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互聯網+”推動廣東“發展+”

近日,由廣東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指導、騰訊公司主辦的2017“互聯網+”數字經濟中國行·廣東峰會在廣州舉行。

峰會上發佈的報告顯示,廣東數位經濟對全省GDP的貢獻已超五成,在“互聯網+”數字經濟總指數、產業指數、雙創指數、智慧民生指數等多項指數在全國遙遙領先。(8月8日《羊城晚報》)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為發展核心。而“互聯網+”無疑是聯通創新與發展的最佳紐帶。推動“互聯網+”,一方面能擴大就業,拉動經濟持續增長。另一方面,

又能啟動創新創業,助力經濟轉型升級。正是看到這一點,廣東不遺餘力地推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多項指數在全國遙遙領先。

廣東“互聯網+”發展,最大的特點就是快。2017年上半年,廣東省智慧民生發展,實現了67.43%的高速增長,指數值和增幅在全國遙遙領先。而這,只是“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廣東在“互聯網+”數字經濟總指數、產業指數、雙創指數、智慧民生指數方面均領先於全國。

“互聯網+”的全面快速發展,也不斷提高廣東的雙創指數,助推廣東經濟“粵來粵好”。

廣東“互聯網+”發展,最大的收效就是就業倍增。資料顯示,廣東省2016年數字經濟總體量達到42548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53.5%。而與數字經濟相關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62萬人,為全省全部新增就業人口的42.3%。就業是民生之本。可以想像,廣東“互聯網+”大發展對民生的改善提供多大的裨益。而隨著東莞、惠州、肇慶等城市“互聯網+”指數增長迅猛,

必然進一步拉升廣東的“就業指數”。

廣東“互聯網+”發展,公眾最真切的獲得感是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公安、人社、醫療、公積金服務已實現全省覆蓋,交通違法查詢、社保查詢、出入境業務辦理、掛號平臺、粵通卡等服務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從在各部門之間來回穿梭,到在網上一鍵辦理,這無疑大大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節約了民眾的時間成本,

讓公眾感受到最真切的獲得感。

行百里者半九十。廣東的“互聯網+”快速發展,就業倍增,公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我們要始終保持勇立潮頭的廣東氣質,把握“互聯網+”的發展規律,堅持用權力的“簡法”換創新的加法、創新的乘法,才能不斷“互聯網+”快速發展,推動廣東發展更上一層樓。(南方網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