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以不一樣的視角,深度解讀生活中的理財招數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

“把風險控制到最小......”

“將收益擴到最大......”

“根據xx法則來說......”

......

那你能正確解讀出“風險最小化”、“受益最大化”的含義嗎?

如果你不懂,請往下看,小編為你細細道來,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示。

風險最小化

理財講究的是分散投資,即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是在保證收益的同時來降低風險,

改善風險和收益的比率。

我們並不能把分散投資簡單地理解為持有幾隻不同的股票,它其實分為三個維度:品種、時間和方向。

1、品種

可以將其理解成領域分散,即將資金投入到不同的領域中。這些領域包括股票、基金、銀行、p2p、黃金、原油、債券、保險等等。這時,你的理財計畫就可以這樣劃分:70%保本增值的產品,如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30%短期或高收益的投資產品,如股票、p2p、基金等。

一旦你投資的某板塊行情不好亦或出現風險事件,也不至於給你的總資金造成太大損害。

2、時間

基金定投就是一個典型的時間分散。

3、方向

即操作方向上的分散。打個比方:

在現貨投資上,投資者可以做對沖單,即在資料公佈前,同時下空單和多單(空單買跌,

多單買漲),止損在3個點之內,贏利5個點以上。

在股票上,如果投資者看好光大證券這個股,而不看好整個券商行業,那麼在買入光大證券的同時,可以融券賣出華泰證券,把投資分散為做多和做空兩個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分散投資時,並非籃子越多越好。我們應該在一定的資金規模上,根據自己的精力狀況和資金管理能力來進行資產配置。過於分散的投資,

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沒精力應付,我們不是專業的投資團隊,不能同時兼顧到幾十檔股票和基金的行情。

所以,這裡投一點,那裡投一點,看似在規避風險,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巴菲特曾說:“投資人真正需要具備的是對所選擇的企業(籃子)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

請特別注意‘所選擇’這個詞,你並不需要成為通曉許多公司的專家,只需要能夠評估在你能力圈範圍之內的幾家公司就足夠了。”

收益最大化

如何實現收益最大化?

實現收益最大化,小編認為有一個前提,即在合理的風險下。我們需要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力和理財項目的風險性,進行合理的評估後,再選擇符合自己的投資計畫,這樣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具體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追求短期收益。這種方式要求技巧和心態二者不可缺一,需要不斷地實踐,不斷積累技巧和經驗,專業性要求高,不適合普通投資者。

二是追求長期收益。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耐心,和長期預判能力。

對於長期計畫來說,小編認為P2P+基金定投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以我們皓添金融的一個車標為例,期限為12個月,年化淨收益率為15%,還款方式為月還息,到期還本。如果你投入了10萬元,每月就會返利息100,000×15%×1/12=1250元。

那你可以將每月1250元的利息用於定投基金,只要你的運氣不是差到天怒人怨,你就可以輕輕鬆松地將年化收益率做到20%以上,要是基金行情稍微好點,那你就賺大發了。

法則

1、4321法則

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庭收入配置法則,買房或股票、基金方面的投資占40%,衣食住行占30%,銀行儲蓄占20%,以備不時之需10%,用於保險。

但是這個比例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需要因人而異。

高收入家庭的銀行儲蓄往往不需要達到收入的20%;剛組建家庭的小夫妻和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儲蓄20%遠遠不夠,支出控制在30%也有些強人所難。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比例。

2、房貸“1/3收入法則”

一個家庭一個月負擔的房貸通常不要超過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否則,一旦碰到意外支出,你就會感到捉襟見肘。

3、80法則

80法則是指家庭投資中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80-你的年齡)×100%。

即如果你此時20歲,那股票的占比就是60%;30歲,就占50%。

這條法則傳遞的是對風險的把控,但很多投資者會陷入誤區,把定律中的比例認定為“標準值”,一味迎合法則。其實找到與自己風險承受力匹配的投資方式才是重點。

類似的法則還有很多,我們切不可一味的生搬硬套,現實中有很多不固定的東西,我們學習的只是一種方法而已。

總而言之,“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作為普通投資者,更要慎重,千萬不要過度的追求收益,畢竟穩健理財,才是長久之計呀。

一是追求短期收益。這種方式要求技巧和心態二者不可缺一,需要不斷地實踐,不斷積累技巧和經驗,專業性要求高,不適合普通投資者。

二是追求長期收益。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耐心,和長期預判能力。

對於長期計畫來說,小編認為P2P+基金定投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以我們皓添金融的一個車標為例,期限為12個月,年化淨收益率為15%,還款方式為月還息,到期還本。如果你投入了10萬元,每月就會返利息100,000×15%×1/12=1250元。

那你可以將每月1250元的利息用於定投基金,只要你的運氣不是差到天怒人怨,你就可以輕輕鬆松地將年化收益率做到20%以上,要是基金行情稍微好點,那你就賺大發了。

法則

1、4321法則

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庭收入配置法則,買房或股票、基金方面的投資占40%,衣食住行占30%,銀行儲蓄占20%,以備不時之需10%,用於保險。

但是這個比例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需要因人而異。

高收入家庭的銀行儲蓄往往不需要達到收入的20%;剛組建家庭的小夫妻和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儲蓄20%遠遠不夠,支出控制在30%也有些強人所難。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比例。

2、房貸“1/3收入法則”

一個家庭一個月負擔的房貸通常不要超過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否則,一旦碰到意外支出,你就會感到捉襟見肘。

3、80法則

80法則是指家庭投資中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80-你的年齡)×100%。

即如果你此時20歲,那股票的占比就是60%;30歲,就占50%。

這條法則傳遞的是對風險的把控,但很多投資者會陷入誤區,把定律中的比例認定為“標準值”,一味迎合法則。其實找到與自己風險承受力匹配的投資方式才是重點。

類似的法則還有很多,我們切不可一味的生搬硬套,現實中有很多不固定的東西,我們學習的只是一種方法而已。

總而言之,“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作為普通投資者,更要慎重,千萬不要過度的追求收益,畢竟穩健理財,才是長久之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