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週末最時髦的事,就是去看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

江南三月,草飛鶯長,在這大好春光中,“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開幕了。從3月6日至3月19日,上海新天地各個區域精心策劃了18個互動設計裝置,為公眾帶來獨特的免費的設計文化體驗,

旨在打造“Design Shanghai in the City”的全新概念,聯動全城,讓市民和設計愛好者們能夠充分享受設計所帶來的樂趣。讓我們趕快出發,在新天地充滿老上海風情的石庫門建築中,去赴一場設計的盛宴吧。

1

龍 樹

在新天地入口處,我們首先會看到這個裝置。運用立體光雕技術將設計上海2017主視覺形象“龍”生動呈現,高功率鐳射鐳射投影儀將畫面精准地投射於新天地地標的樹木上,在夜晚呈現出令人炫目的3D 效果。

2

夢之鳥

在新天地北裡的中心廣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德國傢俱品牌優適德小鳥圓凳的特殊版本“夢之鳥”,它們是多功能戶外產品,給新天地的老上海石庫門建築帶來了一抹輕巧靈動。

3

網格長凳

在新天地北裡出口處,可以看到設計師張周捷設計的網格長凳,基於三角網格面轉化為起伏的裝置,以鐳射切割不銹鋼、手工拼組製造成一組長約10米的長凳。

4

錘 骨

德國藝術家艾恩將錘子掛在脆弱的細長繩子上,看上去像飄浮在空中,它們就像古代的編鐘,只要輕輕一碰就可以產生微妙的聲音。這是一個充滿隱喻的裝置,用兩手做出T型動作是暫停的手勢,此次的T型鐵錘豎琴,希望觀賞者在欣賞的時候,可以停下腳步思考下自己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為自己的未來找尋一些靈感。

5

光的信號

韓國藝術家李二男(LEE LEE NAM)自稱新媒體藝術家,他利用媒體藝術的形式,把視覺能源的光加以數位形象化做成了一種信號,讓東方與西方在文化與歷史領域能夠交流更多樣的內容。

6

巴黎之花

在新天地的南裡,向來與設計有著不解之源的巴黎之花香檳,從自然中汲取靈感,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都會桃源”,將觀眾帶入充滿野性之美、愉悅輕鬆的非凡世界。

7

一個旅行箱的設計考古學

在新天地南裡的廣場上,可以看到一個引人注目的大型白色裝置,這是由設計師楊明潔策劃設計的,透過從古至今的旅行箱,人們可以探尋其背後不同區域與時代的生活方式、審美與歷史人文,以及因此而導致的不同設計理念與呈現結果,並思考在未來我們的出行方式與旅行箱的無限可能性。

8

MINI Living

在新天地南裡購物中心的一樓,可以看到一個模擬的現代都市40平米居住小空間,它融入最潮流的室內與家居設計項目,聯合美國快時尚整體家居品牌INK+IVY結合智慧互動技術打造最前沿的居住理念。

9

毯言織造“萬物生長”沉浸式體驗裝置

“萬物生長”這個裝置佔據了新天地南裡購物中心一樓很大的空間,這是留英跨界藝術家杜心月為知名手織藝術地毯品牌“毯言織造”量身打造的概念藝術裝置。藝術家精選自然主題的地毯,對現成品再次創作和解讀,通過體驗和沉浸的方式引導觀眾實現對自然、色彩、手作以及品牌文化的理解和感動。

10

虹橋天地站

由新天地開發商香港里安集團開發打造的虹橋天地專案是近年上海的熱點專案,英國畫家Rob Pepper與虹橋天地合作,帶來“虹橋天地站”裝置。Pepper因其特立獨行的以筆和墨為主題的藝術風格出名,用獨特方式將東西文化融會貫通。Pepper探索了上海的經典城市線與“天地”項目的品牌精髓,呈現上海城市生活的下一站——“西引新生活”的虹橋天地。

11

《申生事物》攝影展暨siince2020新品首發

在由新天地南裡購物中心通往新天地時尚購物中心的過道上,我們看到了《申生事物》攝影展暨siince2020新品。siince2020是2016年成立于上海的設計師共創品牌,由8位匿名設計師(包括了時裝、插畫、工業設計領域)共同參與設計,歷時一年創作的MUG作品首發,目的在於:打破當下視野的局限,為三年後的上海而設計。

12

自然樂器

由年輕設計師組合A&Alison創作的系列音樂演奏互動裝置,探討未來的人機關係,樂器通過描繪“生命”的隱喻,讓觀者與產品發生自然的交互動作。

13

曬上海

“曬上海”作為上海一項公益設計行為,2009年至今已經八屆。“曬上海”八的產品方向定義為飲食相關器物,指定工藝是“景泰藍”,選用“老饕”作為本次設計的主題,意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吃法,也有吃的更美的方法。參展的設計師的作品,件件都個性鮮明,引人注目。

14

DUXIANA + Atienza 現場繪畫

在新天地時尚購物中心的大門口,DUXIANA 品牌為大家呈現其最為奢華的床具XCLUSIVE。藝術家Jayson Atienza在這個床具上度身繪製其知名的標誌性風格,大膽的色彩與一絲不苟的細節,為這張令人驚歎的床具帶來新的維度。

15

自心房

在新天地時尚購物中心的三樓,我們看到由芬蘭品牌芬歐匯川(UPM)和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共同合作的自心房 (BioforeT.House) 茶室,是文化傳承與思維遠見的碰撞。森林孕育的木質纖維全權替代不可再生材料,以木材真性情,營造空間儀式感的場所精神。

16

梵幾麻將

新中式傢俱設計品牌梵幾設置了麻將情境,傢俱陳設與燈光營造出參與者、旁觀者、等候者共存的劇場感。展覽中,觀眾的參與和感受,亦被納入這個複雜有趣同時糅合東西方審美的現場。

17

卜石藝術館

在不破壞原有建築的前提下,藝術館將原本單一的商業展示空間打造成一個集展覽、活動、會務、辦公、餐飲等多功能的藝術交流展示空間。空間通過球體的切削得以重塑歸一,步移景異,為大家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感知與體悟,以一種返璞歸真、利萬物而不爭的心境體驗生活哲學。

18

東方再造物 : 解構後的重構

以建築和設計為主題的展覽,邀請七位中國當代設計師與藝術家組成的群體,通過實物方式,集體展現對東方造物文明的崇敬與複歸的嘗試。展出的作品均呈現了中國傳統手作與當代設計的智慧融合,造物藝術化是此次展覽的重要特點。此展覽曾參加了2016年米蘭國際三年展,此次在設計上海新天地藝術節上展出,旨在讓廣大市民觸摸到東方造物的美學意境,回歸到東方造物所宣導的內在生活本身,並看到中國設計的各種潛在可能性。

或許你還喜歡

策劃、文/ 春曉

圖片提供/ 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

如果你愛我

你會來找我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在家”

長按二維碼添加訂閱

TRENDSHOME

這是由設計師楊明潔策劃設計的,透過從古至今的旅行箱,人們可以探尋其背後不同區域與時代的生活方式、審美與歷史人文,以及因此而導致的不同設計理念與呈現結果,並思考在未來我們的出行方式與旅行箱的無限可能性。

8

MINI Living

在新天地南裡購物中心的一樓,可以看到一個模擬的現代都市40平米居住小空間,它融入最潮流的室內與家居設計項目,聯合美國快時尚整體家居品牌INK+IVY結合智慧互動技術打造最前沿的居住理念。

9

毯言織造“萬物生長”沉浸式體驗裝置

“萬物生長”這個裝置佔據了新天地南裡購物中心一樓很大的空間,這是留英跨界藝術家杜心月為知名手織藝術地毯品牌“毯言織造”量身打造的概念藝術裝置。藝術家精選自然主題的地毯,對現成品再次創作和解讀,通過體驗和沉浸的方式引導觀眾實現對自然、色彩、手作以及品牌文化的理解和感動。

10

虹橋天地站

由新天地開發商香港里安集團開發打造的虹橋天地專案是近年上海的熱點專案,英國畫家Rob Pepper與虹橋天地合作,帶來“虹橋天地站”裝置。Pepper因其特立獨行的以筆和墨為主題的藝術風格出名,用獨特方式將東西文化融會貫通。Pepper探索了上海的經典城市線與“天地”項目的品牌精髓,呈現上海城市生活的下一站——“西引新生活”的虹橋天地。

11

《申生事物》攝影展暨siince2020新品首發

在由新天地南裡購物中心通往新天地時尚購物中心的過道上,我們看到了《申生事物》攝影展暨siince2020新品。siince2020是2016年成立于上海的設計師共創品牌,由8位匿名設計師(包括了時裝、插畫、工業設計領域)共同參與設計,歷時一年創作的MUG作品首發,目的在於:打破當下視野的局限,為三年後的上海而設計。

12

自然樂器

由年輕設計師組合A&Alison創作的系列音樂演奏互動裝置,探討未來的人機關係,樂器通過描繪“生命”的隱喻,讓觀者與產品發生自然的交互動作。

13

曬上海

“曬上海”作為上海一項公益設計行為,2009年至今已經八屆。“曬上海”八的產品方向定義為飲食相關器物,指定工藝是“景泰藍”,選用“老饕”作為本次設計的主題,意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吃法,也有吃的更美的方法。參展的設計師的作品,件件都個性鮮明,引人注目。

14

DUXIANA + Atienza 現場繪畫

在新天地時尚購物中心的大門口,DUXIANA 品牌為大家呈現其最為奢華的床具XCLUSIVE。藝術家Jayson Atienza在這個床具上度身繪製其知名的標誌性風格,大膽的色彩與一絲不苟的細節,為這張令人驚歎的床具帶來新的維度。

15

自心房

在新天地時尚購物中心的三樓,我們看到由芬蘭品牌芬歐匯川(UPM)和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共同合作的自心房 (BioforeT.House) 茶室,是文化傳承與思維遠見的碰撞。森林孕育的木質纖維全權替代不可再生材料,以木材真性情,營造空間儀式感的場所精神。

16

梵幾麻將

新中式傢俱設計品牌梵幾設置了麻將情境,傢俱陳設與燈光營造出參與者、旁觀者、等候者共存的劇場感。展覽中,觀眾的參與和感受,亦被納入這個複雜有趣同時糅合東西方審美的現場。

17

卜石藝術館

在不破壞原有建築的前提下,藝術館將原本單一的商業展示空間打造成一個集展覽、活動、會務、辦公、餐飲等多功能的藝術交流展示空間。空間通過球體的切削得以重塑歸一,步移景異,為大家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感知與體悟,以一種返璞歸真、利萬物而不爭的心境體驗生活哲學。

18

東方再造物 : 解構後的重構

以建築和設計為主題的展覽,邀請七位中國當代設計師與藝術家組成的群體,通過實物方式,集體展現對東方造物文明的崇敬與複歸的嘗試。展出的作品均呈現了中國傳統手作與當代設計的智慧融合,造物藝術化是此次展覽的重要特點。此展覽曾參加了2016年米蘭國際三年展,此次在設計上海新天地藝術節上展出,旨在讓廣大市民觸摸到東方造物的美學意境,回歸到東方造物所宣導的內在生活本身,並看到中國設計的各種潛在可能性。

或許你還喜歡

策劃、文/ 春曉

圖片提供/ 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

如果你愛我

你會來找我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在家”

長按二維碼添加訂閱

TRENDS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