道理很簡單,就像你當新手練級時一心膜拜的大神,發現有一天團戰的時候,居然怒氣值還遠遠不如你。

看過《悟空傳》,我最大的感想居然不是關於悟空的。只想說影院的4D效果總是自以為是,一會兒全場飄沫,一會兒背部擊打,老不消停。至於電影嘛,按商業片的標準來講,特效和故事都還好,也有淚點,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算不錯了,真的。

文字 | 水東

所有的爭論,是因為電影有一本“沒看過不是70/80後”的原著,就像一個繞不開的前任。

17年之前,一本叫做《悟空傳》的網路小說橫空出世。孫悟空在抗爭過程中顯露的無力感和悲劇性,正映射著身逢千禧年的一代年輕人,如何在大時代裡保持住自我的迷茫和困惑。他們捧著《悟空傳》讀到流淚,熱血沸騰地和身邊的權威抗爭,

仿佛幻想中的自己也同樣在西遊的路上掙扎得頭破血流。那時的姑娘談戀愛,必須讓小夥子做的功課,就是去讀一下《悟空傳》,如果內心不能認同同樣的英雄,那就是嚴重的三觀不合。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這樣無限放大“自由”和“自我”的金句!

就問你燃不燃!

除了《大話西遊》,這本《悟空傳》大概是所有解構《西遊記》的作品中最具生命力的了。

從2000年到2017年,這本書前後再版過7次,加印接近150次,銷量近千萬,熱度始終不滅。在電影上映前,磨鐵圖書還出了典藏紀念版。

▲ 《悟空傳》原著最早版本,風靡一時。

▲ 《悟空傳》原著在電影上映前再版的“典藏紀念版”。

時隔17年之後,變成電影的《悟空傳》,再次成功地引爆了一代人的悲壯和憤怒。

這些少年不再的觀眾,大多面臨著升職天花板和養活熊孩子的中年危機,他們準備好了紙巾和舊情人,正打算熱淚盈眶地奔赴電影院,代入撕心裂肺的劇情,去重溫戰鬥過的青春,卻發現這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悟空傳》了。他們可以忍受戰士死去,卻無法忍受戰士還活著,但戰意、悲情和怒氣值,竟然還不夠座下觀影的自己那麼濃。

他們也無法忍受參與編劇的原著作者今何在,從曾經精神上的“反抗領袖”,變成了一個會老老實實考慮票房,會在改編上做妥協的普通編劇,就像大多數商業片的流水線那樣。

如果單從是否忠實表達了原著來看,這部電影的確是一次失敗的改編。但這種情況很好理解。既然要對投資人負責,那麼就應該盡可能地擴大受眾面。“應該讓小孩老人都看得懂,結尾不要太沉重,要有喜劇橋段,大家笑點不同,但沒有是萬萬不行的”。最終,大家決定把時間線推到20多歲的悟空,刪去唐僧和小白龍,楊戩成為男二。沒有兩個悟空自我矛盾內心掙扎,只是一路向前。

▲ 《悟空傳》電影版海報,彭于晏(悟空)和余文樂(楊戩)。

面對惡評如潮,今何在終於忍不住,寫了一篇長長的反擊文《作者評悟空傳,現在我終於可以說真話了》。“其實我早有心理準備。電影其實不論拍成什麼樣,可能都無法還原小說。” 他說,原著黨不好惹。然後默默地在豆瓣上給電影打了4顆星。

17年後,今何在被他曾經的粉絲們綁架了。他們只許他永遠叛逆,不許停歇。可是,橫在他們面前的,是縱有一顆逆天心,卻仍無法阻擋,無法改變,一往無前的時間啊。

▲ 《悟空傳》原著中“真假悟空”和“唐僧小龍女”等段落插畫,這些情節已在電影版中被刪去。

17年前寫《悟空傳》時,“誰能擋我”的少年心是閃閃發亮的,可是17年後,少年心如果維持原狀,那就是沒有成長了。40歲的今何在,開始知道不顧一切的代價是什麼。從一個人的書,到一群人的電影,他也許不會憤怒地和這個世界死磕,而只會默默前行。

▲ 《悟空傳》電影版中由倪妮飾演的阿紫。

今何在原名曾雨,當年寫《悟空傳》的時候,他28歲。小說火了之後,讓這位生活中不愛多言的年輕人,陸續入選了 “中國最受傳媒關注的十大著書人”、“影響中國互聯網的100人”。書迷們開始喊他猴哥、大師兄,把他當成“悟空”的化身。

後來他成了專職的編劇,據說他很堅持自我,在幫王家衛做劇本時,經常和他吵架。作為《悟空傳》的編劇之一,他跟製片方花了一年時間討論劇本。但就像任何人都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說,這是郭子健導演的《悟空傳》,我的17年前已經在那裡了。

▲ 《悟空傳》電影版中天蓬(歐豪飾)阿月(鄭爽飾)浪漫星火中愛意濃。

不得不說,《悟空傳》並不是一部失敗的電影。從商業的角度,它的票房已經秒殺許多國產片;從話題的角度,IP選得好,17年後依然能夠成功地引爆人們的憤怒值,依然被討論得熱火朝天。每個人都妄圖把自己躁動將逝的青春和平庸無趣的生活代入到一趟西遊的旅途中,可是卻根本沒有人關心“悟空”之父今何在本人是如何理解這個故事的。

或許,《悟空傳》講的根本就不是自由與抗爭。所有的人,都誤讀了它。

▲ 今何在、郭子健、黃建新現場暢談《悟空傳》

今何在,原名曾雨,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1999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曾為九州公司的副總經理。

曾出版小說《悟空傳》、《若星漢天空》、九州系列、《西遊日記》,拍攝電影小說《天下無雙》、話劇版《悟空傳》、系列網劇《我的西遊》。是電影《悟空傳》的編劇之一。

在你的心目中,《悟空傳》真正的主題是什麼?

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有人失去了朋友,有人失去了愛情,有人失去了自由,有人失去了勇氣,而有人想知道人生的答案。所以他們去尋找。我看到的西游就是人生的寫照,人們一出生就踏上這條不歸路,無法回頭,我們苦苦地追求,追問。回首時,卻發現逝去的永遠也無法找回。人生的價值,只是你在路上尋找追求的過程。

17年後,你如何解讀你創造的“悟空”,它是憤怒青年的化身嗎?

我想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悟空,憤怒的悟空,無奈的悟空,自嘲的悟空,絕望的悟空,深情的悟空。人們都會從這只猴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少年人看到要戰天鬥地追求理想,青年人看到自我懷疑痛苦迷惑,中年人看到隱忍低頭忘記初心,老年人看到時光逝去只能追憶。人生中不同的階段讀這個故事,感受都會不同。

▲ 猴子也有上火的時候。

當初在創作《悟空傳》時最可貴的是什麼?你的人生因此有什麼改變嗎?

最可貴是當時的創作時完全沒有功利心,沒想過出書賺錢,沒想過要寫多少字,沒有想去教育誰,沒想過主題思想和中心情節,想到哪寫到哪,在一種完全自由放鬆的狀態下寫完了這故事。如果你動了情,那麼別人自然能感受到。我覺得這是最快樂的寫作,也是真實的自己,沒有修飾包裝過。雖然這個故事並不是那麼完美與成熟,但當年的你就是那個樣子。現在寫可能會穩重一點,但那可能就是另一本書了。就像你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在不同的時間,同一個人寫出來的也必然是不一樣的。悟空傳使我一夜成名,從普通人變成了“暢銷作家”,因此認識了很多人,包括一些以前不敢想像會見到的人。也經歷了更多的事,更多歡樂和痛苦。不然,我或許會很平靜的度過一生,就像湖中的小船。而現在,你站在潮頭浪尖上,起伏進退其實並不由你選擇。

▲ 往往魔幻故事中神仙自取滅亡的原因就是管的太多了。

你覺得《悟空傳》可以代表你嗎?是當初那個青春熱血的你,還是如今作為成熟編劇的你?

還是可以代表的吧,畢竟很多人一輩子能有一本書讓人記住就很好了,我也不奢求。它代表的是什麼時候的我?其實一個人是很複雜的,就像我認為你不能簡單問你是像悟空唐僧或八戒沙僧,這些形象其實都是很單純的,而一個真實的人其實要複雜的多,這些形象組合起來才是一個人。就算是當年的我或是這本書,也不能簡單用青春熱血來形容,而現在的我,有時候也還挺衝動的,也沒變成熟多少。

▲ 每一次戰鬥都是對命運嘲諷的抗爭。

《悟空傳》裡有三條感情線,悟空和紫霞,天蓬和阿月,唐僧和小白龍,現實裡你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

悟空像是個搖滾青年,充滿憤怒的理想要改變世界。紫霞也很文藝,所以她會愛上悟空。這兩個人在一個冷漠的世界裡互為精神依託,但如果真結婚面對紫米油鹽卻可能是悲劇。所以還是在路上看著晚霞懷念就好了。天蓬和阿月更像童話。兩個人一個帥一個美,天生一對不離不棄,從來也不會吵架。但劇情神轉折,天蓬突然從男神變成了豬。童話變成了笑話,這才是最慘的一對。唐僧和小白龍其實只是小白龍對唐僧的單戀。因為唐僧的理想是尋找拯救眾生的答案,他註定要一生尋找。唐僧不是沒有感情,而是他無法接受別人的愛。我覺得愛情有兩種,一種太美好,只存在於傳說故事中,永遠也找不到。另一種就是兩個普通的人,在平凡生活中吵吵鬧鬧,卻互相依賴,無法分開,這就是愛情了。

▲ 仙猴相戀,註定悲劇。

你覺得網路作品的影視化,是今後網路作家的出路嗎?這會影響你的創作嗎?

影視需要好的故事,所以從文學中尋找是必然的,暢銷小說已經過市場檢驗,所以會比作新劇本要風險少關注率高,以後好小說改影視會是一種最主流最正常的模式。但小說不改影視也有自己的生命力,好的小說一本可以流傳千百年,影視則必須不停地出新版本。西遊、三國這些都被改多少遍了。其實理論上說,沒有什麼題材是不“適合”拍成影視的。所以我寫作時還是會更看重我是不是想寫,能不能寫好。我也有可能專門為影視而創作故事或劇本,因為影視和文學是相通的,都需要講好故事,還有想像力。

卻發現這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悟空傳》了。他們可以忍受戰士死去,卻無法忍受戰士還活著,但戰意、悲情和怒氣值,竟然還不夠座下觀影的自己那麼濃。

他們也無法忍受參與編劇的原著作者今何在,從曾經精神上的“反抗領袖”,變成了一個會老老實實考慮票房,會在改編上做妥協的普通編劇,就像大多數商業片的流水線那樣。

如果單從是否忠實表達了原著來看,這部電影的確是一次失敗的改編。但這種情況很好理解。既然要對投資人負責,那麼就應該盡可能地擴大受眾面。“應該讓小孩老人都看得懂,結尾不要太沉重,要有喜劇橋段,大家笑點不同,但沒有是萬萬不行的”。最終,大家決定把時間線推到20多歲的悟空,刪去唐僧和小白龍,楊戩成為男二。沒有兩個悟空自我矛盾內心掙扎,只是一路向前。

▲ 《悟空傳》電影版海報,彭于晏(悟空)和余文樂(楊戩)。

面對惡評如潮,今何在終於忍不住,寫了一篇長長的反擊文《作者評悟空傳,現在我終於可以說真話了》。“其實我早有心理準備。電影其實不論拍成什麼樣,可能都無法還原小說。” 他說,原著黨不好惹。然後默默地在豆瓣上給電影打了4顆星。

17年後,今何在被他曾經的粉絲們綁架了。他們只許他永遠叛逆,不許停歇。可是,橫在他們面前的,是縱有一顆逆天心,卻仍無法阻擋,無法改變,一往無前的時間啊。

▲ 《悟空傳》原著中“真假悟空”和“唐僧小龍女”等段落插畫,這些情節已在電影版中被刪去。

17年前寫《悟空傳》時,“誰能擋我”的少年心是閃閃發亮的,可是17年後,少年心如果維持原狀,那就是沒有成長了。40歲的今何在,開始知道不顧一切的代價是什麼。從一個人的書,到一群人的電影,他也許不會憤怒地和這個世界死磕,而只會默默前行。

▲ 《悟空傳》電影版中由倪妮飾演的阿紫。

今何在原名曾雨,當年寫《悟空傳》的時候,他28歲。小說火了之後,讓這位生活中不愛多言的年輕人,陸續入選了 “中國最受傳媒關注的十大著書人”、“影響中國互聯網的100人”。書迷們開始喊他猴哥、大師兄,把他當成“悟空”的化身。

後來他成了專職的編劇,據說他很堅持自我,在幫王家衛做劇本時,經常和他吵架。作為《悟空傳》的編劇之一,他跟製片方花了一年時間討論劇本。但就像任何人都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說,這是郭子健導演的《悟空傳》,我的17年前已經在那裡了。

▲ 《悟空傳》電影版中天蓬(歐豪飾)阿月(鄭爽飾)浪漫星火中愛意濃。

不得不說,《悟空傳》並不是一部失敗的電影。從商業的角度,它的票房已經秒殺許多國產片;從話題的角度,IP選得好,17年後依然能夠成功地引爆人們的憤怒值,依然被討論得熱火朝天。每個人都妄圖把自己躁動將逝的青春和平庸無趣的生活代入到一趟西遊的旅途中,可是卻根本沒有人關心“悟空”之父今何在本人是如何理解這個故事的。

或許,《悟空傳》講的根本就不是自由與抗爭。所有的人,都誤讀了它。

▲ 今何在、郭子健、黃建新現場暢談《悟空傳》

今何在,原名曾雨,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1999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曾為九州公司的副總經理。

曾出版小說《悟空傳》、《若星漢天空》、九州系列、《西遊日記》,拍攝電影小說《天下無雙》、話劇版《悟空傳》、系列網劇《我的西遊》。是電影《悟空傳》的編劇之一。

在你的心目中,《悟空傳》真正的主題是什麼?

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有人失去了朋友,有人失去了愛情,有人失去了自由,有人失去了勇氣,而有人想知道人生的答案。所以他們去尋找。我看到的西游就是人生的寫照,人們一出生就踏上這條不歸路,無法回頭,我們苦苦地追求,追問。回首時,卻發現逝去的永遠也無法找回。人生的價值,只是你在路上尋找追求的過程。

17年後,你如何解讀你創造的“悟空”,它是憤怒青年的化身嗎?

我想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悟空,憤怒的悟空,無奈的悟空,自嘲的悟空,絕望的悟空,深情的悟空。人們都會從這只猴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少年人看到要戰天鬥地追求理想,青年人看到自我懷疑痛苦迷惑,中年人看到隱忍低頭忘記初心,老年人看到時光逝去只能追憶。人生中不同的階段讀這個故事,感受都會不同。

▲ 猴子也有上火的時候。

當初在創作《悟空傳》時最可貴的是什麼?你的人生因此有什麼改變嗎?

最可貴是當時的創作時完全沒有功利心,沒想過出書賺錢,沒想過要寫多少字,沒有想去教育誰,沒想過主題思想和中心情節,想到哪寫到哪,在一種完全自由放鬆的狀態下寫完了這故事。如果你動了情,那麼別人自然能感受到。我覺得這是最快樂的寫作,也是真實的自己,沒有修飾包裝過。雖然這個故事並不是那麼完美與成熟,但當年的你就是那個樣子。現在寫可能會穩重一點,但那可能就是另一本書了。就像你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在不同的時間,同一個人寫出來的也必然是不一樣的。悟空傳使我一夜成名,從普通人變成了“暢銷作家”,因此認識了很多人,包括一些以前不敢想像會見到的人。也經歷了更多的事,更多歡樂和痛苦。不然,我或許會很平靜的度過一生,就像湖中的小船。而現在,你站在潮頭浪尖上,起伏進退其實並不由你選擇。

▲ 往往魔幻故事中神仙自取滅亡的原因就是管的太多了。

你覺得《悟空傳》可以代表你嗎?是當初那個青春熱血的你,還是如今作為成熟編劇的你?

還是可以代表的吧,畢竟很多人一輩子能有一本書讓人記住就很好了,我也不奢求。它代表的是什麼時候的我?其實一個人是很複雜的,就像我認為你不能簡單問你是像悟空唐僧或八戒沙僧,這些形象其實都是很單純的,而一個真實的人其實要複雜的多,這些形象組合起來才是一個人。就算是當年的我或是這本書,也不能簡單用青春熱血來形容,而現在的我,有時候也還挺衝動的,也沒變成熟多少。

▲ 每一次戰鬥都是對命運嘲諷的抗爭。

《悟空傳》裡有三條感情線,悟空和紫霞,天蓬和阿月,唐僧和小白龍,現實裡你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

悟空像是個搖滾青年,充滿憤怒的理想要改變世界。紫霞也很文藝,所以她會愛上悟空。這兩個人在一個冷漠的世界裡互為精神依託,但如果真結婚面對紫米油鹽卻可能是悲劇。所以還是在路上看著晚霞懷念就好了。天蓬和阿月更像童話。兩個人一個帥一個美,天生一對不離不棄,從來也不會吵架。但劇情神轉折,天蓬突然從男神變成了豬。童話變成了笑話,這才是最慘的一對。唐僧和小白龍其實只是小白龍對唐僧的單戀。因為唐僧的理想是尋找拯救眾生的答案,他註定要一生尋找。唐僧不是沒有感情,而是他無法接受別人的愛。我覺得愛情有兩種,一種太美好,只存在於傳說故事中,永遠也找不到。另一種就是兩個普通的人,在平凡生活中吵吵鬧鬧,卻互相依賴,無法分開,這就是愛情了。

▲ 仙猴相戀,註定悲劇。

你覺得網路作品的影視化,是今後網路作家的出路嗎?這會影響你的創作嗎?

影視需要好的故事,所以從文學中尋找是必然的,暢銷小說已經過市場檢驗,所以會比作新劇本要風險少關注率高,以後好小說改影視會是一種最主流最正常的模式。但小說不改影視也有自己的生命力,好的小說一本可以流傳千百年,影視則必須不停地出新版本。西遊、三國這些都被改多少遍了。其實理論上說,沒有什麼題材是不“適合”拍成影視的。所以我寫作時還是會更看重我是不是想寫,能不能寫好。我也有可能專門為影視而創作故事或劇本,因為影視和文學是相通的,都需要講好故事,還有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