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甘肅,即使被風吹幹了嘴唇,也要遠遠眺望一番

對甘肅的認識,不是從兵馬俑開始的

一排排乾枯了的秸稈,上面掛著沉甸甸的玉米

風過漫天的黃沙,以及那被風吹幹到裂出血的嘴唇

是我對甘肅的印象,沒有不好,只是很真實。

眼睛所到之處都是黃色的山壑,包穀、饃饃

天空壓的很低,夕陽總是會很耀眼

張掖

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位於中國 甘肅省西北部,

河西走廊中段。

古稱“ 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 古刹遍地”之美景。

張掖丹霞在方圓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層級錯落交替、岩壁陡峭、氣勢磅礴、形態豐富、色彩班斕而稱奇,有七彩峽、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練、七彩湖、七彩大扇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

酒泉

甘肅省西北部, 河西走廊西端的 阿爾金山、 祁連山與 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城市。甘肅省名“肅”字由來地。

塞外江南、瀚海明珠

西漢酒泉勝跡又名 酒泉公園,位於鼓樓東1.9公里處,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式園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園內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勝跡、月洞 金珠、西漢勝境、祁連澄波、煙雲深處、曲苑餐秀、花月雙清、蘆伴晚舟八大景區。

古樹名木,參天蔽日。

鳴沙山月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有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處於 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鳴沙山位距 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鳴沙山為流沙積成,分紅、黃、綠、白、黑五色。

月牙泉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 年降雨量較少,大陸性強。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包括月牙泉、鳴沙山兩大景區。景區占地面積為3.12萬平方公里。

鳴沙山

敦煌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開鑿于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

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歷代營建的洞窟共735個,分佈于高15-30多米高的斷崖上,上下分佈1—4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唐宋時代木構窟簷五座,還有民國初重修的作為莫高窟標誌的九層樓。蓮花柱石和舍利塔20餘座,鋪地花磚2萬多塊。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內容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圓雕、浮雕除第96、130窟兩尊大佛,第148、158兩大臥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3身,多則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彌勒坐像為最高,小則10餘釐米。

當你看過這世界上很多的山水之後

你會發現甘肅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他沒有特別華麗的華表,沒有令人舒適的氣候環境

但就是去過就會留下很深的痕跡

小編記得的那個地方叫天水

那裡的饃饃很好吃,人們很樸實

甘肅,一個會讓你通透的地方

有機會去感受一下皮膚和風的撕扯

臉上黃沙掃過的溫熱

天水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點贊、轉發、收藏

關注浮度、給你不一樣的旅遊資訊

雙手筆芯

麼麼噠~

鳴沙山為流沙積成,分紅、黃、綠、白、黑五色。

月牙泉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 年降雨量較少,大陸性強。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包括月牙泉、鳴沙山兩大景區。景區占地面積為3.12萬平方公里。

鳴沙山

敦煌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開鑿于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

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歷代營建的洞窟共735個,分佈于高15-30多米高的斷崖上,上下分佈1—4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唐宋時代木構窟簷五座,還有民國初重修的作為莫高窟標誌的九層樓。蓮花柱石和舍利塔20餘座,鋪地花磚2萬多塊。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內容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圓雕、浮雕除第96、130窟兩尊大佛,第148、158兩大臥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3身,多則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彌勒坐像為最高,小則10餘釐米。

當你看過這世界上很多的山水之後

你會發現甘肅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他沒有特別華麗的華表,沒有令人舒適的氣候環境

但就是去過就會留下很深的痕跡

小編記得的那個地方叫天水

那裡的饃饃很好吃,人們很樸實

甘肅,一個會讓你通透的地方

有機會去感受一下皮膚和風的撕扯

臉上黃沙掃過的溫熱

天水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點贊、轉發、收藏

關注浮度、給你不一樣的旅遊資訊

雙手筆芯

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