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聰明的媽媽這樣做,輕鬆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家門前開了一個大超市,正值剛開業,活動多多,孩子說讓我帶她去逛逛。

六歲的孩子對金錢還沒有一點概念,也不太會認錢,但每每進了超市就像脫韁的野馬進了草原,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愛吃的零食便拼命的往購物車裡塞,

結果到了收銀台經過我再三的篩選還是有那麼幾件我不想買、她卻堅持要買的東西。

可是這次,我突發奇想想做個試驗,給孩子一部分零花錢,允許她自由支配,看看能有什麼結果。

於是我跟孩子說:我帶你去超市可以,

你馬上要上小學了,也該有自己的零花錢了,從今天開始,以後每個星期一我都會給你20塊錢,這些錢由你自己自由支配,你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不能超過這個額度。如果你沒花完,這些錢你可以存起來,存的多了你想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是漂亮的衣服都可以。

孩子聽我這樣說,欣喜不已,激動的說:真的嗎媽媽?我真的可以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嗎?

我點點頭說:是的!給你了就是你的錢了,你自由支配,我不干預。

孩子高興的跳了起來:好啊好啊,那我們趕緊走吧。

到了超市,到處熙熙攘攘,各種吃的、用的、玩的都在做活動。孩子先來到了賣果凍的櫃檯前,因為果凍是我平時絕不允許她買的東西,所以對她更是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先拿了一袋果凍,看了一下下面的標價簽,上面寫著:14.9元。

她問我:媽媽,我的錢夠買這個吧?

我說:夠!你有20塊錢,

這個果凍是14.9,相當於15塊錢。你買了之後,身上還剩5塊錢。

她歡快的說:好的!

隨即高興的把就果凍放進了購物車,繼續到別的櫃檯看。

又看到了一包巧克力,下面標價是9.9。她一邊拿著巧克力看,一邊低聲嘀咕:我還有5塊錢,巧克力9.9,不夠買吧?

嘀咕完,戀戀不捨的把巧克力放回了貨價,自言自語的說:嗯,下次再買這個。然後繼續逛。

二十分鐘以後,購物筐裡還是只有一包果凍。

因為她所有看的東西,剩下的錢都不夠買。

後來她意識到果凍太貴,就又來到果凍的櫃檯,戀戀不捨的把果凍放回貨架上,嘴裡低聲說:這個太貴了,一買我就沒錢了,下次再買吧。

就這樣,逛了一個小時,我買了一些日用品和菜,她的購物筐裡只有一個2塊錢的奶片。我們結帳回家,她結她的,我結我的。

孩子想買冰棒,查看包裡的錢有多少,最終還是選擇放棄,覺得貴了

從那次以後,每次我帶她出去,就讓她把自己的錢帶上,看到喜歡的玩具或者想買果汁喝,都讓她自己去問價格,決定買還是不買。結果下來發現她一分錢都捨不得花,喜歡的玩具一問價格貴了就去摸一摸,嘴裡嘟囔一句:下次再買吧。想喝果汁又覺得貴,就自已安慰自己:算了,我帶的有白開水,還是不買了。

截止第一次給她零花錢到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一個月時間,經過這一個月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孩子平時隨意亂買玩具和零食的習慣也沒有了,出門也不再看到什麼就鬧著要買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像我之前一樣的苦惱,孩子進了超市就好像超市是自己家的一樣,看到什麼就拼命的想買,不買就一哭二鬧三上吊,由此我總結了一下,想引導孩子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真的不是件複雜的事情,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行:

1、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我找的切入點是她要上小學了,以後每週給她定點發零花錢,這既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自己已經長大了的事實,又可以掩蓋父母控制她零花錢的“小心機”(因為按照她平時的表現來,進一次超市所花的錢會遠遠大於20元)。她自己對零花錢有了支配權,也有了“奴隸翻身做主人”的優越感,高興得屁顛屁顛的。

2、允許她買你認為不值得買的東西

既然主動權給了她,她買什麼東西,你可以技巧性的指導,但不可以強制性的干預。

比如女兒出去玩想買果汁,我就會說:“好啊,反正你自己的錢自己作主嘛,想買什麼都可以。”但其實我的內心是不願意她買果汁的,我就會在旁邊有意無意的告訴她:“你帶的有白開水,但如果你想買果汁也可以,這個果汁10塊錢,買了你這個星期的零花錢就花了一半了。”她聽我這樣說,就感覺花了她一周的零花錢的一半,好多呀!一般情況下衡量一下就會放棄。

3、增強了孩子延遲性滿足

心理學家沃爾特·蜜雪兒曾做過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實驗人員給每個4歲的孩子一顆好吃的軟糖,並告訴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馬上吃掉的話,那麼只能吃一顆軟糖;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的話,就能吃到兩顆。然後,實驗人員離開,留下孩子和極具誘惑的軟糖。

實驗人員通過單面鏡對實驗室中的幼兒進行觀察,發現:有些孩子只等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軟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卻很有耐心,還想出各種辦法拖延時間,比如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或自言自語、或唱歌、講故事……成功地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順利等待了20分鐘後再吃軟糖,是“延遲者”。

後來,研究人員在參加實驗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對他們的家長及教師進行了調查,發現:“不等者”在個性方面,更多地顯示出孤僻、易固執、易受挫、優柔寡斷的傾向;“延遲者”較多地成為適應性強、具有冒險精神、受人歡迎、自信、獨立的少年。兩者學業能力的測試結果也顯示,“延遲者”比“不等者”在數學和語文成績上平均高出20分。

實驗說明,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因此,延遲滿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

4、讓孩子懂得了尊重

這其實說的就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界限,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錢不是孩子的錢,同理孩子的錢父母也不能支配,有了界限也就有了相互尊重的基礎。

5、教給孩子對比價格

另外豆媽在此也提醒各位寶媽,給孩子發放零花錢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定量的給孩子發放零花錢

2、不把零花錢當作學習的獎懲

3、不要用做家務來交換零花錢,因為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做家務的義務

4、讓孩子學會記帳:每天支出多少,收到多少零花錢

5、引導孩子零花錢的使用範疇、使用方法,和孩子商量透支後的解決辦法

6、年齡如果大點的孩子可以給他在銀行開設帳戶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聰明,家長只需用尊重和信任的態度、和善而堅定的方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如何管理金錢,相信孩子會給你帶來奇跡!

我帶的有白開水,還是不買了。

截止第一次給她零花錢到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一個月時間,經過這一個月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孩子平時隨意亂買玩具和零食的習慣也沒有了,出門也不再看到什麼就鬧著要買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像我之前一樣的苦惱,孩子進了超市就好像超市是自己家的一樣,看到什麼就拼命的想買,不買就一哭二鬧三上吊,由此我總結了一下,想引導孩子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真的不是件複雜的事情,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行:

1、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我找的切入點是她要上小學了,以後每週給她定點發零花錢,這既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自己已經長大了的事實,又可以掩蓋父母控制她零花錢的“小心機”(因為按照她平時的表現來,進一次超市所花的錢會遠遠大於20元)。她自己對零花錢有了支配權,也有了“奴隸翻身做主人”的優越感,高興得屁顛屁顛的。

2、允許她買你認為不值得買的東西

既然主動權給了她,她買什麼東西,你可以技巧性的指導,但不可以強制性的干預。

比如女兒出去玩想買果汁,我就會說:“好啊,反正你自己的錢自己作主嘛,想買什麼都可以。”但其實我的內心是不願意她買果汁的,我就會在旁邊有意無意的告訴她:“你帶的有白開水,但如果你想買果汁也可以,這個果汁10塊錢,買了你這個星期的零花錢就花了一半了。”她聽我這樣說,就感覺花了她一周的零花錢的一半,好多呀!一般情況下衡量一下就會放棄。

3、增強了孩子延遲性滿足

心理學家沃爾特·蜜雪兒曾做過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實驗人員給每個4歲的孩子一顆好吃的軟糖,並告訴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馬上吃掉的話,那麼只能吃一顆軟糖;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的話,就能吃到兩顆。然後,實驗人員離開,留下孩子和極具誘惑的軟糖。

實驗人員通過單面鏡對實驗室中的幼兒進行觀察,發現:有些孩子只等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軟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卻很有耐心,還想出各種辦法拖延時間,比如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或自言自語、或唱歌、講故事……成功地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順利等待了20分鐘後再吃軟糖,是“延遲者”。

後來,研究人員在參加實驗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對他們的家長及教師進行了調查,發現:“不等者”在個性方面,更多地顯示出孤僻、易固執、易受挫、優柔寡斷的傾向;“延遲者”較多地成為適應性強、具有冒險精神、受人歡迎、自信、獨立的少年。兩者學業能力的測試結果也顯示,“延遲者”比“不等者”在數學和語文成績上平均高出20分。

實驗說明,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因此,延遲滿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

4、讓孩子懂得了尊重

這其實說的就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界限,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錢不是孩子的錢,同理孩子的錢父母也不能支配,有了界限也就有了相互尊重的基礎。

5、教給孩子對比價格

另外豆媽在此也提醒各位寶媽,給孩子發放零花錢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定量的給孩子發放零花錢

2、不把零花錢當作學習的獎懲

3、不要用做家務來交換零花錢,因為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做家務的義務

4、讓孩子學會記帳:每天支出多少,收到多少零花錢

5、引導孩子零花錢的使用範疇、使用方法,和孩子商量透支後的解決辦法

6、年齡如果大點的孩子可以給他在銀行開設帳戶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聰明,家長只需用尊重和信任的態度、和善而堅定的方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如何管理金錢,相信孩子會給你帶來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