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有投資《戰狼3》的理財,你會買嗎?

新聞:超越《美人魚》 戰狼2成國內新票房冠軍

考慮到這部電影讓各參與方,尤其是據說抵押了自家房產的吳京,賺的盆滿缽滿。這時,不妨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有機會,讓你參與《戰狼3》的投資,

你幹不幹?

實際上,無論是《戰狼2》,還是前段時間火爆的《人民的名義》,在開拍前,因為不被投資人看好,都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人民的名義》製片人兼導演曾說過:“不少資方談妥後又跑了,開機時還有2000萬元的缺口。”

這部電視劇最終的投資方沒有大的影視公司,

均是規模較小的民營影視公司,有的甚至是第一次投拍電視劇,基本是被忽悠進來的。

所以,把投資的時點放到當時,誰也不知道這筆錢投出去能賺多少。

在《戰狼2》上映前,沒人會想到這部電影,會刷新國內票房冠軍記錄。在《人民的名義》上映前,

投資人都惴惴不安,在反腐大片停播N年的今天,到底是否能過審。

可是,如果把投資時點放到現在,當誰都認為參與《戰狼3》的投資一定能賺錢時,反而不見得有賺大錢的機會了。

因為吳京也不傻啊,知道自己的IP值錢,《戰狼3》無論未來實際票房如何,反正市場預期不會差,自然投資的門檻會大幅提高,分紅比例會大幅下降。反正不差錢,愛投不投。

這就是投資中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

叫“一致性預期”。

如《戰狼2》、《人民的名義》上映前,影視投資老司機們的“一致性預期”,是並不看好,所以少數投資人(甚至是從來沒投資過影視的新手),遇上了天時地利人和,撞了狗屎運,狠狠賺了筆。

而這些上映後,大家都認為翻拍續集能大賣,“一致性預期”都追之若鶩時,即使投資了,投資回報率必然沒前者高。

再看基金,如下圖,真正賺到錢的,都是大家“一致性預期”都不看好的時候買入,

反而都認為買到基金就能賺到錢時,這種“一致性預期”往往讓你被套在股指的山頂上關燈吃面。

這正是“一致性預期”和“獨立思考”的差異。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在“一致性預期”開始時前埋伏,學會在“一致性預期”爆發時抽身,才是投資的大智慧。

最後說件好玩的事。前陣子,老南一朋友參加了一個影視投資的培訓班,班上某國內知名的導演給他們上課。這位知名導演也感歎,自己投影視,居然85%都虧錢。So,如果真有《戰狼3》的理財產品,你還會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