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月煤炭進口繼續回落 短期下降空間料已不大

7月煤炭進口繼續回落

海關資料顯示,7月我國煤炭進口總量1946萬噸,同比減少175萬噸,下降8.3%,環比減少214萬噸,下降9.9%,這也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煤炭進口量首次出現同比、環比雙雙下降。由於去年上半年煤炭進口相對較少,

而今年上半年進口保持較高水準,1-7月份累計煤炭進口量仍達到15271萬噸,同比增長18.2%。

7月份煤炭進口量回落符合預期,

回落幅度也在預期之內。

一方面,由於7月1日開始煤炭進口政策進一步收緊,動力煤進口量難免受到一定影響。由於今年上半年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較高水準,5月初相關部門再度提出控制劣質煤進口,之後部分海關通過延長通關時間來控制煤炭進口。或許是相關部門意識到單純依賴延長通關時間來控制煤炭進口收效甚微,因此自7月1日開始,禁止省級政府批准的二類口岸經營煤炭進口業務,

煤炭進口政策進一步收緊。由於二類口岸大多是沿海電廠的配套碼頭,政策收緊之後,這些電廠的進口煤業務必然會將受到一定影響,7月份減少的應該主要也是動力煤。

另一方面,6月下半月國際市場煉焦煤價格的快速回升和蒙古那達慕假期也限制了煉焦煤進口量。雖然6月份國內煉焦煤價格止跌企穩有助於進口商恢復信心,

但是,6月下旬開始國際市場煉焦煤價格再度出現快速回升,在國內煉焦煤價格基本保持平穩的情況下,國際市場煉焦煤價格的快速上漲或將使進口商再度陷入觀望狀態。另外,7月中旬蒙古國因那達慕大會放假5天,海關閉關,蒙古煤進口量短期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動力煤進口量回落的情況下,7月份煉焦煤進口量也難以明顯增加,最終導致煤炭進口總量環比回落。

在7月份煤炭進口量回落至2000萬噸以下之後,短期煤炭進口量下降空間可能已經不大,後期或將窄幅波動。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從數量上看,後期月度煤炭進口量基本平穩即可保障全年進口量同比持平或小幅下降。相關部門之所以想方設法限制煤炭進口,是不想讓國內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紅利更多的被國際煤商拿去,也就是不想看到煤炭進口持續增長。

今年1-7月累計進口煤炭15271萬噸,即便8-12月月均進口量達到2000萬噸,全年進口量也就25271萬噸,與去年全年25551萬噸的進口量相比,將下降超過1%。

其次,國內煤炭產能釋放進度較慢,煤炭供應仍然處於相對緊平衡態勢,想要保障國內煤炭穩定供應,仍需進口煤的補充。夏季用煤用電高峰過後,馬上就要進入冬儲備煤期和冬季取暖季。與夏季用煤高峰相比,後期煤炭需求整體並不會減少,而且冬季用煤高峰延續時間會相對更長。在國內先進煤炭產能釋放緩慢的情況下,短期進口煤仍將是保障國內煤炭供應的重要補充,也就是說,短期想要充分保障國內煤炭供應,我們是需要進口煤的。

最後,預計煤炭進口政策短期不會再進一步收緊。7月份煤炭進口量回落至2000萬噸以下,說明海關部門控制煤炭進口的努力工作已經取得成效,後期其工作壓力將大大減小。反過來,在控制進口煤壓力減少的情況下,短期應該不會進一步出臺更加嚴格的限制進口煤的相關政策措施,政策對進口煤的影響將趨於穩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後幾個月煤炭進口下降空間已經不大,月度進口量有望在7月份基礎上窄幅波動。

而且冬季用煤高峰延續時間會相對更長。在國內先進煤炭產能釋放緩慢的情況下,短期進口煤仍將是保障國內煤炭供應的重要補充,也就是說,短期想要充分保障國內煤炭供應,我們是需要進口煤的。

最後,預計煤炭進口政策短期不會再進一步收緊。7月份煤炭進口量回落至2000萬噸以下,說明海關部門控制煤炭進口的努力工作已經取得成效,後期其工作壓力將大大減小。反過來,在控制進口煤壓力減少的情況下,短期應該不會進一步出臺更加嚴格的限制進口煤的相關政策措施,政策對進口煤的影響將趨於穩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後幾個月煤炭進口下降空間已經不大,月度進口量有望在7月份基礎上窄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