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左宗棠作幕僚時期脫口而出的一句髒話,竟改變了一個官二代的命運

歷史風雲錄

▲ 樊增祥像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許群兄

樊增祥,清代官員,文學家,因其詩作豔俗,有“樊美人”之稱。並且,樊增祥擅長駢文,一生中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然而,誰能想到,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文學家竟然是被“罵”出來的。

小時候的樊增祥,家境優越,父親樊燮是湖南長沙的一名總兵。富足的生活讓他對讀書、寫字沒有一點興趣,每天只顧做個富家少爺,悠哉樂哉地生活。

面對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他甚至反唇相譏,說父親一個字不認識,卻也照樣官至高位,所以仕途和讀書並沒有直接關係。樊燮無奈,聽之任之。

怎奈,好景不長。樊燮因為貪污腐敗,肆意處罰官兵,致使惡名在外,甚至被人告發到了他的上司湖南巡撫駱秉章那裡。

樊燮被叫去核實情況。面對上司,樊燮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然而在告辭時,面對駱秉章的師爺左宗棠,他卻一幅高高在上、不屑一顧的姿態。左宗棠氣不過,覺得他目中無人,而樊燮則傲慢地認為他堂堂一個朝廷二品官根本無須向一個師爺作揖行禮。於是,兩人之間起了紛爭,最後被左宗棠大聲呵斥:“王八蛋,滾出去!”

之後,氣憤不過的左宗棠建議駱秉章以貪污驕縱的罪名上奏參劾樊燮,

並最終如願地罷免了他的總兵職務。而左宗棠也因為“樊燮事件”而被咸豐皇帝另眼相看,並從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 左宗棠像

俗話說,旦夕禍福轉一瞬間。革職返鄉後,昔日高高在上的樊燮一下成為了尋常百姓,而之前富足優越的生活也一下變得窮困潦倒起來。

甚至於他曾經的那些部下,在看到他落魄之後,也全都對他惡語相向,以報多年來被他欺壓之仇。

痛定思痛,樊燮覺得自己雖貪財、縱肆,但罪不至貶,而此次吃虧,完全是因為沒有文化,不會為自己辯護。樊燮知道,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跟頭,於是,他決定重點培養兩個兒子,以洗刷恥辱。

樊燮在庭院中修了一座讀書樓,高薪聘請名師為兒子執教。

他把兒子關在讀書樓上,嚴禁外出,讓他們一心讀書。並且,還讓他們在祖先神位面前立誓,一定要超過當年羞辱過自己的左宗棠。

為了激發兩個兒子的學習熱情,樊燮還特製了一塊“洗辱牌”,上面寫著左宗棠罵他的那句話:“王八蛋,滾出去”。除此之外,樊燮還要求兒子們穿上女人衣褲,並立下家規:中秀才,脫外女服;中舉人,脫內女服;中進士,焚洗辱牌,以慰先靈。每月初一、十五,樊燮還帶著兩個兒子拜祭,而每次必說:“不中舉人以上功名,不去此牌。”

在兩個兒子的心裡,一方面,對左宗棠的恨與日俱增,而另一方面,要發憤苦讀、考取功名的決心也與日俱增。

之後,因為兄長病逝,集希望于一身的樊增祥更加勤奮和努力。他把家恥化為學習的動力,發憤苦讀,考中秀才,之後又一步一步中舉人、中進士、點翰林,官至江寧布政使權署兩江總督。

▲ 樊增祥書畫作品

樊增祥不僅官運亨通,在作詩填詞方面也是造詣頗深。他在詩詞創作方面,不僅表現出精思、博學和手熟的驚人才華,而且能把“人人意中所欲言而實人人所不能言”的內容,恰到好處地表現在自己的詩詞中,在全國享有盛名,成為清末民初著名的晚唐詩派代表詩人。

可以說,樊增祥能成為重量級的文學家完全得益于當初左宗棠對他父親的一句辱駡。若沒有那句罵,樊燮根本意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也不可能知恥後勇,奮發圖強,從而功成名就。所以說,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縱使是一句讓你尊嚴掃地的辱駡,也可以激發起你的鬥志,讓你脫胎換骨!

除此之外,樊燮還要求兒子們穿上女人衣褲,並立下家規:中秀才,脫外女服;中舉人,脫內女服;中進士,焚洗辱牌,以慰先靈。每月初一、十五,樊燮還帶著兩個兒子拜祭,而每次必說:“不中舉人以上功名,不去此牌。”

在兩個兒子的心裡,一方面,對左宗棠的恨與日俱增,而另一方面,要發憤苦讀、考取功名的決心也與日俱增。

之後,因為兄長病逝,集希望于一身的樊增祥更加勤奮和努力。他把家恥化為學習的動力,發憤苦讀,考中秀才,之後又一步一步中舉人、中進士、點翰林,官至江寧布政使權署兩江總督。

▲ 樊增祥書畫作品

樊增祥不僅官運亨通,在作詩填詞方面也是造詣頗深。他在詩詞創作方面,不僅表現出精思、博學和手熟的驚人才華,而且能把“人人意中所欲言而實人人所不能言”的內容,恰到好處地表現在自己的詩詞中,在全國享有盛名,成為清末民初著名的晚唐詩派代表詩人。

可以說,樊增祥能成為重量級的文學家完全得益于當初左宗棠對他父親的一句辱駡。若沒有那句罵,樊燮根本意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也不可能知恥後勇,奮發圖強,從而功成名就。所以說,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縱使是一句讓你尊嚴掃地的辱駡,也可以激發起你的鬥志,讓你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