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山鎮以民生為本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天天天水網訊據張家川縣政府網消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內在動力。近年來,張家川縣梁山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堅持以重點專案建設為引擎,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不斷深化體制改革、破解發展瓶頸、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公共事業,加快實施民生工程,兜底線補短板,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梁山鎮呂灣村千畝花椒種植基地/ 資料圖

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壯大主導產業。梁山鎮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林果業,投資20萬元,在丹麻村建成蘋果園300畝;投資40萬元,在陽屲村栽植優質核桃樹1000畝,套種大蒜600畝;通過發展林果業,優化了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拓寬了農民增收管道,為群眾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拓寬資金管道,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五年來,全鎮共建規模養殖場23處,其中投資670萬元,新建規模養殖廠6處,投資260萬元在五方村建成巨集發良種牛繁育基地1處。目前,牛存欄量120頭,年收入達50萬元。投資60萬元,在五方村建成宏達養牛場1處,牛存欄量達40頭,年收入達12萬元。投資180萬元,在五方、唐劉建成規模養羊場2處,羊存欄量800只,年收入達36萬元。投資90萬元,在五方村建成現代化規模養雞場2處,
雞飼養量達1.5萬隻,年收入達23萬元。通過規模養殖廠的建成,帶動了全鎮畜牧業的發展壯大。特別是丹麻村養豬場已初具規模,全村共有規模養豬場17家。截止2015年底,全鎮牛存欄量3500多頭,羊6300多隻,豬4100多頭,雞2.5萬隻。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畜牧業發展成效顯著。

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後勁。加強交通道路建設。依託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12個村共完成“一事一議”小巷道硬化項目35個,共硬化巷道面積20.6萬平方米,全鎮小巷道硬化覆蓋率達70%以上。完成通暢路建設17.2公里,通達路建設5.8公里,全鎮12個村全面實現了通村道路全硬化。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縣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4個,實施了岳山、陽屲2村美化亮化工程,

建設岳山村文化長廊600米,共粉涮牆面1.4萬平方米。硬化村內道路2.48萬平方米;栽植行道樹9000餘株。同時,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共設立垃圾池26處,建成垃圾填埋點1處。出動挖掘機等機械30餘次,共清理街道垃圾20餘噸,村級環衛人員清理村內垃圾150餘噸。

持續推進社會事業發展,著力改善民生。梁山鎮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各項事業統籌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創建取得了新實效。結合開展科學發展觀、群眾路線等專題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臺階。結合新農村建設,近年來,共投資160萬元新建村級文化廣場4個,鄉村文化舞臺12個,村級文化廣場的建成極大的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業不斷提升。“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梁山鎮始終把發展教育事業放在首位,全面落實各項政策,切實解決影響全鄉教育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完成了梁山中學職工宿舍樓建設,完成了呂灣、高營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新建幼稚園5所,其中中心幼稚園1所,校內建園4所,優化了教育資源配置,改善了全鎮中小學的教學條件。惠農政策全面落實。五年來,全鎮落實各項救濟資金275萬元,共有3673人享受農村低保,68人享受農村五保;新農保參保率不斷提高,全鄉共有5724人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了85%以上,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基礎養老金13.8萬元。新農保、各種惠農補貼、家電下鄉等政策普惠群眾,讓廣大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党的各項惠農政策。衛計工作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全覆蓋,每年合作醫療參合率均達到98%;加強了鎮衛生院建設,衛生院職工宿舍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新建標準化村衛生所10個,實現了村衛生所全覆蓋。形成了以鎮衛生院為中心,以村衛生所為補充的農村衛生服務網路,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民族宗教和諧發展。加強對宗教界人士的培訓力度,深入開展“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維護”教育,充分發揮了廣大宗教界人士的積極作用,帶頭宣傳和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全鎮回漢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和諧,攜手共進,共謀發展。

緊盯精准扶貧開發工作,帶動群眾脫貧。2014年以來,把精准扶貧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按照“六個”精准,按照省市縣精准扶貧工作要求,有力加大了全鎮精准扶貧工作力度。在精准建檔立卡、建立大資料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採取扶貧貸款、產業培訓、技能培訓、引導就業、扶持發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2015年全鎮共脫貧111戶522人,其中整村脫貧1個,截止目前共有貧困村7個,747戶3533人。精准物件資訊建檔立卡。圍繞“扶持誰”精準確定扶貧對象,通過看房、看糧、看學、看勞力,採取戶申請、村評議、鄉審核、縣審批的程式,全程群眾參與、全程進行公開,結果進行公示。2014年建檔立卡減貧1744人,返貧55人,精准識別貧困戶858戶,4055人。緊盯物件精准幫扶措施,圍繞“怎麼扶”落實精准幫扶措施,逐項落實,全面完成四個提前,行政村通暢工程、安全飲水、貧困村動力電、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部完成;新建電子商品服務網點13個,管理站13個。互助協會實現全覆蓋,發放精准扶貧貸款621戶3041萬元,落實“雨露計畫”120人,培育科技示範戶160戶。圍繞“誰來扶”強化保障。統籌發揮各方作用,確保扶貧措施落地生根。加強組織領導,注重駐村幫扶工作隊作用發揮,雙聯工作隊共協調幫辦實事6件,駐村幫扶工作隊共協調幫辦實事12件,幫扶資金120萬元。

持續推進社會事業發展,著力改善民生。梁山鎮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各項事業統籌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創建取得了新實效。結合開展科學發展觀、群眾路線等專題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臺階。結合新農村建設,近年來,共投資160萬元新建村級文化廣場4個,鄉村文化舞臺12個,村級文化廣場的建成極大的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業不斷提升。“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梁山鎮始終把發展教育事業放在首位,全面落實各項政策,切實解決影響全鄉教育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完成了梁山中學職工宿舍樓建設,完成了呂灣、高營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新建幼稚園5所,其中中心幼稚園1所,校內建園4所,優化了教育資源配置,改善了全鎮中小學的教學條件。惠農政策全面落實。五年來,全鎮落實各項救濟資金275萬元,共有3673人享受農村低保,68人享受農村五保;新農保參保率不斷提高,全鄉共有5724人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了85%以上,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基礎養老金13.8萬元。新農保、各種惠農補貼、家電下鄉等政策普惠群眾,讓廣大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党的各項惠農政策。衛計工作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全覆蓋,每年合作醫療參合率均達到98%;加強了鎮衛生院建設,衛生院職工宿舍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新建標準化村衛生所10個,實現了村衛生所全覆蓋。形成了以鎮衛生院為中心,以村衛生所為補充的農村衛生服務網路,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民族宗教和諧發展。加強對宗教界人士的培訓力度,深入開展“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維護”教育,充分發揮了廣大宗教界人士的積極作用,帶頭宣傳和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全鎮回漢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和諧,攜手共進,共謀發展。

緊盯精准扶貧開發工作,帶動群眾脫貧。2014年以來,把精准扶貧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按照“六個”精准,按照省市縣精准扶貧工作要求,有力加大了全鎮精准扶貧工作力度。在精准建檔立卡、建立大資料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採取扶貧貸款、產業培訓、技能培訓、引導就業、扶持發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2015年全鎮共脫貧111戶522人,其中整村脫貧1個,截止目前共有貧困村7個,747戶3533人。精准物件資訊建檔立卡。圍繞“扶持誰”精準確定扶貧對象,通過看房、看糧、看學、看勞力,採取戶申請、村評議、鄉審核、縣審批的程式,全程群眾參與、全程進行公開,結果進行公示。2014年建檔立卡減貧1744人,返貧55人,精准識別貧困戶858戶,4055人。緊盯物件精准幫扶措施,圍繞“怎麼扶”落實精准幫扶措施,逐項落實,全面完成四個提前,行政村通暢工程、安全飲水、貧困村動力電、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部完成;新建電子商品服務網點13個,管理站13個。互助協會實現全覆蓋,發放精准扶貧貸款621戶3041萬元,落實“雨露計畫”120人,培育科技示範戶160戶。圍繞“誰來扶”強化保障。統籌發揮各方作用,確保扶貧措施落地生根。加強組織領導,注重駐村幫扶工作隊作用發揮,雙聯工作隊共協調幫辦實事6件,駐村幫扶工作隊共協調幫辦實事12件,幫扶資金120萬元。