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許巍|《水妖》已沒,他是《空谷幽蘭》

編者,劉林風,三個老臘肉親友團團長、兼男生宿舍廚子、保潔及管理員。職業作家,曾任《幸福生活指南》《問道中國茶》雜誌主編,熱愛旅行及影視、音樂……無所不愛!

【正文】

許巍所有歌裡,《水妖》屬於被人提及最少的那一撥。它收在許巍的第一張專輯——《在別處》,發行的時間是1997年1月1日。

這冬天充滿陽光 可我依然迷茫

我聽到你的歌聲 隨風飄蕩

你站在水的中央 讓我充滿幻想

你讓我進入水底 長髮會永遠不髒

在許巍早期歌裡,《水妖》的曲風空靈而又荒涼,

其中的女聲隱隱傳來,讓人狐疑而不安。歌中許巍的聲音也是若有若無,仿佛一個水邊獨自徘徊試探的孤獨少年。沒有人知道歌聲裡的水妖到底長什麼樣,她從許巍的歌裡走來,又漸漸隱去,神秘而憂傷。

二十年後,回望搖滾歌星許巍的人生軌跡,我們確信《水妖》是許巍和“夢想”之間的竊竊私語。水中時隱時現的水妖,就是他未蔔的前途。

1997年,許巍二十九歲,北漂,

簽約紅星,並且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在別處》。事實上,比許巍早一撥出道的搖滾歌星們早已揚名立萬,竇唯、張楚、何勇們早已無所顧忌地震撼了兩岸三地,而二十九歲的許巍,對於內地樂壇來說,還是一個新人。

《在別處》的發行給許巍在業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但是作為新人,良好的口碑卻沒有帶來太多的唱片銷量。所以,許巍的處境依然很糟,只能四處遊擊住在朋友們的家裡。

2000年,許巍的第二張專輯《那一年》發行,沒有任何宣傳的鋪墊,這張專輯銷售了15萬張。專輯的發行仍然沒有改變許巍捉襟見肘的現實,最慘的時候,他的兜裡連二十塊錢都拿不出來。

再次迷茫和徘徊之後,邁過而立之年,許巍像逃兵一樣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西安。

此時,古城西安裡,許巍的父母依然記得十一年前高考前夕,他懷抱吉他離家出走的樣子。原來,許巍出生于教師家庭,按照父親的設計,許巍未來的目標是進入中科院做院士。然而,被家裡寄予厚望的他卻走上了離經叛道的不歸之路。

十八歲,許巍跟著穴頭一起全國流浪,睡在舞臺的後面,連夜趕場。還曾經被穴頭扣留了工資,饑腸轆轆。

十九歲,許巍作為文藝兵參軍入伍,

苦練吉他,還自學了音樂的基礎知識。

二十歲,因為表現良好,許巍在部隊裡獲得免試進入第四軍醫大學念書的機會,但是,面對種種安穩現實,他選擇放棄。

二十二歲,許巍復員轉業,被分配至某中學任音樂老師。然而他並沒有報到。

1992年,許巍二十四歲,在福建的歌廳裡唱歌,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賺一萬塊錢。然而燈紅酒綠浮之後,他回到西安,開始自己寫歌。

二十五歲,許巍在西安組織“飛樂隊”,寫出《執著》。在一次樂隊演出中,他將《執著》唱給台下的女友,女友淚流滿面。唱完這首歌,許巍再次選擇漂泊,為了理想,他寧願忍受孤獨。

二十六歲,許巍北上,簽約紅星。《執著》由田震唱紅,並且成就了田震歌壇一姐的地位。後來,很多人覺得許巍原版的《執著》比田震版本的更含蓄,也更決絕。這分倔強,只有親歷其中才能更好演繹。

二十九歲,許巍的第一張專輯《在別處》發行。

三十一歲,許巍第二張專輯《那一年》發行。整張專輯依舊展現了許巍敏銳、感性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孤寂與狂野、冷漠與熱烈、逃避與尋找、麻木與思考,或許就是這樣的矛盾與掙扎,才讓許巍得以寫出如此精彩的作品。這張專輯後被無數搖滾音樂愛好者稱為“中國搖滾史上最好聽的一張專輯”。

在這張專輯裡,“迷茫和孤獨”是許巍的主題。

他唱道:

“這麼多年 你還在不停奔跑

眼看著明天依然虛無飄渺

在生存面前那純潔的理想

原來是那麼脆弱不堪

你站在這繁華的街上

找不到你該去的方向”

同樣,在這張專輯裡,許巍還用沙啞的聲音唱了一首《故鄉》。

這首歌是流浪歌手寫給妻子的。如果有人說許巍的歌曲調太過平坦,那麼這首歌裡的許巍,已經如泣如訴。

“這是什麼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涼

那無盡的旅程如此漫長

我是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

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

在異鄉的路上每一個寒冷的夜晚

這思念它如刀讓我傷痛

總是在夢裡我看到你無助的雙眼

我的心又一次被喚醒

我站在這裡想起和你曾經離別情景

你站在人群中間那麼孤單”

醫學上說抑鬱症的源頭是源自自卑,許巍贊同這一點,“我一直在想我這些年成長的過程中,我怎麼了,我怎麼把自己生活過成這樣?因為之前我是個非常自信的人,結果回來的時候,我從北京錄兩張唱片就變成了一個特別自卑的人,一點自信都沒有。”

這一年,許巍帶著發行的兩張專輯回到故鄉西安。漂泊的疲憊讓他渴望安定,而生活的窘迫,也讓他不堪重負。我們無從想像這次回家的時候,許巍內心經歷了怎樣的煎熬,據說他一度想開一個小賣店來養家糊口。也就在此時,他得了外界盛傳的憂鬱症,分分鐘都有可能結束自己的生命。多年來的闖蕩和漂泊,讓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浪子,差一點就萬劫不復。

還好,許巍在最困難的時候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的女友也就是現在的妻子一直對他不離不棄。鄭鈞經常給他打電話,葉蓓也總問他,“我說你需要錢嗎?”許巍總說不要。也就在這段時間,他開始接觸佛教,一次旅行登頂時,山間僧侶純樸安詳的微笑,讓他找到了久違的溫暖。這一次,孤獨的孩子終於為自己的內心,找到了棲身之地。

病中的許巍寫下了《完美生活》、《藍蓮花》、《天鵝之旅》等幾首輕盈而開闊平和的歌曲,這是他的自我救贖,也是中國搖滾音樂的巨大收穫。

2002年,許巍的新專輯《時光·漫步》出版。在這張專輯中,許巍有意識地回避自己的抑鬱,因為他認為社會上焦慮的人太多了,他想通過做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老是宣洩解決不了問題。於是沉默三年潛心創作的《時光·漫步》音樂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過去的孤獨、憂傷過渡到了現在的燦爛、明亮。這張專輯成就了許巍在華語樂壇如日中天的地位,他成為城市文青們心中的男神,成為誠懇,簡潔,略帶狂野,質樸無華的明星偶像。

一夜成名的許巍忽然間置身於媒體的包圍之中,然而,面對鏡頭的他仍然顯得有些靦腆拘謹。魯豫有約曾經在2005年約請許巍做嘉賓,在鏡頭面前,我們看到儘管已經在這個行業裡浮沉了十幾年,但是許巍依然沒有沾染明星歌手身上普遍的習氣。他聲音平靜地講述自己過往,甚至講到當年流浪時不發工資的“穴頭”時,他依然站起來,雙手合十,略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其實他們對我挺好的。

這個細節如此自然,又如此謙卑。赤子許巍微笑面對過往,讓苦澀隨風。從此,他有意識地回避了更多的媒體,選擇讓自己更從容真實地面對自己。這份純淨,是他生生不息的創作源泉。

成名之後,許多非常紅的歌唱類節目打電話一直聯繫讓許巍上節目,但都被他拒絕了,“說實話他的性格很不合適,他可能反而會把節目毀了,雖然大家會認為你是謙虛,但實際上真的,他不擅長在媒體前說話,放不開,節目更適合哈林、那英,但不適合他。他太認真,這些節目有娛樂性,他去了實際上是給節目減分的,坐在那兒也難受。”許巍的經紀人告訴大家。

之後,許巍又宣佈了不再領獎、不走紅毯,上頒獎禮只表演,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著未變。2015年,深圳一份報紙辦的頒獎禮,找許巍表演,許巍向主辦方提出“不領獎、不走紅毯、不接受群訪”的要求,一度令對方高層很頭疼,“不走紅毯”主辦方覺得有點不近人情,合作差點中斷。

另一方面,許巍歌曲裡的不安和憤怒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靜和超脫的自由。

《時光漫步》之後,許巍又推出了兩張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和《愛如少年》,這兩張專輯讓他幾乎拿遍了所有能拿的獎項。但是這也讓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大部分人都在質問他,“為什麼你的音樂總是同一個調調?為什麼你只寫山水,陽光、風雨、永遠都是溫暖的?”

許巍的想法是,“難道你看不到這個世間已經有這麼多的問題嗎?生命不可能只停留在抱怨上面,駡街一點意義都沒有。”

許巍從那時開始系統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從三字經開始,論語、中庸、道德經一直到佛經、佛法,我全部開始研究,那個時候才開始瞭解自己的文化。”佛教的信仰給他帶去深刻的轉變,“在我內心,它讓我走過去,讓我深刻反觀自己,三十歲,我會反思自己,看到太多問題,就開始自省了。”

“你信嗎?我希望通過音樂來治療自己。”許巍說。也正因為如此,他後期的音樂,不再考慮它的流行度和傳唱度,更多的是做文化的傳承,“美國搖滾樂這樣,英國搖滾樂這樣,中國搖滾樂一定要跟自己文化融合,要不然你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他寫出了《空谷幽蘭》,第一次將詩經宋詞結合。之後又寫了《世外桃源》,他覺得自己寫這些是有一種“水到渠成”的力量在推動他。

《空谷幽蘭》是許巍最近的專輯《此時此刻》的主打歌曲。

縱有紅顏 百生千劫

難消君心 萬古情愁

青峰之巔 山外之山

晚霞寂照 星夜無眠

如幻大千 驚鴻一瞥

一曲終了 悲欣交集

夕陽之間 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 獨立春寒

紅塵中 你的無上清涼

寂靜光明 默默照耀世界

行如風 如君一騎絕塵

空穀絕響 至今誰在傾聽

一念淨心 花開遍世界

每臨絕境 峰回路又轉

但憑淨信 自在出乾坤

恰似如夢初醒 歸途在眼前

行盡天涯 靜默山水間

傾聽晚風 拂柳笛聲殘

踏破芒鞋 煙雨任平生

慧行堅勇 究暢恒無極

在這首歌裡,我們看到行者許巍已經擺脫了內心的諸多困擾,他內心平靜而不枯萎,豐富而不喧鬧。可以說,從這張專輯開始,多年來困擾他的《水妖》已悄然離去,只有《空谷幽蘭》的淡泊和安詳。

2014年,許巍手裡拿著那塊刻有“許巍xuwei”的磚頭,儀式感隆重地把它鑲在利物浦洞窟酒吧前的名人牆上,這裡是英國搖滾巨星Beatles的成名之地,全世界所有的歌手都以在這裡表演過為榮。之前,僅有一位亞洲歌手在這登過台,許巍,則是第一位華人搖滾歌手。

當晚,許巍在這裡演唱了《曾經的你》、《藍蓮花》、《世外桃源》等六首歌曲,眼前全部是英國的搖滾樂迷,與許巍一起登臺的還有吉他手李延亮、鍵盤手王文穎等,他們所站的位置就是幾十年前約翰列儂和保羅所表演的位置。“太震撼了”,李延亮這樣說道。

這是2014年許巍開啟英倫之行發生的一個小片斷。《在那搖滾的故鄉》紀錄片正在騰訊視頻熱播,這一段路程裡,許巍一路從倫敦到利物浦、斯里蘭卡、愛丁堡、格拉斯哥、曼徹斯特等地方,經過了披頭士的故鄉,去了佛教徒朝聖的舍利塔,赤腳尋找菩提樹。

這一年對許巍而言,他是行者。作為一名曾經在中國的搖滾樂壇和流行樂壇都不能忽視的元老級人物,許巍選擇以一種寧靜致遠的方式,從一個大眾歌者,過渡到了一個行者音樂家。

2016年年底,許巍在杭州唱《曾經的你》。唱到一半,他開始抱著吉他,安靜地看著台下。那一刻,伴著簡單的節奏,全場高唱“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噠噠,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噠噠,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噠噠,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許巍始終笑著看著台下的觀眾,表情羞澀而又善意溫暖。

是的,水妖已沒,他是空谷幽蘭。

【注: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頭條號刪除。】

許巍在西安組織“飛樂隊”,寫出《執著》。在一次樂隊演出中,他將《執著》唱給台下的女友,女友淚流滿面。唱完這首歌,許巍再次選擇漂泊,為了理想,他寧願忍受孤獨。

二十六歲,許巍北上,簽約紅星。《執著》由田震唱紅,並且成就了田震歌壇一姐的地位。後來,很多人覺得許巍原版的《執著》比田震版本的更含蓄,也更決絕。這分倔強,只有親歷其中才能更好演繹。

二十九歲,許巍的第一張專輯《在別處》發行。

三十一歲,許巍第二張專輯《那一年》發行。整張專輯依舊展現了許巍敏銳、感性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孤寂與狂野、冷漠與熱烈、逃避與尋找、麻木與思考,或許就是這樣的矛盾與掙扎,才讓許巍得以寫出如此精彩的作品。這張專輯後被無數搖滾音樂愛好者稱為“中國搖滾史上最好聽的一張專輯”。

在這張專輯裡,“迷茫和孤獨”是許巍的主題。

他唱道:

“這麼多年 你還在不停奔跑

眼看著明天依然虛無飄渺

在生存面前那純潔的理想

原來是那麼脆弱不堪

你站在這繁華的街上

找不到你該去的方向”

同樣,在這張專輯裡,許巍還用沙啞的聲音唱了一首《故鄉》。

這首歌是流浪歌手寫給妻子的。如果有人說許巍的歌曲調太過平坦,那麼這首歌裡的許巍,已經如泣如訴。

“這是什麼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涼

那無盡的旅程如此漫長

我是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

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

在異鄉的路上每一個寒冷的夜晚

這思念它如刀讓我傷痛

總是在夢裡我看到你無助的雙眼

我的心又一次被喚醒

我站在這裡想起和你曾經離別情景

你站在人群中間那麼孤單”

醫學上說抑鬱症的源頭是源自自卑,許巍贊同這一點,“我一直在想我這些年成長的過程中,我怎麼了,我怎麼把自己生活過成這樣?因為之前我是個非常自信的人,結果回來的時候,我從北京錄兩張唱片就變成了一個特別自卑的人,一點自信都沒有。”

這一年,許巍帶著發行的兩張專輯回到故鄉西安。漂泊的疲憊讓他渴望安定,而生活的窘迫,也讓他不堪重負。我們無從想像這次回家的時候,許巍內心經歷了怎樣的煎熬,據說他一度想開一個小賣店來養家糊口。也就在此時,他得了外界盛傳的憂鬱症,分分鐘都有可能結束自己的生命。多年來的闖蕩和漂泊,讓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浪子,差一點就萬劫不復。

還好,許巍在最困難的時候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的女友也就是現在的妻子一直對他不離不棄。鄭鈞經常給他打電話,葉蓓也總問他,“我說你需要錢嗎?”許巍總說不要。也就在這段時間,他開始接觸佛教,一次旅行登頂時,山間僧侶純樸安詳的微笑,讓他找到了久違的溫暖。這一次,孤獨的孩子終於為自己的內心,找到了棲身之地。

病中的許巍寫下了《完美生活》、《藍蓮花》、《天鵝之旅》等幾首輕盈而開闊平和的歌曲,這是他的自我救贖,也是中國搖滾音樂的巨大收穫。

2002年,許巍的新專輯《時光·漫步》出版。在這張專輯中,許巍有意識地回避自己的抑鬱,因為他認為社會上焦慮的人太多了,他想通過做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老是宣洩解決不了問題。於是沉默三年潛心創作的《時光·漫步》音樂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過去的孤獨、憂傷過渡到了現在的燦爛、明亮。這張專輯成就了許巍在華語樂壇如日中天的地位,他成為城市文青們心中的男神,成為誠懇,簡潔,略帶狂野,質樸無華的明星偶像。

一夜成名的許巍忽然間置身於媒體的包圍之中,然而,面對鏡頭的他仍然顯得有些靦腆拘謹。魯豫有約曾經在2005年約請許巍做嘉賓,在鏡頭面前,我們看到儘管已經在這個行業裡浮沉了十幾年,但是許巍依然沒有沾染明星歌手身上普遍的習氣。他聲音平靜地講述自己過往,甚至講到當年流浪時不發工資的“穴頭”時,他依然站起來,雙手合十,略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其實他們對我挺好的。

這個細節如此自然,又如此謙卑。赤子許巍微笑面對過往,讓苦澀隨風。從此,他有意識地回避了更多的媒體,選擇讓自己更從容真實地面對自己。這份純淨,是他生生不息的創作源泉。

成名之後,許多非常紅的歌唱類節目打電話一直聯繫讓許巍上節目,但都被他拒絕了,“說實話他的性格很不合適,他可能反而會把節目毀了,雖然大家會認為你是謙虛,但實際上真的,他不擅長在媒體前說話,放不開,節目更適合哈林、那英,但不適合他。他太認真,這些節目有娛樂性,他去了實際上是給節目減分的,坐在那兒也難受。”許巍的經紀人告訴大家。

之後,許巍又宣佈了不再領獎、不走紅毯,上頒獎禮只表演,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著未變。2015年,深圳一份報紙辦的頒獎禮,找許巍表演,許巍向主辦方提出“不領獎、不走紅毯、不接受群訪”的要求,一度令對方高層很頭疼,“不走紅毯”主辦方覺得有點不近人情,合作差點中斷。

另一方面,許巍歌曲裡的不安和憤怒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靜和超脫的自由。

《時光漫步》之後,許巍又推出了兩張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和《愛如少年》,這兩張專輯讓他幾乎拿遍了所有能拿的獎項。但是這也讓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大部分人都在質問他,“為什麼你的音樂總是同一個調調?為什麼你只寫山水,陽光、風雨、永遠都是溫暖的?”

許巍的想法是,“難道你看不到這個世間已經有這麼多的問題嗎?生命不可能只停留在抱怨上面,駡街一點意義都沒有。”

許巍從那時開始系統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從三字經開始,論語、中庸、道德經一直到佛經、佛法,我全部開始研究,那個時候才開始瞭解自己的文化。”佛教的信仰給他帶去深刻的轉變,“在我內心,它讓我走過去,讓我深刻反觀自己,三十歲,我會反思自己,看到太多問題,就開始自省了。”

“你信嗎?我希望通過音樂來治療自己。”許巍說。也正因為如此,他後期的音樂,不再考慮它的流行度和傳唱度,更多的是做文化的傳承,“美國搖滾樂這樣,英國搖滾樂這樣,中國搖滾樂一定要跟自己文化融合,要不然你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他寫出了《空谷幽蘭》,第一次將詩經宋詞結合。之後又寫了《世外桃源》,他覺得自己寫這些是有一種“水到渠成”的力量在推動他。

《空谷幽蘭》是許巍最近的專輯《此時此刻》的主打歌曲。

縱有紅顏 百生千劫

難消君心 萬古情愁

青峰之巔 山外之山

晚霞寂照 星夜無眠

如幻大千 驚鴻一瞥

一曲終了 悲欣交集

夕陽之間 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 獨立春寒

紅塵中 你的無上清涼

寂靜光明 默默照耀世界

行如風 如君一騎絕塵

空穀絕響 至今誰在傾聽

一念淨心 花開遍世界

每臨絕境 峰回路又轉

但憑淨信 自在出乾坤

恰似如夢初醒 歸途在眼前

行盡天涯 靜默山水間

傾聽晚風 拂柳笛聲殘

踏破芒鞋 煙雨任平生

慧行堅勇 究暢恒無極

在這首歌裡,我們看到行者許巍已經擺脫了內心的諸多困擾,他內心平靜而不枯萎,豐富而不喧鬧。可以說,從這張專輯開始,多年來困擾他的《水妖》已悄然離去,只有《空谷幽蘭》的淡泊和安詳。

2014年,許巍手裡拿著那塊刻有“許巍xuwei”的磚頭,儀式感隆重地把它鑲在利物浦洞窟酒吧前的名人牆上,這裡是英國搖滾巨星Beatles的成名之地,全世界所有的歌手都以在這裡表演過為榮。之前,僅有一位亞洲歌手在這登過台,許巍,則是第一位華人搖滾歌手。

當晚,許巍在這裡演唱了《曾經的你》、《藍蓮花》、《世外桃源》等六首歌曲,眼前全部是英國的搖滾樂迷,與許巍一起登臺的還有吉他手李延亮、鍵盤手王文穎等,他們所站的位置就是幾十年前約翰列儂和保羅所表演的位置。“太震撼了”,李延亮這樣說道。

這是2014年許巍開啟英倫之行發生的一個小片斷。《在那搖滾的故鄉》紀錄片正在騰訊視頻熱播,這一段路程裡,許巍一路從倫敦到利物浦、斯里蘭卡、愛丁堡、格拉斯哥、曼徹斯特等地方,經過了披頭士的故鄉,去了佛教徒朝聖的舍利塔,赤腳尋找菩提樹。

這一年對許巍而言,他是行者。作為一名曾經在中國的搖滾樂壇和流行樂壇都不能忽視的元老級人物,許巍選擇以一種寧靜致遠的方式,從一個大眾歌者,過渡到了一個行者音樂家。

2016年年底,許巍在杭州唱《曾經的你》。唱到一半,他開始抱著吉他,安靜地看著台下。那一刻,伴著簡單的節奏,全場高唱“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噠噠,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噠噠,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噠噠,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許巍始終笑著看著台下的觀眾,表情羞澀而又善意溫暖。

是的,水妖已沒,他是空谷幽蘭。

【注: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頭條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