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語碩士鄉村獻青春,走近丹江口市習家店鎮中學教師楊姍姍

楚天都市報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王豔偉

她是重點大學英語專業碩士,出生于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卻來到離家數百公里外的鄂西北貧困山區學校支教。5年支教期已滿,本可以回到城市工作,

她卻依然選擇留在農村教書,無怨無悔。

她就是丹江口市習家店鎮中學教師楊姍姍。經全省各地各部門層層推薦,省委宣傳部組織評審,楊姍姍當選為2017年7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心懷夢想 英語碩士來到鄉村學校

楊姍姍今年30歲,2010年12月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

獲得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12年6月,從小就有著教師夢的她在丹江口籍男友的勸說下,參加了丹江口市教師招聘考試,以免筆試、面試第一的成績被錄取。

“當我被丹江口市公開招聘為教師後,我想,憑著我的研究生學歷,分配到丹江口城區高中應該是沒有懸念的。”正當楊姍姍躊躇滿志準備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大顯身手時,當年秋季開學時的分配結果令所有人都沉默了:她被分配到偏遠的鄉鎮中學習家店中學。

這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我和你媽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從小教育你要努力學習,為的就是將來有一天你們能夠脫離農村,過上更好的生活。你現在倒好,剛走出農村,又走進更偏遠的農村。唉!”雖然父親沒有明確反對,但話中明顯透露出不贊同。

怎麼辦?作為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在當時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那段時間,

她一直連續不斷接到已進入大城市工作的同學們的電話,他們也都勸她放棄在農村當教師的工作。

與此同時,她的男友已在武漢開始創業,成立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她如果留在武漢加入培訓機構任教,月收入可達4000多元。同時,她在長江大學一個二級學院實習期間表現優異,有機會留校任教……

但最終楊姍姍還是選擇了習家店中學。她說:“我心中有一個教師夢,希望成為一個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

沒有選擇另外兩個機會,是因為這兩個職業雖然是教書,卻不能體驗育人的全過程。所以我最終選擇成為一名鄉村老師。”

另一個因素,就是她愛人的老家就在丹江口市,在此前的接觸中,她覺得當地人樸實友善,讓她十分有好感。

克服困難 她取得一個個優異成績

首次來到習家店中學,她火熱的心陡然涼了半截。那時,習家店鎮到丹江口市,

坐班車需要兩個小時,路彎坡陡,她暈車格外嚴重,等到了習家店下車後,她已經吐得頭暈目眩、四肢無力,連行李都拿不動了。

宿舍沒有電視,沒有網路,衛生間和臥室之間連一扇隔斷的門都沒有。她心裡說不出的悲涼。

第一節課也讓她倍感沮喪:她用普通話提問,沒有學生舉手;她讓學生自學,更沒有學生配合。課後,教研組長尚長波說:“慢慢來,你還不是很瞭解這裡的學生。”老教師安良華說:“你對課堂的把握還停留在理論階段。”聽到這些,本就心裡不是滋味的她,哭了。

“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如果我就這樣走了,54個孩子就沒了英語老師。我不能當逃兵。當一名好教師,我一定可以!”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楊姍姍更加堅定了紮根這裡的決心。為了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她做了很多功課:每節課都認真准備課件,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課後總結經驗教訓。還虛心觀摩不同學科教師的公開課,博採眾長。

越教越有信心,越教越喜歡這份職業。2012年,她當班主任,整天與學生守在一起:早上6點帶學生跑操;中午到班上安排學生寫作業和午休,瞭解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並及時解決;晚上8點半下自習後到寢室查看學生就寢情況,等學生都睡了才回宿舍休息。

班上有個叫馬超的學生,總是調皮惹事。七年級下學期,楊姍姍因為懷孕,有時感覺力不從心。有一次,馬超又闖禍了,她把馬超叫到辦公室,還沒開口,馬超就說:“對不起,我又惹事了。老師您可千萬別生氣,對您身體不好。”

“聽完,我整個人都愣住了。這個孩子是從內心裡親近我這個老師,才會對我如此關心和瞭解。有這樣的學生,我是幸福的。”楊姍姍感慨地說。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14年6月她教的第一屆畢業生中考英語成績居全校第一;2015年6月和12月,她先後兩次參加丹江口教研室舉辦的課改展示課和優質課競賽,並分別獲得一等獎;2016年12月,她被推選為丹江口市人大代表;同年年底成功晉級中學一級教師,是整個學校最年輕的一級教師……

紮根基層 她一次次放棄回城機會

“楊老師,您離開這裡不?下學期還能見著您嗎?”懂事的學生們都知道她是支教老師,每到一個學期結束,總是這樣問。“老師不會走,老師會在這裡陪著你們,並把你們送走。”每當此時,楊姍姍總會摸著學生的腦袋,親切地說道。

對學生多盡一份責任,就意味著要放棄一些親情。她說,這幾年太虧欠丈夫、虧欠公婆、虧欠寶寶。只要一放假,她哪兒也不去,應酬全部推掉,陪伴在家人身邊。

是的,她對家人有愧疚。為了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她把不到4個月的寶寶留在家裡交給公婆照顧,每週只能盡到兩天當母親的責任。每個周日下午返校時間,是她最煎熬的時刻。一方面希望孩子不要哭鬧,自己可以安心去上班,另一方面又希望寶寶可以更黏她一些。等到孩子再大些,每週幼稚園的親子繪畫時間她總是缺席,她心裡滿滿都是對孩子的愧疚。

每年,她還要回一兩次300裡外的娘家,那裡有年邁的父母。她總想趕快回去陪伴他們。

“她這麼些年走過來,確實犧牲了很多,很不容易。”提起楊姍姍,丹江口市習家店鎮中學校長尚長友翹起了大拇指。尚長友告訴記者,楊姍姍基礎好,教學水準提高很快,目前是學校的青年骨幹,她的師德尤其好,跟同事、學生相處融洽。領導交代的事情,她從未叫過難。有一年端午節,正是中考,學校安排她做中考服務工作,不能與家人團聚,她就打電話把公公婆婆叫到學校來,一家人匆匆忙忙過了一個節。

尚長友說,考慮到楊姍姍的實際困難,近幾年來每到暑假,他就會預計到楊姍姍可能會提出調動工作的要求,可她一直沒有。到了2016年,楊姍姍服務滿5年了,按照政策可以調到城裡條件更好的學校裡,他料到這次楊姍姍一定會提出要求,可是,還是沒見她開口。

“我的人生價值在鄉村教育上漸漸得到了體現。”楊姍姍說:“我喜歡這個地方,喜歡這裡的孩子。所以,我選擇留下來。”

還有比這更加充足的理由嗎?

上聯:碧水映丹心,寓教鄉村,行經歲月渾無悔

下聯:尺台詮大義,圃培桃李,砥礪風霜亦有年

橫批:紅燭燃情

(湖北省楹聯學會王泉珍)

”老教師安良華說:“你對課堂的把握還停留在理論階段。”聽到這些,本就心裡不是滋味的她,哭了。

“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如果我就這樣走了,54個孩子就沒了英語老師。我不能當逃兵。當一名好教師,我一定可以!”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楊姍姍更加堅定了紮根這裡的決心。為了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她做了很多功課:每節課都認真准備課件,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課後總結經驗教訓。還虛心觀摩不同學科教師的公開課,博採眾長。

越教越有信心,越教越喜歡這份職業。2012年,她當班主任,整天與學生守在一起:早上6點帶學生跑操;中午到班上安排學生寫作業和午休,瞭解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並及時解決;晚上8點半下自習後到寢室查看學生就寢情況,等學生都睡了才回宿舍休息。

班上有個叫馬超的學生,總是調皮惹事。七年級下學期,楊姍姍因為懷孕,有時感覺力不從心。有一次,馬超又闖禍了,她把馬超叫到辦公室,還沒開口,馬超就說:“對不起,我又惹事了。老師您可千萬別生氣,對您身體不好。”

“聽完,我整個人都愣住了。這個孩子是從內心裡親近我這個老師,才會對我如此關心和瞭解。有這樣的學生,我是幸福的。”楊姍姍感慨地說。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14年6月她教的第一屆畢業生中考英語成績居全校第一;2015年6月和12月,她先後兩次參加丹江口教研室舉辦的課改展示課和優質課競賽,並分別獲得一等獎;2016年12月,她被推選為丹江口市人大代表;同年年底成功晉級中學一級教師,是整個學校最年輕的一級教師……

紮根基層 她一次次放棄回城機會

“楊老師,您離開這裡不?下學期還能見著您嗎?”懂事的學生們都知道她是支教老師,每到一個學期結束,總是這樣問。“老師不會走,老師會在這裡陪著你們,並把你們送走。”每當此時,楊姍姍總會摸著學生的腦袋,親切地說道。

對學生多盡一份責任,就意味著要放棄一些親情。她說,這幾年太虧欠丈夫、虧欠公婆、虧欠寶寶。只要一放假,她哪兒也不去,應酬全部推掉,陪伴在家人身邊。

是的,她對家人有愧疚。為了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她把不到4個月的寶寶留在家裡交給公婆照顧,每週只能盡到兩天當母親的責任。每個周日下午返校時間,是她最煎熬的時刻。一方面希望孩子不要哭鬧,自己可以安心去上班,另一方面又希望寶寶可以更黏她一些。等到孩子再大些,每週幼稚園的親子繪畫時間她總是缺席,她心裡滿滿都是對孩子的愧疚。

每年,她還要回一兩次300裡外的娘家,那裡有年邁的父母。她總想趕快回去陪伴他們。

“她這麼些年走過來,確實犧牲了很多,很不容易。”提起楊姍姍,丹江口市習家店鎮中學校長尚長友翹起了大拇指。尚長友告訴記者,楊姍姍基礎好,教學水準提高很快,目前是學校的青年骨幹,她的師德尤其好,跟同事、學生相處融洽。領導交代的事情,她從未叫過難。有一年端午節,正是中考,學校安排她做中考服務工作,不能與家人團聚,她就打電話把公公婆婆叫到學校來,一家人匆匆忙忙過了一個節。

尚長友說,考慮到楊姍姍的實際困難,近幾年來每到暑假,他就會預計到楊姍姍可能會提出調動工作的要求,可她一直沒有。到了2016年,楊姍姍服務滿5年了,按照政策可以調到城裡條件更好的學校裡,他料到這次楊姍姍一定會提出要求,可是,還是沒見她開口。

“我的人生價值在鄉村教育上漸漸得到了體現。”楊姍姍說:“我喜歡這個地方,喜歡這裡的孩子。所以,我選擇留下來。”

還有比這更加充足的理由嗎?

上聯:碧水映丹心,寓教鄉村,行經歲月渾無悔

下聯:尺台詮大義,圃培桃李,砥礪風霜亦有年

橫批:紅燭燃情

(湖北省楹聯學會王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