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中國人是世界三大偉人之一,卻被國人視為賣國賊,死後被掛拖拉機上遊街

提要:對於歷史名人,後世的人們總是對他們充滿了好奇與爭議,同時少不了的就是各種排名。十九世紀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在這段時間當中,世界上出現了很多有作為的人,

從他們當中,後人評選出了當時的世界三大偉人,分別是:美國的格蘭特、德國的俾斯麥以及中國的李鴻章。今天小編所寫文章的主角便是他們中的李鴻章,為什麼被全世界給予如此高評價的他,在中國沒有這麼好的口碑呢?

李鴻章

我們先來看看十九世紀三大偉人中的其他兩人。

首先是格蘭特,這是美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曾經的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軍人,在戰場上的幾乎百戰百勝,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為了總統。再說俾斯麥,在過去的歷史課本當中,這是一位被冠以“德國鐵血宰相”之稱的大人物,在他的略顯強硬的政治手段之下,德國漸漸地走向了強盛。最後我們再來看李鴻章,說起這位在維護滿清朝廷安定的大人物,
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當初率領一萬新兵打敗了十萬太平天國的軍隊,除此之外,他還是歷史上洋務運動的核心人物。憑藉著以上的功績,可以這樣說,當時的李鴻章在外國人眼中比皇帝更有名。

李鴻章

看到這,相信有些讀者弄不明白了,

既然李鴻章做出了那麼多的功績,為什麼國人還會罵他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滿清大臣中簽署喪權辱國條約最多的一人,其中包括我們熟知的《馬關條約》、《辛丑合約》等。縱觀李鴻章的一生,他早年投筆從戎,在戰場之上屢建奇功,之後又大肆推行洋務運動,晚年為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鞠躬盡瘁,有學者這樣描述李鴻章:一生雖有寵於朝廷,但卻有愧於國家。
這是一句中肯的評價,滿清大臣也上奏摺提出了對李鴻章的看法,奏摺中寫道:中國之敗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鴻章之過。

李鴻章形象

光緒27年,李鴻章在簽訂了《辛丑合約》之後,回到家中突然開始大口大口地吐血,經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沒過幾天病逝於北京。

李鴻章去世的消息隨即也傳到了慈禧的耳中,這種掌控朝政數十年的女強人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幾十年之後,李鴻章的陵墓遭到了他人的惡意破壞,除此之外,李鴻章本人的屍體也被人掛在了拖拉機後遊街,直到骨骼散盡碎裂為止。

以上便是小編所寫文章的全部內容,在最後,小編想說這篇文章並不是要為李鴻章洗白或是什麼,只是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有人將李鴻章視為清朝秦檜,但也有人認為他是生不逢時,在小編看來,更傾向於後者。

有人將李鴻章視為清朝秦檜,但也有人認為他是生不逢時,在小編看來,更傾向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